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建爆发!利润率3.6%飙至10.7%,跨境掘金!
中国跨境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全球经济脉动的精准把握。近期,美国建筑材料供应商Insteel公司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为我们观察美国建筑业的景气度及其供应链动态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尽管表面数据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市场结构性变化、政策影响以及企业应对策略,对于我们国内从事跨境贸易、制造及物流的同仁而言,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
从Insteel公司最新的财务数据来看,其2025年第三季度的非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利润为每股0.75美元,略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0.79美元,差距约为4.9%。这表明在某个程度上,公司的盈利能力未能完全达到市场预期。然而,调整后的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表现却相对稳健,达到2494万美元,略高于预期的2484万美元,EBITDA利润率维持在14.1%。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实现了显著提升,从去年同期(2024年)的3.6%大幅增至10.7%,这通常意味着公司在成本控制或定价策略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公司目前的市值为5.885亿美元。
美国Insteel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华德·奥斯勒·沃尔茨(Howard Osler Woltz)在解读当季业绩时指出,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出货量的增长以及销售价格与原材料成本之间利差的改善,尤其是在非住宅建筑市场表现突出。他坦言,住宅建筑市场在2025年全年都呈现显著滞后。沃尔茨先生还提到,虽然市场需求的回暖是真实存在的,但与关税政策及宏观经济周期相关的诸多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对公司的运营策略构成了持续的挑战。
深入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建筑材料市场的一个核心矛盾:非住宅建设(如基础设施项目、商业地产等)的需求相对旺盛,而住宅建设则面临较大压力。这与当前美国经济环境,特别是高利率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持续投入息息相关。对于国内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在规划对美出口策略时,需要更加精准地识别和把握不同建筑细分市场的需求差异。例如,专注于基础设施或工业用建筑材料的中国供应商,可能会发现更多机会,而那些依赖住宅市场的产品则可能需要调整策略或开拓新市场。
在供应链层面,Insteel公司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美国国内钢丝棒材的供应受限,使得公司不得不增加对进口材料的依赖。这种策略虽然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但也导致了库存的增加和平均采购成本的上升。这并非Insteel一家公司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化供应链在面对地缘政治、贸易政策调整时的普遍困境。
沃尔茨先生对联邦基础设施资金的未来效益表达了乐观态度,他指出,“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IIJA)资金对Insteel公司利润表的影响,仍有进一步的受益空间。”这项于2021年通过的法案,在2025年依然为美国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非住宅建筑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项目,将继续保持强劲需求。
管理层明确指出,本季度业绩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通过有效的定价策略实现利润率扩张,使得平均销售价格的上涨足以抵消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这一策略的成功实施,彰显了公司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和对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同时,非住宅建筑领域需求的增强,尤其是来自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项目的强劲拉动,有效地弥补了住宅部门的疲软表现。
然而,值得我们国内跨境企业持续关注的是,在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下,232条款对钢铁进口征收的关税政策,依然是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国内采购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项政策虽然旨在保护美国国内钢铁产业,但客观上也增加了下游制造业的成本压力,并可能间接影响到全球钢材供应链的流向和价格体系。对于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商或需要从中国采购钢材的美国企业而言,理解并适应这些贸易壁垒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供应限制,Insteel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库存管理策略,特别是增加了进口材料的储备。此举在确保生产连续性的同时,也抬高了平均库存成本。这反映出在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许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得不牺牲一部分效率来保障供应安全。对于国内的跨境物流服务商和供应链管理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客户可能对库存管理、多源采购和风险规避方案有更高的需求。
此外,Insteel公司还报告了其近期收购的上桑达斯基(Upper Sandusky)和得克萨斯(Texas)两家公司的成功整合,这有助于扩大其产品组合。通过战略性并购来拓宽产品线和市场覆盖,是企业在成熟市场寻求增长的常见路径。这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借鉴,即在进入或深化海外市场时,可以考虑通过本地化并购来快速获得市场份额、技术和人才。
总的来看,Insteel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如同一个棱镜,折射出当前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建筑业的复杂图景。在全球贸易环境充满变数,地缘政治因素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中国跨境企业需要更加审慎和灵活地应对。
首先,要密切关注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特别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政府财政支出方向,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业的整体景气度和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特别是关税壁垒,仍将是我们对美出口不得不考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深入研究美国建筑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非住宅建筑,特别是基础设施升级和数据中心建设,未来几年仍将是增长的亮点。国内在工程机械、建筑智能化、绿色建材、数据中心配套设施等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应积极探索这些细分市场的机会。同时,对于受住宅市场疲软影响较大的品类,应考虑多元化市场布局,或针对性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市场波动。
再者,优化供应链韧性和成本控制将是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供应链碎片化和区域化趋势下,单一依赖某一地区或供应商的风险日益凸显。中国企业应积极构建更加多元、有韧性的供应链网络,同时提升自身在产品设计、生产效率和品牌溢价方面的能力,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最后,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可以借鉴Insteel等海外企业的战略布局,包括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以及适度的市场整合,来提升自身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力。理性评估风险,避免盲目乐观,用长远的眼光和务实的态度,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行稳致远。
中国跨境行业的同仁们,当前全球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持续关注海外市场的最新动态,深入分析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政策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整战略,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infra-boom-profit-margin-3-6-to-10-7-cross-border-gold.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