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电动卡车海外狂飙,2030年目标50%!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中国制造正以创新姿态书写新篇章。新媒网跨境获悉,三一集团旗下电动卡车业务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场,这家总部位于湖南长沙的工程机械巨头,正在用"绿色车轮"丈量世界版图。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动重卡生产商,三一电动卡车业务负责人梁林河近日透露,企业计划到2030年将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50%。这个目标背后,是长沙工厂每年15万辆的产能,以及正在南非落地的首座海外工厂。更引人注目的是,三一正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全球知名混凝土机械企业)深化合作,为进军当地市场铺设道路。
在长沙生产基地,智能化生产线正以每4分钟下线一辆卡车的速度运转。这里生产的电动重卡不仅搭载自主研发的电池系统,更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数据显示,中国电动卡车市场正以惊人速度成长:2023年渗透率仅为4%,到2025年8月已跃升至24%,预计三年内将突破50%大关。
新媒网跨境注意到,这场变革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电池成本在过去三年下降40%,续航里程突破500公里大关,加之政府推行的新能源车辆路权政策,使得电动重卡在成本效益上逐渐显现优势。以三一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更将年营收的8%持续投入研发,在自动驾驶、光伏充电等领域形成技术护城河。
不过转型之路并非坦途。对于占市场主体的个体车主而言,初期购置成本仍是主要障碍。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中国卡车制造产能利用率不足25%,如何在消化过剩产能与技术创新间找到平衡,考验着企业的战略智慧。三一选择将目光投向海外,在巴西筹建第二座海外工厂的同时,其产品已开始试水欧洲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的出海策略正在发生微妙转变。为避免引发贸易摩擦,三一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海外产品售价较国内高出30%-50%。这种"技术溢价"模式,与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传统路径形成鲜明对比。正如梁林河所言:"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优势。"
新媒网跨境预测,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增长,以及全球碳减排压力加剧,新能源商用车出口将迎来爆发期。三一在南非的布局已初见成效,当地工厂不仅满足非洲市场需求,更可辐射中东地区。这种"属地化生产+技术输出"的模式,或将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出海的新范式。
在长沙研发中心,工程师们正在测试新一代固态电池技术。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技术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研发续航800公里的车型,同时探索氢电混合动力方案。"这些创新不仅将重塑中国物流运输格局,更可能为全球商用车行业树立新的技术标杆。
从湘江之畔到好望角,从亚马逊雨林到莱茵河畔,中国新能源重卡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全球化故事。这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折射出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坚定步伐。正如行业观察家所言:"当电动重卡开始替代传统柴油车,改变的不仅是尾气排放,更是整个物流产业的基因。"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sany-electric-truck-aims-50-by-2030.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