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技术反噬!美电视霸主6年丢45%市场

2025-09-29QVC

Image

在波澜壮阔的全球商业史上,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一直是塑造行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回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场引人注目的跨国交易在消费电子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时间回到1995年7月17日,美国本土硕果仅存的电视机制造商之一——Zenith电子公司,对外宣布将把多数股权出售给一家韩国电子巨头。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一个拥有近八十年历史的美国电视品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折射出当时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革新加速的时代背景。

Zenith公司的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业界对美国电视制造业未来的深思。它不仅意味着美国电视产业可能难以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重获生机,也让Zenith与RCA、通用电气等曾享誉全球的美国电视品牌一道,逐步走向由海外企业主导的道路。一些业内专家曾评价,这标志着美国在自己发明并引入世界的电视产业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1995年公布的协议,作为韩国大型企业集团——Lucky Goldstar旗下消费电子子公司,LG电子(当时名为金星公司Goldstar,后更名为LG)以3.5亿美元(每股10美元)的价格,将其在Zenith公司的持股比例从5%提升至57.7%。两家公司的高层均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Zenith公司在全球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保持强劲的地位。

LG电子的总裁具本茂(John Koo)在当时指出,全球化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此次收购将使LG电子变得更加强大。他预计,通过此次对Zenith的战略性投资,LG有望超越法国的汤姆逊公司(Thomson),成为北美最大的消费电子制造商。Zenith公司时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尔·莫施纳(Al Moschner)则表示,此次合作将使Zenith能够与一个拥有显著技术基础的组织携手发展。Zenith公司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九年处于亏损状态,员工数量也缩减至2万人。

Zenith公司曾为保持独立地位而努力多年。在前首席执行官杰里·珀尔曼(Jerry Pearlman)的领导下,该公司曾积极倡导对外国进口产品采取更严格的贸易措施,尽管其自身的大部分生产也已转移到墨西哥。Zenith还曾投入巨资开发高清晰度电视(HDTV),希望借此重振美国电视产业。然而,回溯历史,Zenith以及其他美国电视制造商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

Zenith公司的历史可追溯到1918年,由两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创立。它曾拥有辉煌的创新记录,包括在1924年推出全球首款便携式收音机,成为黑白电视领域的早期领导者,并在1956年发明了首个手持无线遥控器。这些里程碑式的创新,让Zenith与通用电气、RCA等行业巨头一道,将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然而,在一次被后世视为巨大战略失误的决策中,这些美国公司同意将自身技术授权给日本索尼、松下等企业,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政策不允许他们直接在日本销售产品。这一决策的结果是,不久之后,美国市场便遭遇了来自日本的黑白电视出口浪潮。到了上世纪70年代,彩色电视机的出口洪流更是几乎彻底击垮了美国本土制造商。据历史数据,1970年日本在美国电视市场的份额尚不足15%,但到了1976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45%。日本企业还在产品质量上超越了美国竞争对手。尽管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1966年就展示了首个“固态”(即基于晶体管而非真空管)电视原型,但直到1969年,一家日本公司才率先推出了首款商用固态电视。RCA和Zenith直到1973年才拥有完整的固态产品线。

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也体现在品牌和业务的转移上。摩托罗拉公司在1970年代初期将其电视业务出售给了松下。通用电气则在1987年将其消费电子部门,包括RCA品牌,出售给了法国汤姆逊公司。

LG电子与Zenith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更早。LG电子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为Zenith供应产品,最初是收音机,并在1991年收购了Zenith公司5%的股份。一些业内观察人士对1995年的这笔交易对美国电子产业的意义持谨慎态度,他们指出,Zenith的大部分生产早已转移到海外,而包括汤姆逊、飞利浦、索尼等在内的多家外国公司在美国本土仍保留着主要的制造业务。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官员在当时表示,LG电子收购Zenith对政府推动数字电视使用的计划不会产生影响。当时参与“大联盟”(Grand Alliance)的电视机制造商——一个由FCC推动、致力于开发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联盟——均是外国公司,但FCC官员称,这些电视机很可能仍将在美国制造。尽管如此,未来数字电视系统中的高价值部分将更多地体现在半导体等电子元件上。在Zenith公司被收购前,它承诺使用摩托罗拉和AT&T等美国公司的芯片,但在交易完成后,订单更有可能流向LG电子集团的成员企业。

阿尔·莫施纳继续担任Zenith首席执行官,他当时表示,来自LG的投资将帮助Zenith实现其1.5亿美元的扩张计划,目标是在伊利诺伊州的梅尔罗斯帕克生产大屏幕电视显像管。

Zenith公司的历史,如同其从高峰到转折的轨迹,充满了创新与挑战。以下是Zenith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

年份 事件
1918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Karl E. Hassel和R.H.G. Mathews在厨房里开始制造无线电设备,Hassel将自己业余无线电台的呼号9ZN作为公司名称Zenith的基础。
1923 Zenith Radio Corp.注册成立,发行3万股股票。
1924 Zenith推出全球首款便携式收音机。
1926 公司推出首款直接使用交流电源的家用收音机接收器。
1939 公司率先建立了首个电视台——W9XZV,随后又建立了首批调频(FM)电台之一——W9XEN。
1948 Zenith推出首条黑白电视接收器产品线。
1956 公司发明首款无线遥控器。
1969 公司推出专利Chromacolor显像管,在彩色电视行业亮度方面确立了多年标准。
1972-78 Zenith在美国竞争激烈的彩色电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直至1979年被RCA超越。
1977 公司与索尼公司签订合同,在美国市场以Zenith品牌销售索尼的Betamax家用录像机。
1978 为实现产品线多元化,Zenith以6450万美元收购了自制电子套件制造商Heath Co.;公司成立Zenith数据系统,进军电脑电子产业。
1981 公司推出首款电脑Z-100,并开始销售与大多数个人电脑兼容的视频终端。
1984 公司更名为Zenith Electronics Corp.,销售额因韩国和日本低价电视的冲击而大幅下滑。
1988 Zenith与AT&T Microelectronics达成协议,共同开发高清晰度电视。为应对低价进口产品,Zenith请求政府监控来自10个国家的电视进口。
1989 经过多年努力维持电脑和消费电子业务后,Zenith以6.35亿美元将电脑业务出售给Groupe Bull。公司报告四年来的首次年度盈利。
1991 韩国金星公司(Goldstar Co.,即后来的LG电子)以1500万美元收购Zenith公司5%的股份。
1992 为与外国电视制造商竞争,Zenith将1500个工作岗位转移到墨西哥,当地工人日薪为10美元。
1993 竞争各方,包括Zenith和AT&T;通用仪器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以及荷兰飞利浦、法国汤姆逊和美国Compression Labs Inc.与NBC组成的联盟,宣布将合作开发高清晰度电视。
1995年2月 长期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Jerry K. Pearlman宣布将于4月卸任首席执行官,12月退休董事长职务。Albin F. Moschner接任首席执行官。
1995年6月 Zenith裁员10%,并宣布第二季度财报将包括900万美元的遣散费支出。
1995年7月17日 LG电子以3.5亿美元收购Zenith多数股权。
Zenith to Sell Majority Stake to S. Korean Conglomerate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

回顾Zenith公司的兴衰史,结合其在1995年被韩国企业收购的案例,我们能从中汲取许多对于当前中国跨境行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在2025年的今天,全球化趋势和技术变革的浪潮依然汹涌,中国企业正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

首先,Zenith的故事凸显了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尽管Zenith早期在收音机、电视和遥控器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就,但未能及时适应技术变革和市场竞争,最终导致其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对于中国的跨境企业而言,无论身处哪个细分领域,都必须将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视为生命线。仅仅依靠成本优势或单一爆款产品,难以在全球市场中建立长期的竞争壁垒。投入研发,紧跟前沿技术,并迅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是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

其次,战略决策的精准性对企业命运至关重要。Zenith当年将核心技术授权给日本公司,却未能有效利用这些合作拓展自身市场,反而加速了竞争对手的崛起。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进行国际合作、技术许可或知识产权输出时,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战略考量,确保合作能够真正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而非“养虎为患”。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

再者,Zenith面临的全球竞争压力,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兴衰。日本和韩国企业通过技术、质量和成本优势,逐步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当前致力于“出海”的中国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市场时,不仅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的传统品牌竞争,也要面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同类竞争。这要求我们必须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差异化优势,并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本土化策略,赢得海外消费者的认可。

此外,跨境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市场扩张和资源整合手段,也在Zenith案例中得到了体现。LG电子对Zenith的战略性收购,使其迅速获得了Zenith的技术基础和在北美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对于有一定实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中国企业来说,通过并购海外优质品牌、技术或渠道资源,是实现快速发展、获取核心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并购后的整合挑战、文化差异管理以及合规风险等问题,也需要中国企业在实践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最后,Zenith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品牌价值与实际控制权的平衡至关重要。曾经享誉世界的美国品牌最终易手,反映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纯粹的品牌知名度若缺乏坚实的运营、技术和资本支撑,也可能面临被整合的命运。中国企业在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夯实供应链基础、加强核心技术掌控力,并构建稳健的全球化运营体系,确保品牌能够持续焕发新的生机。

综上所述,Zenith公司在1995年将多数股权出售给LG电子的事件,不仅是历史的一个切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产业变迁的规律和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挑战。对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深入研究这些历史案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市场动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战略,从而在全球竞争中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跨国并购、产业转移和技术迭代的动态,从中洞察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tv-tech-licensed-6yr-lost-45-marke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1995年LG电子收购Zenith多数股权,标志美国电视制造业衰落。对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的启示:持续创新、战略决策、全球竞争和跨境并购,品牌价值与实际控制权平衡至关重要。要持续关注跨国并购、产业转移和技术迭代的动态,从中洞察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发布于 2025-09-29
查看人数 20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