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线运价暴涨32%!特朗普关税威胁引爆“抢运潮”!
全球跨境行业资深编辑新媒网跨境获悉,中国近期针对关联美国船只扩大征收港口费用,其对美国航运市场的影响远低于此前预期。这是海事分析机构Linerlytica一份最新报告所揭示的核心洞察。
中国港口费用政策调整:背景与实施细节
此项港口费用政策于2025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根据新规,征收范围已扩展至由美国企业拥有或运营至少25%股份的船只。尽管初期业界对可能产生的影响存在普遍担忧,但实际情况显示,其波及面相对有限。在主要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中,仅美国本土的Matson(美森轮船)受到直接影响。
在联盟运作层面,由马士基(Maersk)和赫伯罗特(Hapag-Lloyd)组成的“双子星”联盟(Gemini alliance)迅速采取行动。该联盟旗下的两艘美国籍船舶,在执行跨太平洋TP7/WC5航线任务时,为规避新增费用,已及时调整航线。与此同时,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的美国子公司APL(美国总统轮船)似乎并未受此政策影响。这可能与达飞集团当前在中国境内进行的船舶建造项目存在关联。Linerlytica在报告中特别指出,当前局势仍具有不确定性,相关股权阈值的最终界定尚待明确。
航运市场价格波动与多重驱动因素
值得关注的是,在港口费用政策实施后不久,跨太平洋航线的即期运费出现显著上涨。根据2025年10月18日的上海集装箱货运指数(SCFI)数据显示,上海至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运价飙升了32%,达到每四十英尺集装箱(FEU)1936美元。同时,上海至美国东海岸航线的运价也上涨了16%,达到每四十英尺集装箱(FEU)2853美元。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未来几周运价可能将进一步上扬。这一预期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宣布,为回应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措施,计划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这一关税威胁促使大量托运人急于在政策生效前将货物运抵美国,从而形成了短期内的“抢运潮”,推高了对航运服务的需求。其次,多家航运公司也计划在同一日期实施普遍费率上调(GRI),旨在将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运价提升至每四十英尺集装箱3000美元。
市场前景与Linerlytica的审慎判断
然而,Linerlytica对运价能否持续维持在高位表达了谨慎的看法。报告提醒,如果后续货运量无法有效支撑,当前的运价上涨势头可能难以持久。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需求疲软、企业库存水平调整以及供应链韧性受到考验等。
全球航运市场向来错综复杂,任何单一政策的调整,其最终影响往往会与宏观经济走势、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交织。中国此次港口费用政策的调整,虽然在初始阶段并未引发预期中的巨大冲击,但其作为全球贸易格局下的一环,仍需持续关注。尤其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背景下,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正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密切跟踪政策动态,评估潜在风险,并及时调整其物流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hina-shipping-rates-up-32-tariff-rush.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