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TC三案齐发!337条款风云再起,跨境卖家如何应对?
在美国跨境贸易版图中,知识产权(IPR)的保护与执法始终是横亘在出海企业面前的关键议题。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简称ITC)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执行机构,其所发布的各项调查进展和裁决,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全球供应链的神经。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ITC公布了一系列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调查的最新动态,这些举措可能对相关产品的进口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致力于深耕美国市场的中国跨境卖家而言,理解并预判这些动态至关重要。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337条款”调查机制深度解析
在深入探讨具体案例之前,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ITC在知识产权执法中的核心工具——“337条款”调查。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ITC有权调查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侵权以及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的进口产品。一旦调查发现侵权行为成立,ITC可以发布排除令(Exclusion Order),禁止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或发布停止和禁止令(Cease and Desist Order),禁止在美国境内销售、分发已进口的侵权产品。
“337条款”调查通常由权利人提起诉讼,经过行政法官(Administrative Law Judge, 简称ALJ)的初步裁定,随后由ITC全体委员会进行复审,最终形成裁决。整个流程严谨且耗时,但一旦裁决生效,其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力巨大。排除令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有限排除令”(Limited Exclusion Order, 简称LEO),仅针对特定侵权企业的产品生效;二是“普遍排除令”(General Exclusion Order, 简称GEO),禁止所有侵权产品进口,无论其生产商是谁。
食品托盘案(337-TA-1203):有限排除令的撤销
在近期ITC发布的一项重要进展中,针对卷边硬质塑料食品托盘的337-TA-1203号调查,其此前发布的有限排除令已被撤销。这项调查涉及的技术或设计,可能与特定形状或边缘处理的塑料食品托盘有关,旨在保护美国境内相关专利或外观设计权。有限排除令通常是在ITC认定部分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境内知识产权后,为了保护权利人而对特定被诉方发出的进口禁令。
有限排除令的撤销,意味着先前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的涉案特定企业生产的卷边硬质塑料食品托盘,现在可以恢复正常进口。这一变动可能源于多种情况:例如,案件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权利人与被诉方签订了许可协议;或者,权利人撤回了指控;再或者,在后续审查中发现最初裁定所依据的知识产权本身存在瑕疵,如专利被宣告无效。无论具体原因如何,撤销排除令无疑为相关产品的跨境贸易打开了新的窗口,降低了进口商和分销商的市场准入风险。对于生产类似产品并曾因此案而受到潜在影响的中国出口商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回暖,但也需警惕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知识产权纠纷。
光动力治疗系统案(337-TA-1411):初步裁定违规
在另一项重要动态中,ITC行政法官就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组件以及与该系统配套使用的药物的337-TA-1411号调查,作出了初步裁定(Initial Determination),认定存在违反337条款的行为。光动力治疗系统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医疗设备。这类系统通常包含精密的设备组件和专业的药物配方,涉及的技术门槛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均较高。
初步裁定违规,意味着行政法官在对案件的证据进行审查后,初步认为被诉方的进口产品确实侵犯了申诉方声称的知识产权。尽管这仅仅是调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非最终裁决,但它向市场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涉案产品的进口存在高度风险。根据ITC的程序,行政法官的初步裁定将提交给ITC全体委员会进行复审。委员会可能会采纳、修改或驳回初步裁定。如果委员会最终确认侵权,则可能发布有限排除令或普遍排除令,禁止相关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对于涉案的光动力治疗系统、其组件及配套药物的制造商和出口商而言,这一初步裁定无疑敲响了警钟。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案件的后续进展,并积极准备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交反驳意见、寻求和解或调整产品设计以规避侵权风险。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此类高科技医疗设备领域的知识产权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专利技术,一旦被裁定侵权,对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商业声誉都将造成深远影响。
电子烟设备案:新的知识产权侵权投诉
近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收到了关于电子烟设备、配套烟弹及组件的新的知识产权侵权投诉。本次投诉方为美国知名电子烟品牌JUUL Labs Inc.和VMR Products LLC。被投诉方则包括多家位于美国境内的公司。虽然投诉中提及的被投诉方位于美国,但这通常意味着这些美国公司涉嫌进口、分销或销售侵犯JUUL等公司知识产权的外国产品,或者其自身产品在设计、功能上侵犯了相关专利、商标或外观设计权。
电子烟行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同时也成为了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发区”。JUUL Labs Inc.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在全球拥有大量的专利和商标组合,其在知识产权维权方面一直表现积极。此次新投诉的提交,预示着ITC即将启动一项针对电子烟产品的新调查。一旦ITC决定立案,行政法官将开始收集证据、举行听证会。
此案的影响范围预计会非常广泛。首先,对于被投诉的美国公司,他们将面临严重的法律挑战和潜在的进口禁令。其次,对于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电子烟制造商和出口商而言,即使未被直接列为被投诉方,也需警惕未来可能因类似产品设计或技术而被卷入纠纷。JUUL等公司通过ITC渠道发起侵权投诉,往往是为了打击所有未经授权的竞争产品,无论其生产商身处何地。新媒网跨境认为,此举旨在维护其在电子烟市场的领先地位和知识产权壁垒。鉴于电子烟产品的全球供应链特性,此次投诉的后续发展,无疑将对整个电子烟行业的跨境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促使所有市场参与者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合规审查。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应对美国ITC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
上述三起案件,无论结果如何,都再次凸显了美国ITC在跨境贸易知识产权执法中的强大影响力。对于广大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而言,无论产品类型如何,都必须将知识产权合规提升到战略层面。
- 产品尽职调查前置: 在产品开发、选品阶段,就应进行充分的知识产权检索和分析,确保出口产品不侵犯目标市场的现有专利、商标、版权和外观设计。特别是对于在美国市场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更要高度警惕仿冒风险。
- 供应链风险管理: 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不涉及知识产权侵权。在合同中明确知识产权责任条款,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不侵权的声明或授权证明。
- 积极监测市场动态: 定期关注ITC、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CBP)等机构发布的知识产权相关公告,以及竞争对手的维权行动,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一旦收到侵权警告或被ITC调查通知,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寻求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协助,评估风险,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提交证据反驳、协商和解或调整产品。
- 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注重自有品牌的建设和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积极申请目标市场的专利和商标,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护。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itc-337-alert-for-cross-border-seller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