沃尔玛豪掷3亿!大件次日达,电商巨头激战亚马逊

2025-10-13Walmart

Image

物流,这个听起来有些“硬核”的词,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想象一下,当我们想为家里添置一套心仪的庭院家具,或者为花园购置一台实用的割草机时,最让人头疼的往往不是挑选商品,而是漫长又充满不确定性的配送过程。那些体积庞大、重量沉甸甸的大件商品,它们的运输就像一场“远征”,不仅成本高昂,配送周期也常常让人望眼欲穿,用户体验自然大打折扣。

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谁能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零售巨头沃尔玛,显然深谙此道,正通过其独特的“基建突围”策略,积极填补这一服务空白。

新媒网跨境获悉,最近就有消息传来,这家零售巨头计划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金斯山,投资约3亿美元,兴建一座全新的电商履约中心。这笔“真金白银”的投入,目的只有一个:全面提升在线订单的配送速度,特别是那些曾经让消费者头疼不已的大件商品。

更具体地来看,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预计将在2027年全面投入运营。整个中心的建筑面积相当可观,将达到120万平方英尺,换算过来大约是11.1万平方米,相当于十几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如此规模的设施,不仅能够大幅提升物流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将为当地创造超过300个就业岗位,为社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这个新建的履约中心,与我们常见的配送中心有所不同。它并非“大而全”,而是专注于“专而精”,重点聚焦于大型商品的运送。从宽敞舒适的庭院家具,到功能强大的割草机,未来这些大件商品都将在这里实现快速周转,甚至最快能达到“次日达”的速度。这意味着,消费者只需在网上轻点鼠标,第二天就能享受到新购大件带来的便利,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提升了购物的幸福感。

毋庸置疑,在当下这个“速度为王”的电商时代,送货速度早已成为消费者考量购物体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一次网购,我们都希望商品能像“闪电”一样迅速送达。配送速度的快慢,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最终“下单”。试想一下,当你在购物车里放满了心仪的商品,却发现预计送达时间遥遥无期,那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往往会让人萌生退意。

之前就有外媒数据显示,大约有四成消费者曾因为配送速度未能达到预期而最终放弃购买。这其中,更有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坦言,如果某电商平台无法满足他们对送货速度的要求,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转向其他平台购物。这充分说明,配送效率不再仅仅是物流环节的“末梢神经”,它已经上升到影响消费者选择和平台忠诚度的战略高度。

沃尔玛美国供应链高级副总裁卡丽莎·斯普拉格女士,在谈到这个新建履约中心时也强调,随着沃尔玛电子商务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这个全新的配送中心将在提升客户服务效率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基础设施投资,更是沃尔玛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回应,是其构筑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沃尔玛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自身的电商转型。这家拥有数十年线下零售经验的传统巨头,深知要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拥抱数字化浪潮。在今年6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沃尔玛就向投资者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全力以赴地提升自身作为“数字购物场所”的形象,以期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令人欣喜的是,沃尔玛的这些努力并没有白费,在电商业务上的投入已经开始迎来丰厚回报。今年8月,沃尔玛发布了本财年第二财季报告,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31日的三个月内,沃尔玛的总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77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8%。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线上零售的表现尤为突出,全球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5%,其中美国本土业务更是实现了26%的强劲增长。

而更早一些时候,在今年5月,沃尔玛就已经实现了美国乃至全球电商业务的首次盈利。这标志着其电商转型已经从最初的“规模扩张”阶段,成功迈入了“盈利增长”的全新阶段。从烧钱抢市场到实现稳健盈利,这无疑是沃尔玛在数字化道路上迈出的里程碑式一步,也向外界证明了其电商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为了进一步巩固在电商领域的优势,沃尔玛在营销节点上也展现出积极主动的出击姿态。上个月底,沃尔玛便宣布定档10月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特卖”活动。从10月7日开始,其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将同步开启为期一周的促销优惠,届时将提供上万种商品供消费者选择。更吸引人的是,此次大促还将提供当日送达、清晨送达、30分钟达等多种快速送货服务,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将优惠和便利送到消费者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沃尔玛选定的大促时间点颇具深意,可以说是“剑指”竞争对手。因为彼时,另一电商巨头亚马逊恰好宣布其“Prime Big Deal Days”会员大促活动回归,时间就定在10月7日至10月8日。双方如此“巧合”的日期安排,显然预示着一场电商领域的正面竞争即将上演。两大零售巨头在关键营销节点上的直接对抗,无疑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和更优质的服务。

面对沃尔玛在电商领域的穷追猛赶,亚马逊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沃尔玛的传统优势领域——杂货赛道。长期以来,沃尔玛凭借其庞大的门店网络和供应链优势,在生鲜杂货领域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消费习惯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线上杂货的潜力正日益显现。

外媒调查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线上杂货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其中,18-29岁的年轻消费者和45-60岁的家庭消费主力军,贡献了主要的增长。这清晰地表明,线上杂货消费已经不再是小众群体的尝鲜选择,而是逐渐演变为大众日常习惯的一部分。随着消费者对便利性、时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线上杂货市场的潜力仍在持续释放,无疑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为了抢占这一“兵家必争之地”,亚马逊近期也推出了整合战略。他们将原有的Amazon Fresh和Happy Belly两大杂货系列进行了全面整合,推出了一个全新的自有品牌——“Amazon Grocery”。这个新品牌涵盖了牛奶、新鲜蔬菜、肉类、零食以及主食厨房用品等上千种品类,可谓是包罗万象,几乎能满足家庭日常所有的采购需求。

更巧妙的是,这些“Amazon Grocery”品牌产品将同步出现在Amazon.com的电商平台、Amazon Fresh的线上商城以及亚马逊的线下门店,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布局。无论消费者习惯在哪种渠道购物,都能方便地找到并购买这些产品。此外,该品牌中几乎所有商品的定价都低于5美元,这一“亲民”的定价策略,精准地命中了杂货消费中价格敏感型用户占比较高的特点,直接挑战了沃尔玛在这一领域的价格优势,无疑将引发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

当然,面对亚马逊在杂货领域的步步紧逼,沃尔玛也并非毫无应对。他们也计划对旗下的自有品牌食品的配方进行全面调整,以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和健康需求。这显示出沃尔玛不仅在前端的物流配送上发力,也在后端的产品研发上精益求精。

举例来说,沃尔玛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有高达62%的消费者希望食品成分更加透明,而54%的消费者会主动查看成分标签。这反映出当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高度关注。因此,沃尔玛正在逐步去除合成染料以及其他30种成分,其中包括部分防腐剂、人工甜味剂和脂肪替代物。通过调整配方和替换原料,沃尔玛力求在保持原有美味口感的同时,全面提升产品的健康标准,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更健康。

新媒网跨境认为,总的来说,这场在电商和零售领域展开的巨头博弈,对整个行业而言,并非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更像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使整个零售生态不断升级和完善。

沃尔玛在电商基建上的大手笔投入,特别是针对大件商品的专属履约中心建设,无疑将倒逼整个行业提升物流配送标准,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快速、高效的购物体验。而亚马逊在低价杂货领域的策略,也将加速杂货品类向线上渗透的进程,让线上买菜成为更多家庭的日常选择。

更深层次的竞争,还体现在双方在产品品质与成分上的精益求精。无论是沃尔玛调整自有品牌食品配方,还是亚马逊推出自有品牌的杂货系列,最终受益的都将是广大消费者。他们将拥有更多元化的商品选择,更便捷的购物体验,以及更健康、更透明的产品保障。在这样的良性竞争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零售市场将更加繁荣,消费者的生活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和便利。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walmart-300m-big-items-next-day-vs-amazon.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沃尔玛投资3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电商履约中心,专注于大件商品的快速配送。同时,亚马逊也在杂货赛道发力,推出自有品牌Amazon Grocery。两大零售巨头在电商和零售领域展开竞争,推动行业升级,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发布于 2025-10-13
查看人数 20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