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协议落地!关税暂停至2026,海运稀土解禁!

在全球经济互联互通的今天,国际贸易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始终是各国企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中国与美国这两个重要的经济体而言,其经贸政策的调整,往往能牵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神经。近期,中国与美国之间达成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议,这些协议的落地,预计将对跨境贸易领域的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我们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些变化,把握其中的机遇与挑战,至关重要。
关税调整,成本考量再平衡
在跨境贸易中,关税一直是影响商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根据白宫方面公布的信息,此次协议在关税领域有诸多调整,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首先,美国方面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的暂停期限延长至2026年11月10日,这意味着当前10%的关税水平将保持不变。同时,针对部分特定产品,美国仍将继续豁免其根据“301条款”加征的关税。这为相关产品的进口商和消费者提供了相对稳定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自2025年11月10日起,把此前因芬太尼流动问题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的关税从20%下调至10%。作为回应,中方将停止向北美地区运输某些指定的前体化学品,并严格管控其他某些化学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出口。
此外,自2025年3月4日以来,中方宣布实施的所有报复性关税都将被暂停,其中包括对美国农产品征收的关税。同时,中方还暂停或取消了自该日起针对美国实施的所有报复性非关税反制措施,这包括将某些美国公司从其最终用户和不可靠实体清单中移除。中方还将延长对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排除程序的有效期,相关排除将持续至2026年12月31日。
这些关税上的调整,无论是降低还是暂停,都将直接影响跨境贸易的成本结构,为相关商品在中国和美国市场上的流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部分产品将面临更低的关税壁垒,有望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于进口企业,也可能意味着采购成本的下降。
出口限制:科技与供应链的稳定预期
在技术和关键物资领域,出口限制一直是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此次协议在这一领域也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相关产业的预期。
其中一项引人关注的条款是,美国将把一项扩大出口限制的临时最终规则的实施暂停至2026年11月10日。该规则自2025年9月29日生效,涉及多个联邦清单实体下属的大量子公司。此举为受影响的企业争取了宝贵的调整和适应时间,有助于避免供应链的突然中断,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性。
海运费用:降低物流成本的新契机
海运是跨境贸易的大动脉,其费用波动直接影响着贸易利润。根据协议内容,美国将暂停对中方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以及中方建造的船舶征收费用,暂停期限同样至2026年11月10日。这些费用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作为对等措施,中方将取消其报复性措施,并解除对各类航运实体实施的制裁。
这项调整对于全球航运市场,特别是对于中美之间的贸易物流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海运费用的降低,将直接减轻中国跨境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负担,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时,解除相关制裁也将为航运公司提供更广阔的运营空间,优化航运效率。
稀土及关键矿产:保障工业生产的稳定供应
稀土和多种关键矿产在全球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方宣布,将暂停一年实施其于2025年10月9日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及相关措施的全球范围执行。白宫方面表示,中方还将为稀土、镓、锗、锑和石墨的出口签发通用许可证,以惠及美国最终用户及其全球供应商。此前,中方于2024年12月对这些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了严格管制。白宫的一份情况说明称,中方的承诺“意味着实际上解除了中方于2025年4月和2022年10月实施的管制”,不过,一些外媒对此持有不同看法。
无论具体解释如何,这一举动对于依赖这些关键矿产的全球高科技和制造业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关键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担忧,保障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农业贸易:互惠互利的稳定基石
农业贸易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于两国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次协议中,中方承诺将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公吨的美国大豆,并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公吨。此外,中方还将恢复采购美国高粱和硬木原木。
这些具体的采购承诺为美国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预期,也保障了中国对这些重要农产品的需求。这体现了双方在农业领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意愿,有助于稳定全球农产品市场价格,并为相关物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带来积极影响。
其他领域: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
除了上述具体领域,协议还在其他方面达成了一致,旨在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中方将终止针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公司开展的各项调查,包括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倾销调查。此举对全球半导体产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积极信号。它有助于消除相关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促进行业的公平竞争与技术创新。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个开放、透明的半导体市场环境,也有利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自身产业的升级发展。
展望未来:机遇与应对
此次中美之间达成的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议,在多个维度上为跨境贸易和全球供应链带来了积极的信号。无论是关税的调整、出口限制的放松、海运费用的下降,还是农业贸易的稳定以及半导体领域调查的终止,都旨在促进双方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并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这些变化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应对要求。我们应密切关注政策的落地细则,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例如优化供应链布局以适应关税变化,探索新的市场机会,或者利用物流成本下降的契机提升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应持续提升自身产品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积极拥抱变化,将是我们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hina-deal-tariffs-shipping-freed-2026.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