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涌现AI虚拟人!虚拟网红暴增,品牌抢占营销新赛道!
近日,有用户在德国使用TikTok时发现一则沃达丰(Vodafone)的广告,其展示的画面中出现了一位疑似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创建的虚拟主持人。这则广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展现出的非自然发型和动作、时而消失的痣以及面部表情中略显不协调的“恐怖谷”效应,均暗示了该主持人并非真人。沃达丰随后在视频评论区证实了这一猜测。
针对有评论者提出的“为何不使用真人出镜”的疑问,沃达丰回应称,公司正在“测试不同的广告风格,此次尝试了AI形式”。在另一条评论中,沃达丰进一步解释道:“AI如今已深入日常生活,因此我们也在广告中进行尝试。”这则广告虽然成功吸引了公众目光,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透露出的非真人痕迹。
沃达丰对生成式AI在广告领域的探索并非首次。早在2024年,该公司就曾发布了一则完全由AI生成的商业广告。这表明沃达丰正逐步将其广告策略与前沿AI技术深度融合。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此举反映了当前全球广告行业的一个显著趋势,即品牌方寻求通过新兴技术提升广告的创意、效率和传播效果。
当前,虚拟网红(Virtual Influencer)正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外媒相关报告指出,AI创造的虚假网红数量正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是“Lil’ Miquela”,她由科技公司Dapper Labs打造,已经出现在多个知名品牌的广告活动中,包括Calvin Klein、Prada和BMW等。这些虚拟网红不仅拥有独特的数字形象,还能与品牌深度合作,发布内容,甚至与粉丝互动,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
新媒网跨境获悉,虚拟网红的兴起,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为品牌提供了高度可控的营销资产。与真人网红可能面临的道德争议、日程冲突或形象风险相比,虚拟网红能够始终保持品牌所期望的形象和内容输出。它们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营销活动,且内容创作和修改的灵活性更高,极大地缩短了广告制作周期和成本。此外,虚拟网红凭借其新颖性和技术感,也更容易吸引年轻受众的注意力。
从技术层面来看,生成式AI,尤其是图像和视频合成技术,是实现此类虚拟主持人或网红的关键。这些技术通过复杂的算法模型,能够生成高度逼真的人脸、身体姿态、表情和动作。例如,深度学习中的生成对抗网络(GANs)和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在合成照片级真实感图像和视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AI生成的人物在视觉上越来越难以与真人区分。然而,沃达丰广告中出现的“非自然”细节,如头发运动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僵硬,也揭示了当前技术在完全克服“恐怖谷”效应方面仍存在的挑战。即当AI生成的人物达到一定逼真程度,但仍有细微缺陷时,反而会让人产生不适感。
对于广告行业而言,引入AI生成的虚拟主持人或网红,预示着广告制作流程和创意呈现方式的深刻变革。传统上,广告制作涉及选角、拍摄、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耗时且成本高昂。而通过生成式AI,品牌方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产出多样化的广告内容。这不仅能提升广告的生产效率,也为广告创意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可以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量身定制专属的虚拟形象和内容。
然而,新媒网跨境关注到,在AI内容日益普及的背景下,透明度成为维护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关键。沃达丰在其评论中明确指出广告中使用了AI,这种坦诚的态度有助于消费者理解广告的性质,并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可能产生的不信任感。随着AI生成内容与现实界限的进一步模糊,行业和社会各界对AI内容标识、伦理规范和法律框架的讨论也将持续升温。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晰识别AI生成内容,是未来广告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总体而言,沃达丰在广告中使用AI生成的虚拟主持人,是全球品牌在探索数字营销新边界的一个缩影。这不仅是技术创新在商业应用中的体现,也标志着广告行业正进入一个由AI驱动的新阶段,它将重塑内容创作、消费者互动乃至整个市场格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tiktok-ai-hosts-virtual-influencers-surg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