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Prime Day惊魂!首日暴跌41%,总额却大涨!

2025-08-31Amazon

Image

一场年度电商盛宴刚刚落下帷幕,亚马逊的 Prime Day 活动无疑再次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卖家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今年的开局似乎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插曲”——关于首日销售额的各种说法,让不少关注者产生了疑问。究竟是“开门红”还是“数据迷雾”?今天,新媒网跨境就带大家拨开云雾,深入剖析这背后的故事。

亚马逊回应 Prime Day 首日销售额争议,强调活动新常态

近日,有外媒援引第三方机构 Momentum Commerce 的数据,称今年的 Prime Day 首日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竟然出现了高达 41% 的骤降,这个数字一经披露,立刻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亚马逊官方对于这一说法给出了明确的回应。亚马逊发言人指出,该机构的数据“严重不准确”,并特别强调,今年 Prime Day 活动首次延长至四天,这与往年为期两天的模式有着本质区别。因此,仅凭首日数据就对整体表现下定论,显然是片面且不完整的。亚马逊认为,随着活动时长的变化,消费者的购物节奏也会随之调整,大家可能更倾向于分散购买,而非集中在第一天。

尽管第三方机构 Momentum Commerce 给出了首日销售额下降的预测,但他们也同时看好整个活动周期的表现。据该机构预测,为期四天的 Prime Day 总销售额有望比 2024 年增长 9.1%,这无疑为此次活动注入了积极的信号。与此同时,美国市场整体的线上消费也呈现出强劲势头。外媒 Adobe Analytics 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线上零售在 Prime Day 首日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超过 10%,这表明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依然高涨,电商市场整体保持着健康的增长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 Prime Day 竞争也异常激烈。包括沃尔玛、威菲尔(Wayfair)、塔吉特(Target)等在内的多家美国大型零售商,都选择在同一时间段推出了各自的大促活动,这与亚马逊的 Prime Day 形成了正面“对垒”。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他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优惠的折扣。而对于亚马逊来说,这更是其市场主导地位和促销策略持续接受考验的体现。

深度剖析:数据背后的市场洞察

对于首日销售数据的差异解读,亚马逊和第三方机构各有说辞,也反映出不同的观察角度。

亚马逊方面,发言人杰西卡·马丁(Jessica Martin)表示,公司对目前消费者的反馈“感到满意”,传递出一种乐观和自信。而 Prime 业务负责人贾米尔·加尼(Jamil Ghani)则进一步指出,今年亚马逊提供的五折以上优惠商品数量比往年“翻了一倍”,这种实打实的让利策略,无疑显著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也为整体销售的积极表现奠定了基础。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Momentum Commerce 的研究主管安德鲁·瓦伯(Andrew Waber)则认为,Prime Day 活动时长的延长,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观望”心理。他分析称,随着促销期的拉长,消费者不再急于在第一时间出手,而是更愿意等待,期待后续可能出现的更优折扣。因此,首日销售速度的放缓,或许正是这种新型购物行为转变的体现,而非简单的需求萎缩。

从更广阔的行业视角来看,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性,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的贸易关税不确定性,确实让不少品牌在库存管理、商品定价以及广告预算投放上更加趋于谨慎。这种宏观层面的因素,可能会对销售策略产生间接影响。但另一方面,Prime Day 的“光环效应”也日益凸显,它不仅仅带动了亚马逊平台上的订单量和流量,更对众多品牌独立站(DTC 官网)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展望未来:电商促销的新常态与新挑战

随着 Prime Day 从最初的“48小时闪购”模式,升级为如今的“四天长跑”,其运营模式和市场影响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几天,四天总销售额能否达到外媒 Adobe 预测的 238 亿美元,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此外,延长活动档期是否会彻底改变传统的“开门红”模式,将销售峰值更加均匀地摊平在整个促销周期中,也值得我们持续观察。

进入第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和贸易关税政策对返校季品类(如电子产品、儿童服饰、办公用品)的拉动力度如何,同样是亚马逊乃至整个电商行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这些品类往往是季节性消费的重头戏,其表现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销售数据。

总而言之,今年的 Prime Day 首日数据,因统计口径和消费者购物节奏的变化而显得扑朔迷离。但如果最终成交额能够再创新高,那么延长赛程或许将成为亚马逊在多方激烈竞争的大促中,保持其市场声量和竞争优势的新常态。对于广大跨境电商卖家而言,面对这种变化,灵活调配库存与广告节奏、精准把握分日折扣策略,无疑是抓住这波“长尾流量”红利的关键所在。


亚马逊运营干货分享:如何高效利用“Customers Ask”提升转化率?

在亚马逊平台上,许多新手卖家可能会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模块——那就是搜索页顶部的“Customers Ask”区域。有些卖家可能会误以为这些问答是运营人员凭空创作出来的,或者只是简单的内容填充。但事实上,这是亚马逊基于真实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点击、加购和成交)通过算法训练出的精华内容!它代表了消费者最常关心、最渴望解决的问题。忽视它,就像白白放走即将到手的流量和订单,可能让你的转化率直接“蒸发”。

那么,这个“Customers Ask”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它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每一个被系统浮现出来的问答,都可被视为亚马逊免费提供的 A/B 测试结果,它们天然地具备“高点击率+高转化率”的超级标题潜质。如果你不针对性地给出解答,亚马逊的 Rufus 算法系统就会寻找其他卖家的 Listing 来回答,这无疑是将你的潜在客户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为了帮助卖家朋友们抢回这些高意图、高价值的流量,新媒网跨境建议大家可以遵循以下三步策略:

第一步:速查与记录

每周定期查看并记录你的核心关键词在亚马逊搜索结果页顶部“Customers Ask”模块中出现的具体问句。这些问句是消费者真实需求的直接体现,是最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将它们整理成一个清单,为后续的内容优化做好准备。

第二步:内容结构映射升级

将这些收集到的高频问句,巧妙地融入到你产品的Listing内容结构中,实现精准匹配。

  • 关键卖点(Bullet Points): 直接将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转化为你的卖点,用简洁有力的语言给出答案。例如,如果问题是“这款产品耐用吗?”,你的卖点就可以是“采用高强度材料,经久耐用,通过XXX次测试”。
  • A+ 内容(A+ Content)的标题与模块: 利用 A+ 内容丰富的图文展示能力,将问句升级为吸睛的标题,并在模块中详细阐述解决方案和产品优势。例如,如果问题是“这款产品如何安装?”,A+ 内容就可以设置一个“快速安装指南”的模块。
  • 品牌旗舰店(Brand Store)的分区副标题: 在你的品牌旗舰店中,根据这些问句设立不同的分区或副标题,引导消费者快速找到他们想了解的信息,提升购物体验。

第三步:跟踪与迭代优化

内容调整并非一劳永逸,持续的跟踪与迭代是成功的关键。

  • 数据对比: 在改版后,密切关注 Listing 的点击率(CTR)、加入购物车率(ATC)以及转化率(CVR)在 7 天和 30 天周期内的表现。通过对比数据,评估优化效果。
  • 实时匹配: 当新的问句出现在“Customers Ask”模块时,务必在 72 小时内同步更新到你的 Listing 内容中。这种快速响应,能够确保你的产品信息始终与消费者最新的意图保持实时匹配,最大限度地抓住每一个转化机会。

通过这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卖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 Listing 的吸引力,更能精准回应消费者需求,从而显著提升产品的转化效率。


你真的了解你的客户吗?用数据代替猜测,精准提升亚马逊销量!

在跨境电商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卖家在构建产品策略时,尽管投入了大量精力打造好产品、撰写精美的文案、拍摄吸引人的图片,但最终却陷入了一种“祈祷式”的销售模式——做完这些就等着销量自己来。这种“祈祷”并非策略!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大多数卖家其实都在凭空想象自己的“目标客户”,而非基于真实数据进行分析。

想要真正提升销量,我们必须用数据代替幻想,深度了解到底是谁在购买我们的产品。今天,新媒网跨境就为大家分享一个三步走的实用方法,帮助你精准定位真实客户,实现销量的有效增长。

第一步:揭秘客户数据宝藏之地

你可能不知道,亚马逊其实已经为你提供了丰富的客户数据。只要你进行了品牌备案,这些宝贵的信息就触手可及。

  1. 登录你的卖家中心(Seller Central)。
  2. 点击“品牌”(Brands)选项卡。
  3. 进入“品牌分析”(Brand Analytics)功能区。
  4. 然后选择“客户行为分析”(Customer Behavior Analytics)。
  5. 最后,点击“人口统计”(Demographics)选项。

在这里,亚马逊会直接向你展示购买你产品的真实客户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教育程度以及地域分布等关键信息。这些是比任何想象都更可靠的第一手数据。

第二步:深度解读客户数据,打破固有认知

有了数据,接下来就是如何理解这些数据所蕴含的意义。往往,真实数据会颠覆你原有的假设。

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销售一款“环保瑜伽垫”。你可能在心里勾勒出一个典型的买家画像:一位 30 岁左右、居住在城市、收入良好、热爱健身的都市白领女性。

然而,通过“人口统计”数据分析,你惊讶地发现,你的主要购买群体实际上是:55-65 岁的女性,居住在郊区,并且拥有良好的家庭收入。

这个发现会彻底改变你的产品推广和内容策略:

  • 如果你的 Listing 主图和详情页上充斥着年轻模特做着高难度瑜伽动作的图片,那么这可能无法与 55-65 岁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产生共鸣。她们更关心的是舒适和健康,而非挑战极限。
  • 同样,如果你的文案中充满了“碾压全场”、“燃烧爆汗”这类强调挑战和运动强度的词汇,很可能会让她们感到不适,甚至直接划走,寻找更符合她们需求的产品。

第三步:利用数据赋能销售,实现精准转化

明确了真实客户画像后,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洞察来优化我们的运营策略,从而显著提高销量。

具体操作方法:

  1. 进行清晰度测试(Clarity Test):

    • 利用 Pickfu 或 Product Opinion 这类工具,向你的目标客户(根据真实数据筛选)提出问题:“看完这张图片和标题,你觉得这是什么产品?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 通过测试结果,你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你的产品信息是否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了真正的购买者。
  2. 进行主图偏好测试(Main Image Test):

    • 根据真实客户画像,重新设计几款可能更具吸引力的主图。
    • 然后将这些新设计的主图与你现有的主图进行 A/B 测试,让真实客户投票选择他们更偏好的图片。
    • 选出真正能打动目标客户的图片,能有效提升点击率。
  3. 持续迭代测试:

    • 不要止步于主图和标题的测试。继续对你的五点描述(Bullet Points)、次要图片、甚至价格点进行测试。
    • 每一次测试都能为你带来新的洞察,帮助你不断优化 Listing,朝着更高的转化率迈进。

最终落地:将洞察转化为实际行动

  • 更换主图: 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展示目标客户熟悉的场景。例如,如果你的客户是 55-65 岁的女性,主图可以展示她们在家中轻松伸展、享受瑜伽的惬意画面,而不是健身房里充满力量感的高难度动作。
  • 调整五点描述: 重点突出目标客户真正关心的产品特点。对于年龄稍长的消费者,可以强调瑜伽垫的“关节缓冲”、“舒适伸展”等功能,而非“挑战极限”、“超强抓地力”等强调运动强度的特性。

通过这种数据驱动的策略,你将能够真正了解你的客户,让你的产品信息与他们的需求无缝对接,从而实现销量的长期稳健增长。


除了 Prime Day,亚马逊卖家还需关注的十大关键领域,实现长期增长与盈利!

Prime Day 固然是一场不能错过的流量盛宴,但对于志在长期发展和持续盈利的亚马逊卖家而言,仅仅关注这一两天的大促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成功的秘诀在于全面布局、精耕细作。除了 Prime Day 的短期爆发,新媒网跨境认为,以下十个关键领域同样值得卖家们长期投入精力与资源:

1. 长期自然排名优化
Prime Day 带来的巨大流量高峰,为产品的曝光和短期销量提供了绝佳机会。然而,要维持销量并实现长期增长,持续优化产品的自然搜索排名至关重要。这需要卖家不断打磨广告策略、积极获取优质评价,并持之以恒地优化 Listing 内容,确保产品在非促销期也能获得稳定的曝光。

2. 库存规划与现金流管理
许多卖家在备战 Prime Day 时,往往只考虑大促期间的备货量。但健康的库存管理应当基于全年销售节奏进行规划,避免因短期需求波动导致库存积压或断货。精准的库存规划不仅能减少仓储成本,更能确保充足的现金流,为企业的持续运营提供保障。

3. 评论策略的有效实施
Prime Day 期间的高销量,是积累产品评论的绝佳时机。卖家应利用这一高峰,通过合规方式引导消费者留下真实有效的评价。这些好评将强化产品的社会证明,不仅能带动大促后的长期转化,更是提升产品信誉和排名的重要因素。

4. 客户复购与品牌建设
单次销售并非终点。通过在产品包装中加入品牌插页、引导消费者关注品牌店铺、或者进行站外再营销等多种方式,卖家可以有效提升客户的复购率,培养品牌忠诚度。从“一次性买家”到“忠实粉丝”的转变,是实现长期盈利的关键。

5. 广告数据的深度分析
Prime Day 期间的 PPC(点击付费广告)数据蕴含着丰富的洞察。卖家应深入分析广告投放效果,优化关键词选择、调整每日分时投放策略,并合理设置竞价。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能提升当次大促的 ROI,更是为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旺季(如黑五、网一)做好充分准备的重要依据。

6. Listing 内容的持续优化
Prime Day 的巨大流量,为卖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测试场。通过观察在大流量冲击下,产品图片、文案以及 A+ 内容的表现数据,卖家可以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迭代优化。一个高转化率的 Listing,是产品实现长期成功的基石。

7. 外部流量的引入策略
过度依赖亚马逊站内流量存在风险。卖家应积极拓展外部引流渠道,例如通过社交媒体营销、与海外网红合作推广,或投放谷歌广告等方式,将外部优质流量引入亚马逊店铺。这不仅能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还能为品牌带来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8. 竞品监测与差异化竞争
Prime Day 前后,竞品的一系列动作(如促销力度、新品发布、广告投放)都值得卖家们密切关注。通过对竞品的动态监测,卖家可以及时发现市场空白,寻找差异化突破口,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9. 盈利能力的精细化管理
销量固然重要,但最终目的是实现盈利。卖家不能只追求营业额的增长,更要确保在扣除折扣、促销成本和广告投放费用后,产品仍能保持健康的利润空间。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和利润管理,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10. 第四季度旺季的提前备战
Prime Day 的运营经验和数据洞察,是规划下半年乃至全年运营策略的宝贵财富。卖家应充分利用 Prime Day 的 learnings,提前制定黑五(Black Friday)、网一(Cyber Monday)以及年底旺季的详细运营策略,包括备货、促销、广告和客服等方面,确保在关键节点取得优异表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23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马逊Prime Day首日销售额数据引发争议,官方回应称统计口径不同。第三方机构预测Prime Day总销售额将增长,但竞争激烈。卖家需关注Customers Ask、数据分析等关键领域,优化Listing和策略,以实现长期增长与盈利。
发布于 2025-08-31
查看人数 25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