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光伏关税暴涨3倍,全球供应链巨变!
===正文开始===
新媒网跨境获悉,美国近期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进口关税的调整引发行业震动。根据白宫发布的行政令,自2025年10月起,从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及组件将面临27.5%的基准税率,较现行税率提升近三倍。这项政策被业界视为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战略的重要举措。
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光伏组件进口总量中,东南亚地区占比达82%。其中越南以35%的份额位居榜首,但此次却意外获得关税豁免。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种差异化的关税政策已促使多家跨国企业调整布局。某国际能源集团驻新加坡代表透露,其泰国工厂正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同时考虑在墨西哥新建组装基地。
中国光伏企业展现出灵活应对能力。隆基绿能宣布将在越南海防市扩建硅片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后的年产能可达15GW。天合光能则与墨西哥工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共建北美地区最大光伏组件生产基地。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多点布局策略既能规避贸易风险,又能贴近终端市场。
技术迭代加速行业洗牌
在光伏技术领域,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大关,HJT异质结电池成本下降至每瓦0.15美元。值得关注的是,美国First Solar公司研发的碲化镉薄膜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3.5%,创下该技术路线新纪录。新媒网跨境认为,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发展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2%,其中超过60%集中在钙钛矿叠层电池、智能运维系统等前沿领域。某头部企业技术总监表示:"现在每季度都能看到技术参数刷新,这种创新速度在五年前难以想象。"
新兴市场孕育新机遇
中东地区成为光伏投资新热土。沙特NEOM新城计划中的2.2GW光伏项目已完成招标,中国电建联合体中标其中1.5GW工程。巴西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同比激增178%,主要来自中小型工商业项目。
非洲市场呈现差异化需求特征。肯尼亚某光伏经销商表示:"这里80%的客户更关注产品的防尘性能和售后响应速度,对转换效率反而不是首要考量。"这种市场特性正推动中国企业开发适应当地环境的光伏+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政策波动下的投资逻辑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专业机构建议投资者关注三大方向:具有全球产能布局能力的龙头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设备供应商、深耕特定区域市场的本土化运营商。高盛最新研报显示,光伏行业平均估值已回落至2021年水平,但头部企业市盈率仍保持30%以上溢价。
某私募基金合伙人分析称,当前行业正处于"去伪存真"阶段:"那些依赖单一市场、技术迭代滞后的企业将面临淘汰,而具备技术储备和供应链优势的公司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这种结构性调整可能持续2-3年时间。
新媒网跨境预测,随着各国碳中和目标推进,全球光伏年新增装机有望在2027年突破500GW。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将面临真正考验——不仅要保持制造优势,更需要建立涵盖技术标准、金融服务、运维体系的完整生态链。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正文结束===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solar-tariffs-triple-global-shif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