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达成海运协议,年省32亿刀!跨境物流成本或大降。

2025年周四,中美两国达成了一项协议,同意暂停对彼此船只征收的费用。这些互征费用此前一直是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导致海运成本上升。据外媒报道,此次协议为期12个月,预计每年可为驶往美国港口的大型中国建造船只节省约32亿美元的费用。
这项协议是在韩国举行的会谈中,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共同促成的贸易安排之一。它的达成,标志着两国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迈出了具体一步,尤其是在海运这一关键领域。
“301条款”背景下的海运费用与争议
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曾宣布计划对与中国相关的船只征收费用,其目的是削弱中国在全球海运业的主导地位,并支持美国本土的造船业发展。此举源于美国一项“301条款”调查的结论。该调查认为,中国在全球海运、物流和造船领域的主导地位,部分得益于某些“不公平做法”。
这些“301条款”制裁的具体措施不仅包括针对中国建造船只的费用,还涵盖了对中国制造的港口起重机征收100%的关税。这些措施一经推出,便在全球航运界引起广泛关注,并对相关企业运营产生了影响。
各方回应与协议细节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四在Fox Business Network上确认,“301条款”行动已被暂时搁置。然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尚未就此次暂停是否涵盖其他美国制裁,例如针对非中国建造的非美国汽车运输船的制裁,发表具体评论。这意味着部分潜在的贸易摩擦点仍待观察。
中国商务部随后发表声明,确认此次暂停适用于“涉及中国海运、物流和造船业”的“301条款”制裁。作为对等措施,中国方面也将暂停对与美国相关的船只征收反制费用和采取相关措施。这一双向暂停的安排,体现了双方在特定领域寻求缓和贸易紧张局势的共同意愿。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此前,这些互征费用已给包括中国中远海运集团(COSCO)和美国马士基公司(Matson)在内的多家船运运营商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额外成本,并扰乱了船只的航运计划。海事专家警告称,这些额外开支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导致航运成本上升。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海运服务提供商High-Trend International Group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费用暂停将立即为公司带来实质性益处。High-Trend公司指出,此次暂停消除了长期以来影响其海事物流和碳中和倡议的成本与政策不确定性。公司预计,这一进展将显著降低跨境运输成本,改善现金流的稳定性,并增强投资者对其增长战略的信心。
尽管海运业高管们普遍对此次暂停表示欢迎,但也有人对持续存在的不确定性表达了担忧。德鲁里海事咨询公司(Drewry)集装箱研究高级经理西蒙·希尼(Simon Heaney)在外媒上表示,他真诚希望这项协议能够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因为迄今为止,这种确定性一直非常缺乏。他认为,只有拥有更强的稳定性,航运业才能更好地履行其核心职能——促进全球商业贸易。
新媒网跨境获悉,此次中美两国在海运费用问题上的暂时“休战”,可以被视为两国在寻求更为稳定和可预测的贸易关系方面的一次尝试。它为全球航运业和跨境贸易带来了暂时的喘息机会,有助于缓解部分供应链压力,并可能在短期内对相关行业产生积极影响。然而,鉴于过去复杂的贸易关系,市场各方仍将密切关注后续发展,以评估此次暂停的长期效应及两国贸易政策的未来走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hina-halts-shipping-fees-saves-32b.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