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物流暴雷!墨西哥“加钱赎货”每方1890元!
最近,跨境物流圈子里传出了一则让人心头一紧的消息:深圳一家深耕墨西哥市场的供应链公司,突然发布通知称,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部分合作方款项未能及时回笼,公司资金链面临巨大压力,其在墨西哥的海外仓和清关操作已不得不暂停。新媒网跨境获悉,这无疑给本就充满挑战的跨境物流市场,又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这份盖章发出的通知显示,该公司给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墨西哥当地海关部门的运营策略调整带来的影响,也有市场大环境的波动,更重要的是,还有部分合作方迟迟未能支付应付账款,导致资金流无法正常运转。面对这样的困境,为了尽快恢复墨西哥专线和海外仓的正常运作,该公司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原有运费基础上,对受影响的货物每立方加收1890元人民币的垫款。他们承诺,后续会通过分期返还或货款对冲等方式,逐步将这笔垫款回补给客户。但如果客户不同意支付这笔款项,货物可能就要面临漫长的等待期了。
这种“加钱赎货”的模式,在跨境行业内大家都不陌生,往往是物流公司在极端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为了增加方案的可信度,该公司还找到了一位担保人。这位担保人承诺,如果该公司最终无法兑付垫款,将按照每立方200元的标准,通过自己的渠道发货抵扣,直到全部抵扣完毕。
然而,在业内看来,这份自救的通知,更像是一份“倒闭”的预警。一句“我司资金链断裂”,分量极重,几乎给公司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家企业如果还有一丝喘息的机会,通常都不会将“资金链断裂”这样的话公之于众,因为这往往会加速公司的倒下。
那么,让客户再次垫付资金,这条路究竟行得通吗?面对一个已经公开宣称资金链断裂的公司,还有多少客户愿意冒风险,继续投入资金,甚至再次选择与它合作呢?业内人士普遍猜测,如果只是小范围的资金缺口,公司很可能会选择自行扛下。而如今走到这一步,可能意味着资金漏洞不小。因此,不少观点认为,绝大多数受影响的商家很可能会选择“自认倒霉”,及时止损,而这件事最终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与一位在墨西哥物流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人士Derek聊了聊。他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关注到这家公司,对于它如此迅速地陷入困境感到颇为不解。根据他对市场的了解和判断,他原先预测,类似的公司风险集中爆发可能会在今年的9月或10月。然而,墨西哥市场环境的变化才刚开始不久,这家公司就迅速“暴雷”,这足以说明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相当薄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公司如此迅速地陷入困境?未来,这样的事件还会频繁发生吗?
Derek坦言,墨西哥市场绝不是随随便便投入几百万就能玩转的。无论是深圳还是墨西哥本地市场,目前大约70%左右的物流操作仍属于“灰色清关”范畴,“灰色清关”模式虽然在过去一度伴随着高利润,但其内在风险也相当高。然而,近两年来,由于行业恶性竞争加剧,原本“高风险高毛利”的模式,已经演变成了“高风险低毛利”。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利润微薄的公司,遇到一些小麻烦或许还能勉强支撑,但一旦遭遇大的政策变动或市场冲击,很可能就会瞬间崩塌。
Derek进一步判断,接下来在深圳的跨境物流圈内,类似此次事件的情况可能还会陆续出现不少。他认为,受墨西哥当地营商环境变化的持续影响,大约有一半深耕墨西哥专线的物流公司可能会因此难以支撑。具体来说,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当地关税政策的调整。部分商品的关税有所上调,这直接增加了物流成本和清关难度。
其次,是当地劳务纠纷导致的港口工人停工事件。这些停工不仅造成了货物长时间滞留港口,也带来了高昂的滞箱、滞港费用。
以往,物流服务商通常只需要应对其中一个压力,比如为突如其来的关税调整买单,或者承担因罢工导致的滞箱滞港费用。而今年,却是“两座大山”同时压了下来。Derek指出:“许多小公司原本就只靠着几百万的资金在周转。当这两方面的压力同时袭来时,它们可能一下子就撑不住了,尤其是那些以倒买倒卖为主、自身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公司,更是首当其冲。这家公司主要的问题,很可能就出在资金链上。它可能最初就只有几百万的周转资金,但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滞箱滞港费可能都累积到了几百万,如此一来,它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去承担这些风险了。”
面对这样复杂且充满变数的市场环境,作为跨境电商卖家,在选择物流合作伙伴,尤其是发货到墨西哥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Derek给出了几点非常实用的建议:
第一,务必对物流公司进行全面的“背调”。这不仅仅是看公司成立了多少年、有没有公开的法律诉讼记录,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其在行业内的口碑和客户评价。他特别提到,成立时间在两年以内的公司,其运营风险相对较大。新公司如果经验不足或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选择“换个马甲”重新开始,让卖家蒙受损失。当然,如果一家公司成立时间较长,口碑良好,即便有诉讼记录,也不必过于担忧,因为这往往能从侧面印证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
第二,与物流公司签订严谨细致的合作协议,明确责任划分。在合同中,要清晰地约定,在非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货物延误或损失的情况下,物流公司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例如“退一赔一”或“退一赔二”等条款,以此保障自身的权益。
然而,我们也深知,墨西哥这片土地确实充满变数。即便有周密的协议,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买卖双方往往还需要进行灵活的协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但对于物流服务商来说,选择的空间就非常有限了,他们很多时候只能选择“硬着头皮扛”,期待市场环境能够尽快好转。新媒网跨境认为,每家货代公司也需要自己心里有杆秤,审慎评估在这个渠道上所能承受的风险:你在这个市场深耕了多久?在墨西哥当地的关系网是否足够稳固?如果觉得风险过大,无法承担,及时抽身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如果认为自己有能力挺过这一波挑战,并且能在市场洗牌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坚持下去也未尝不可。
总之,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跨境贸易环境中,无论是卖家还是物流服务商,都需要保持警惕,增强风险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