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刀豁免终结!多国邮政停美,跨境大洗牌!
伴随着美国“最低限度豁免”政策在周五(8月29日)正式终结,全球范围内的多家邮政服务机构纷纷采取行动,暂停向美国递送包裹,或对现有的服务模式进行调整,以期符合美国海关部门所提出的新要求。
据外媒在周五发布的一份综合报道指出,多家邮政服务机构对此表示,他们之所以采取这些应对措施,主要是因为美国海关当局将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新规定,目前尚不明确,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种模糊性使得各邮政服务在操作层面面临巨大挑战,不得不先行调整,以规避潜在的合规风险。
这里所提到的“最低限度豁免”制度,是指此前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在进入美国时,可以免除关税和部分清关手续。然而,这项制度已被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正式终止。美方认为,这一豁免制度在实际操作中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逃避关税、甚至贩运违禁品的一个“漏洞”,严重损害了美国本土产业的利益,并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
根据外媒报道的最新情况显示,已经全面暂停向美国发货的邮政服务包括北欧国家挪威的挪威邮政(Posten Bring)、涵盖瑞典和丹麦的北欧邮政(PostNord),以及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邮政。这些邮政服务机构选择暂时切断与美国的包裹往来,无疑是对此项政策变化所带来不确定性的最直接回应。
而另外一些邮政服务机构则选择了更为审慎的策略,他们并未完全停止所有对美服务,而是暂停了部分包裹的递送。这其中包括全球物流巨头DHL集团旗下的德国邮政和DHL包裹德国业务、欧洲国家法国的法国邮政、欧洲国家奥地利的奥地利邮政,以及亚洲国家日本的日本邮政。这种部分暂停或调整的做法,体现了这些机构在努力适应新规的同时,也尽可能地维持现有业务的连续性,减少对用户和供应链的冲击。
早在8月22日,DHL集团在宣布针对美国海关新规所作出的调整时,曾通过新闻稿对外表示:“预计实施这些临时限制的原因是美国当局对邮政运输提出了新的流程要求,这些流程与之前适用的法规有所不同。”这番表态明确指出了新规带来的操作层面的巨大变化,以及对现有邮政物流体系的深远影响。
该新闻稿进一步阐述了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仍未解决,特别是关于未来如何以及由谁征收关税、需要哪些额外数据以及如何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传输数据。”这些疑问凸显了新规在具体执行细节上的缺失,使得物流服务商在面对庞大的包裹量时,难以迅速建立起一套完整且符合标准的操作流程。对于全球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这些变化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欧洲邮政贸易协会PostEurop在8月19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也表达了其成员的担忧。该协会表示,如果关键问题和流程在规定生效前未能得到明确定义并找到合规解决方案,其成员可能会限制对美国的货运量。这表明,行业普遍对新规的具体落地细节抱有高度关注,并希望监管机构能提供清晰的指引。
回顾美国白宫方面在7月30日宣布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暂停所有国家的“最低限度豁免”时,曾将这项政策称为一个“灾难性的漏洞”。白宫方面强调,这一漏洞被广泛用于逃避关税,并使得大量非法、不安全以及低于市场价格的产品涌入美国市场。白宫还提供了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进入美国的低价值豁免货物数量从2015年的1.34亿件,激增至2024年的超过13.6亿件。这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该政策在过去几年中被利用的程度,也从官方层面解释了此次政策调整的背景和紧迫性。
这项“最低限度豁免”政策的终结,对于全球跨境贸易,特别是小额、高频的跨境电商领域,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结构性冲击。过去,它极大地便利了个人消费者和中小型卖家进行国际间的商品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门槛。如今,政策的收紧意味着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复杂的清关流程。
对于那些主要依赖邮政渠道发送低价值商品的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此次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可能需要重新计算商品的定价策略,将潜在的关税成本纳入考量,这无疑会削弱其在价格上的竞争力。此外,新的海关申报要求也意味着更加繁琐的行政工作和更长的物流周期,这对于追求效率和成本控制的电商运营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许多小微型跨境电商企业,其利润空间原本就较为有限,面对突如其来的关税和操作成本上升,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生存挑战。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不少跨境卖家正紧急与合作的物流服务商沟通,以了解最新政策的详细解读和应对方案。他们或将寻求多元化的物流渠道,比如探索通过海外仓模式,提前将商品运至美国本土,再进行国内派送,以此规避部分直接从境外发货所面临的清关难题。这种模式虽然需要前期投入更高的仓储和物流成本,但长期来看,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物流服务和更快的配送时效,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也有部分卖家开始考虑调整商品结构,从低价值商品转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的商品,以更好地消化新增的关税和运营成本。
从全球物流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此次政策变化也促使各国邮政服务和国际物流巨头加速其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步伐。为了满足美国海关对数据传输和准确性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些物流企业必须投入更多资源,升级其信息系统和申报流程,确保能够实时、准确地传输所需的海关数据。这不仅是对现有运营模式的一次考验,也是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透明方向发展的一次契机。新媒网跨境认为,虽然短期内会带来阵痛和混乱,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规范、更具韧性的全球贸易生态系统,减少非法贸易和市场乱象。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可能会发现从海外购买低价值商品的成本有所增加,或者等待时间变长。一些原本免税的商品,现在可能需要支付额外的关税和处理费。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跨境购物的热情。然而,从积极的方面看,更严格的进口审查也有助于确保进入本国市场的商品符合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面对这样的全球贸易新格局,各国政府、邮政机构、物流公司乃至广大跨境电商企业都需要积极应对,寻找适应之道。各国邮政可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探讨建立更加统一和高效的国际邮政清关标准。而物流公司则会进一步优化其全球网络,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选项,以满足不同客户和商品类型的需求。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跨境贸易的合规门槛将持续提高,技术驱动的智能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将成为核心竞争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物流和贸易领域的深度应用,海关清关流程有望变得更加自动化和高效。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商品溯源和信息共享的透明化,大大提高海关审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美国“最低限度豁免”政策的终结,并非简单地结束一项贸易便利措施,更是全球贸易体系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对合规性、公平性和安全性提出的更高要求。这迫使所有参与者都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其运营策略。虽然变革初期会伴随着挑战和不确定性,但这也将是推动全球物流和跨境电商行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中国企业凭借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必将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展现出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强大韧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