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关税三位数!跨境供应链巨震预警!

在全球经济格局复杂演变、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动态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关系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进入2025年下半年,在国际舞台上,两国围绕贸易和技术议题的互动,不仅牵动着全球产业链的神经,也深刻影响着中国跨境行业的发展路径。近期,在马来西亚举行的高级别经贸磋商,以及随后两国元首在韩国的会晤,无疑为理解未来国际经贸合作的走向提供了重要窗口。这些对话旨在寻求在敏感领域达成共识,以期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为双边关系注入更多积极和建设性因素。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深入分析这些进展,把握其背后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是制定未来发展策略的关键。
多边磋商:寻求共识之路
进入2025年以来,中美两国的高级别经贸磋商持续进行,旨在解决双方长期存在的经贸分歧。最近一轮关键性谈判于2025年11月在马来西亚举行,由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贸易代表詹姆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领的代表团共同参与。这次磋商被视为两国元首在2025年12月韩国会晤前的关键铺垫。
回顾过去几个月,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一段不确定性时期。尽管此前在2025年上半年曾有过相对平静的阶段,但双方随后各自采取的措施,使得贸易紧张气氛有所回升。例如,在2025年4月,两国间的关税措施一度升级,部分商品的税率达到了三位数水平,这无疑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冲击。此后,在2025年5月,中方宣布对特定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度,这一举措立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对汽车等依赖稀土资源的制造行业造成了影响。
针对中方的措施,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期表示,将可能从2025年12月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关税,并考虑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些表态在当时一度使得两国元首的会晤蒙上阴影。这些措施,无论是针对技术还是稀土资源,都预示着它们将成为两国高层对话中的主要议题。
在前往马来西亚磋商之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2025年11月对媒体表示,他对即将举行的会谈持“乐观”态度。但他同时也强调,如果不能就中方的稀土制度达成暂停或缓解的协议,不排除采取进一步升级措施的可能性。贝森特先生希望,通过本轮磋商能够为两国元首的会晤创造一个更加积极的氛围。
外媒近期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采取更广泛的软件出口限制措施,范围可能涵盖从笔记本电脑到喷气发动机等多个领域。当被问及未来是否会对中方实施额外的限制时,贝森特表示“一切皆有可能”。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些出口管制措施——无论是针对软件、发动机还是其他领域——最终实施,很可能会与七国集团(G7)盟友进行协调。这些信息无疑传递出一个信号:在经贸和技术领域,双方的博弈仍将是长期和复杂的。
中方商务部在2025年11月14日表示,中美双方将根据两国元首近期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讨论“关键议题”。这一表态显示出中方对于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开放态度,也为后续的会晤奠定了建设性的基调。
议程密集:多重挑战与对话期望
在近期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强调了继续对话的重要性,指出应“找到正确的共存之道”,并重申中方一贯反对“脱钩”的立场。他表示,此前进行的四轮中美经贸磋商充分表明,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双方完全有能力解决彼此关切。这表明中方致力于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问题,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多次表示期待与中方达成一项“迅速且成功”的协议,并且在2025年一年中已进行了多轮磋商,但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进程却充满了变数。例如,在2025年4月,双方互征关税的升级导致税率一度达到三位数水平,这无疑给两国企业带来了沉重负担,也使得全球贸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作为回应,中方在2025年5月推出了前所未有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扰乱了包括汽车制造业在内的全球多条产业链的正常运行。
在2025年5月,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日内瓦举行了首次会晤,并促成了一项为期90天的贸易休战协议,将当时高企的关税税率降至两位数。此后,双方代表又相继在伦敦和斯德哥尔摩会面,旨在延长贸易休战期限并加速稀土的流通。最近一次高层会晤则是在2025年10月于马德里举行。在某些阶段,谈判过程也伴随着一些摩擦,例如贝森特曾指责中方谈判代表李先生“非常不尊重人”且“有些失常”。对此,李先生和中方商务部均未公开回应。
这些密集的磋商和其中的波折,都充分体现出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这些对话的进展,理解双方立场和核心关切,对于预判政策走向、调整经营策略至关重要。
两国元首峰会前瞻:关键议题与全球关切
在2025年12月即将召开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年度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将举行备受瞩目的会晤。这次峰会的议程预计将涵盖本轮马来西亚磋商中的主要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期表示,他预计将在会晤中达成“所有”领域的协议,并特别提到了稀土问题。稀土作为多种高科技产品和国防工业的关键原材料,其供应稳定性和全球定价权一直是战略性议题。中方作为全球稀土供应大国,其政策调整对全球产业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解决稀土供应和贸易相关问题,对于维护全球高科技产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除了稀土,特朗普总统还表示期待在大豆贸易问题上达成协议。大豆曾是中国自美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之一。然而,受双边摩擦加剧的影响,中方自2025年5月起暂停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这无疑给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带来了压力。大豆贸易的恢复与否,不仅是两国经贸关系的晴雨表,也直接影响到相关农业供应链和全球农产品市场。
此外,特朗普总统还提到,他将与国家主席讨论如何结束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可能涉及石油、能源或其他方式。这表明,在两国元首的对话中,地缘政治议题也将占据一席之地。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与协调,对于解决全球性挑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行程安排,特朗普总统已于2025年11月下旬开启了他的亚洲之行,这也是其第二任期内的首次亚洲访问。在与国家主席会晤之前,他首先访问了马来西亚,并于2025年11月下旬会见了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参加了在吉隆坡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领导人工作晚宴。此后,他于2025年12月初抵达东京,会见了新当选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随后,特朗普总统前往韩国釜山,于2025年12月上旬与韩国总统李在明(Lee Jae Myung)进行了会晤。在APEC峰会期间,他还将在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并参与美国与APEC领导人工作晚宴。这一系列密集的行程和会晤,彰显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布局,也为中国跨境行业观察和分析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格局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对中国跨境行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当前,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而中美经贸关系的动态变化,无疑是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和投资信心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无论是从事商品进出口、服务贸易、国际物流还是跨境电商,都必须密切关注此类高级别磋商和元首会晤所传递出的信号。
本次中美高级别对话,以及两国元首的会晤,虽然可能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本身也体现了双方寻求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意愿。这对于致力于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务实理性地看待国际关系,积极拥抱变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具体而言,中国跨境行业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研判能力。例如,对于稀土、特定软件等敏感领域的贸易政策调整,企业需要提前评估潜在风险,优化供应链布局,寻找多元化的替代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限制和波动。同时,关注大宗商品如大豆的贸易进展,可以帮助相关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和采购策略。
此外,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如RCEP等协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多边合作机制,拓展新的市场,优化贸易结构,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技术创新和合规经营方面,也需要持续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确保自身运营符合国际规则和标准。
中国跨境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应注重构建健康的国际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通过互利共赢的方式,在全球市场中展现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担当。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hina-tariffs-rare-earth-supply-chain-shock.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