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港口崩了!堵10小时,拖车费5000,赔$1.2万!

2025-09-30跨境物流

Image

秋意渐浓,祖国大地一片金黄,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迎来喜庆的国庆佳节了。本该是物流业加足马力,为全国人民的假日消费备足货品的冲刺阶段,可谁曾想,一场台风的余威,却在华南的各大港口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不少跨境人直呼“太难了”!新媒网跨境获悉,台风“桦加沙”虽然已经远去,但它在华南沿海留下的,不仅是风雨洗礼后的宁静,更是一场意想不到的“港口大拥堵”。

眼下,盐田、蛇口、南沙这些我们熟悉的国际贸易大港,正经历着一场特殊的考验。往日里繁忙有序的码头区域,如今车辆排起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堆场里,集装箱层层叠叠,犹如钢铁堡垒,却也透露着一丝滞留的无奈。订单积压如山、节前发货高峰压力陡增、码头作业恢复速度赶不上货物涌入的速度……多重因素叠加,使得提还柜变得异常艰难,而最让人心焦的,莫过于那不断飙升的拖车费用,真是“一天一个价”,让不少货主和货代朋友们犯了愁。截至昨天,华南各主要码头的提还柜作业依旧极其困难,广大货主朋友们原本计划在节前出货的安排,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无疑给本就紧张的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

码头:一号难求,排队耗时超10小时

如今的华南港口,简直就是一片“堵场”。台风过境后,本应迅速恢复元气,可高速公路和国道上,那些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拖车长队,与码头堆场里那些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焦急的画面。

就拿深圳的盐田、蛇口码头来说吧,那预约号,简直比抢春运火车票还难!基本是“秒光”,今天想约,往往只能约到明天甚至后天的号。即便你有幸抢到了号,也别高兴太早,因为提还一个集装箱,平均下来可能要耗费10个小时甚至更久。码头外,钢铁巨龙般的集装箱货车蜿蜒盘旋,一眼望不到头,这番景象,早已不是稀罕事,而是司空见惯的常态了。这漫长的等待,不仅考验着司机师傅们的耐心,也让原本紧张的运输链条雪上加霜。据行业内普遍预测,目前这种拥堵状况,要想完全缓解,可能还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当然,由此带来的船期延误,三五天甚至七八天,也成了大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无疑增加了外贸企业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

广州的南沙码头,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受前后几轮台风的影响,靠港的船只明显减少,而随之而来的,是重柜位的爆满。无论是普通的出口货物,还是受严格管制的危险品,都面临着“无处安放”的窘境。码头堆场内的空间被迅速填满,新的集装箱难以找到合适的落脚点,严重制约了货物的周转效率。更让人头疼的是,南沙港的二期、三期作业区已经对出口办单采取了限制措施。想要进场?那得靠“抢号”!很多司机师傅为了能抢到一个宝贵的进场号,甚至彻夜未眠,就守在手机或电脑前。那些没能抢到号的车辆,只能无奈地堵在路上,进退两难,那种焦灼可想而知。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不少从事外贸的朋友们都感慨,最近手头的几个柜子,几乎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台风影响,有的甚至遭遇了开船延期,有的则不得不额外支付高昂的费用,才能勉强安排上拖车,这其中的无奈与艰辛,真是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大家深知,每一笔订单的背后,都承载着企业的心血和客户的期待,任何环节的延误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拖车费用不断飙升,成本压力陡增

码头一堵,最直接的连锁反应就是运输成本的急剧攀升。对于货代企业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意料之外的“成本风暴”,利润空间被层层挤压,甚至面临着无法按时履约的信用危机。大量的车辆被“卡”在路上,不仅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更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周转效率。以往一辆拖车一天能跑两三趟,现在可能就只能跑一趟,甚至堵在路上动弹不得,这种低效率直接导致了运力紧张。这种情况下,拖车费用就像坐上了火箭,每天都在往上蹿。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以往几百元到千元左右的拖车费,在9月25日码头开始拥堵之后,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到了26、27号,费用就已经翻倍了!比如从福永到盐田,报价直奔2000元,大鹏2200元,清溪3800元,惠东4000元,顺德更是高达4500元……而到了28日凌晨,这波涨价潮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从福永到盐田,直接飙升到了3500元,宝安燕罗也涨到了3600元。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即便你愿意出高价,也可能面临“有价无车”的窘境!车辆都被堵在路上,或者在抢号等待,市场上可用的运力少之又少。有些急于出货,渠道又比较紧张的客户,甚至出现了福永到盐田5000元一个柜的天价报价。这不单单是数字的跳动,更是物流人心中的无奈与焦灼,每一分钱的上涨都牵动着无数企业和家庭的神经。

除了拖车费,另一只“吞金兽”就是堆存费用。在南沙港的部分堆场,因为集装箱无法及时运走,暂放箱的费用已经逼近2000元/箱,这比平时足足涨了六七倍!这笔额外的开支,无疑给原本就微薄的利润再添重负。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堆存费的飙升意味着出口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更棘手的是,履约延误带来的连锁索赔,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有家珠三角的货代企业就做了个测算,他们承接的120票亚欧航线货物中,竟然有37票因为码头封闸而错过了截关时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每票货物平均将面临1.2万美元的空舱费和交货违约金!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打击,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企业信誉的严峻考验。这种因为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误,往往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沟通协调,甚至可能影响后续的长期合作关系。这场突如其来的拥堵,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供应链上每一个环节的紧密相连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也提醒着我们,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于未然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安排出货,避免“堵”在路上

国庆佳节前夕,本就是各类商品出海、国内调配的物流高峰期,再加上台风的“添乱”,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这样的情况,无论是货代朋友,还是辛劳的司机师傅们,大家都在全力以赴,希望能将影响降到最低,展现出中国物流人的坚韧与责任。

对于那些出货时间不是特别紧迫的货主朋友们,业内普遍建议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出货计划,避开目前的高峰期,等到拥堵状况有所缓解,或者干脆等到国庆节后再安排出货,这样不仅能节省成本,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烦恼。在当前运力紧张、费用飙升的情况下,合理的时间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既是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也是对整体物流效率的贡献。而对于那些时间紧、任务重的急货,我们也恳请各位合作伙伴多一份理解和耐心。毕竟,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和突发状况,这不是哪一方能够凭借一己之力逆转的。大家相互体谅,多方协作,共同面对,才能更好地渡过难关,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行业内的普遍预测是,华南港口这波来势汹汹的拥堵,可能还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逐步缓解。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台风仅仅是这场拥堵的导火索。华南港口的这次“大考”,本质上暴露出的是我们的供应链系统在应对“极端事件”与“周期性高峰”双重叠加时的韧性不足。这场拥堵,也给所有身处国际贸易链条中的企业和个人敲响了警钟: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供应链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绝对稳定”。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增强忧患意识,将“未雨绸缪”真正落到实处,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风浪中,驾驭得更稳,走得更远。新媒网跨境认为,每一次挑战,都是我们提升应变能力,构筑更强大供应链的宝贵机会,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中国的物流体系变得更加坚韧、高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outh-china-port-chaos-5k-fees-12k-losse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受台风影响,华南港口出现严重拥堵,盐田、蛇口、南沙等码头车辆排队严重,提还柜困难,拖车费用飙升,节前出货受阻。预计拥堵将持续一周,船期延误,增加外贸企业成本。建议货主合理安排出货,避开高峰期。
发布于 2025-09-30
查看人数 19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