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股权震动美国银行:拒并购,改回购!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重要风向标,其内部动态也愈发值得关注。特别是区域性银行,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监管政策调整以及投资者心态演变等多重因素交织下,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激进投资者(通常称之为“积极股东”)正日益活跃,他们通过持有公司股份,积极影响管理层决策,旨在提升股东价值。这种趋势不仅重塑着美国金融机构的战略方向,也为中国跨境从业者理解海外市场运作逻辑提供了生动案例。
近期,一家名为第一州际银行系统(First Interstate BancSystem)的美国区域性银行,就成为了市场焦点。这家银行正面对一家知名激进投资者——霍尔德资产管理公司(HoldCo Asset Management)的持续压力。来自市场的观察显示,第一州际银行系统在近期似乎已对霍尔德公司提出的一些要求做出了回应,但对于另一些关键诉求,则持保留态度。这种复杂的互动,深刻反映了美国企业治理中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寻求平衡的艺术。
霍尔德公司,作为一家在金融界颇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其策略往往直接且明确。在2025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材料中,霍尔德公司对第一州际银行系统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其中核心诉求包括:要求该银行公开承诺未来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并购(M&A)活动,并公开声明不再通过利用其过剩资本来进行证券组合重组。此外,霍尔德公司还希望银行能将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目标下调至10.3%,这一比例远低于其当时13.9%的水平。同时,该公司还呼吁调整管理层的薪酬结构,使其更紧密地与股东利益挂钩。这些要求无不指向霍尔德公司对第一州际银行系统资本配置效率和股东回报的深度关切。
面对来自霍尔德公司的压力,总部位于蒙大拿州比灵斯的第一州际银行系统,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对其未来战略方向进行了阐述。虽然银行高管并未完全采纳霍尔德公司提出的“公开声明放弃所有未来并购”或“公开声明放弃证券重组”等措辞,但他们清晰地表达了当前的战略重心。银行方面明确表示,目前无意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也未计划利用过剩资本来重组证券投资组合。相反,这家资产规模高达273亿美元的银行,计划将过剩资本继续用于股票回购,以直接回馈股东。
“并购目前并非我们关注的重点,”第一州际银行系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罗伊特(Jim Reuter)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罗伊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银行高管,于2024年从退休状态中复出,执掌这家区域性银行。他的这番话,无疑是对霍尔德公司诉求的一种间接回应。罗伊特进一步指出,尽管董事会有责任评估潜在买家的并购要约,但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于执行我们的战略计划,因为我们对未来的成功充满信心。”这番表态不仅传递了管理层对银行自主发展路径的坚持,也体现了在外部压力下,内部战略定力的重要性。
罗伊特的评论之所以备受关注,与霍尔德公司在2025年发布的资料密切相关。这家激进投资公司近期加强了对多家美国银行的批评,其观点认为第一州际银行系统的董事会曾做出“损害价值的决策”。霍尔德公司特别指出,2021年对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的大西方银行公司(Great Western Bancorp)的收购,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发生在罗伊特上任之前。霍尔德公司认为,此类决策未能有效提升股东价值,反而可能导致资源错配或整合风险。
尽管霍尔德公司对银行提出了调整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目标至10.3%和改变管理层薪酬结构等具体要求,但在最近的公开声明中,第一州际银行系统并未就这些方面做出明确承诺。然而,关于CET1比率,首席财务官戴维·德拉·卡梅拉(David Della Camera)在财报会议上表示,银行的资本水平在“短期内将更接近同行水平”,暗示可能在未来进行调整,以使其更符合行业常态,而非保持过高的储备。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投资者对资本效率的关注,但又避免了具体数字的承诺,为银行保持了战略灵活性。
根据霍尔德公司在2025年10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持有第一州际银行系统约3.8%的普通股。除了第一州际银行系统之外,霍尔德公司近期还针对其他美国区域性银行发布了类似的主张,其中包括总部位于达拉斯的科默里卡银行(Comerica)、波士顿的东方银行股份公司(Eastern Bankshares),以及华盛顿州塔科马的哥伦比亚银行系统(Columbia Banking System)。这表明,霍尔德公司的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对美国区域性银行板块整体策略性介入的一部分。目前,霍尔德公司与第一州际银行系统双方已安排会面,讨论解决方案,这预示着这场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博弈仍在继续,其结果将对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第一州际银行系统与霍尔德公司之间的这场互动,提供了多方面的宝贵启示。首先,它揭示了美国金融市场中积极股东的力量和运作方式。理解这些“门口的野蛮人”如何通过股权比例影响公司战略,对于希望在海外市场投资或拓展业务的中国企业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资本博弈,更是对企业治理结构、股东回报承诺以及管理层战略眼光的全面审视。
其次,此案例突显了资本配置策略的重要性。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过剩资本,是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第一州际银行系统选择股票回购而非并购,反映了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股东即期回报和风险控制的考量。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无论是进行海外投资、资产重组,还是选择回购策略,都需要深入分析市场周期、自身财务状况和战略目标,以做出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再者,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关注,提示了监管合规和风险管理在国际金融中的核心地位。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作为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关键指标,其高低不仅影响监管机构的评价,更直接牵动投资者对银行稳健性的信心。了解并掌握这些国际金融指标及其背后逻辑,对于中国金融机构和涉足金融领域的跨境企业,是构建国际化风险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后,这场博弈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层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战略定力与沟通艺术。罗伊特总裁在回应投资者诉求时,既表达了对股东价值的尊重,又坚守了自身的核心战略,并保持了未来决策的灵活性。这种在压力下保持理性、务实的沟通和决策能力,对于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求发展的中国企业领导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持续关注此类海外市场动态,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全球商业脉络,为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和洞察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bank-38-activist-no-ma-buyback.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