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后9成卖家惨!亚马逊“冷静期”新规:禁促30天!

2025-08-29Amazon

Image

新媒网跨境获悉, 2025年的Prime会员日,又一次以惊人的数字刷新了销售纪录。当亚马逊官方洋洋得意地发布战报,宣称此次大促又攀新高时,我们广大的跨境卖家圈子里,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用行家的话来说,这场“盛宴”仿佛只是少数人的狂欢。

根据我们对行业社群的深入观察和部分卖家自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的Prime会员日期间,真正实现销量“大爆发”的卖家,数量竟然不到总体的十分之一。换句话说,绝大多数,高达九成的卖家,他们的战绩并不如预期,甚至有些还显得有些“惨淡”。面对这样的现实,一位来自上海的资深卖家在圈子里半开玩笑地说:“照这个趋势,亚马逊要是明年把会员日延长到六天,那销售额肯定还能再破纪录!” 这句看似调侃的话语,实则道出了许多卖家心中的无奈与辛酸。这背后,究竟是市场竞争白热化,还是平台规则又添新变?这无疑是所有跨境人都在深思的问题。

Prime会员日的喧嚣落幕了,但紧随其后,一则关于“大促冷静期”的新规传闻,如同平地一声雷,迅速在跨境电商圈子里炸开了锅,引起了无数卖家的密切关注与热烈讨论。这个新规,让原本就充满挑战的后大促时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大促“后遗症”又添新项!不遵循“冷静期”可能后果严重

在跨境电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们都清楚,参加过大型促销活动的产品,往往容易患上一些“大促后遗症”。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订单量的激增伴随而来的退货退款问题,以及促销期结束后流量骤降的“断崖式”体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Prime会员日结束后,许多卖家发现,除了这些老生常谈的“顽疾”,似乎又新增了一种闻所未闻的“后遗症”。

最近,有卖家在我们的社群里爆料,他们陆续收到了来自亚马逊账号经理的通知。这些通知的核心内容,都围绕着一个新鲜出炉的“冷静期”概念。通知提醒卖家,凡是参加了今年美国站Prime会员日促销活动的ASIN(产品编码),在促销结束后都必须严格遵循“冷静期”规定,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在特定时期内,将不能再参加任何形式的促销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优惠券、秒杀、BD(限时秒杀)或者LD(闪电特价)等。通知中措辞严厉,强调如果违反了这项规定,可能会导致该ASIN未来的促销资格受到限制,甚至直接影响到后续其他秒杀、折扣等重要活动的提报。这无疑给那些原本指望在大促后通过持续促销维持流量和销量的卖家,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 收到类似通知的卖家绝非少数,虽然不同账号经理在表述上可能略有差异,但大致意思都高度一致。这似乎预示着亚马逊正在针对今年参与了Prime会员日促销(无论是手动设置的BD、自动BD还是LD)的ASIN,全面推行一项全新的“冷静期”管理政策。除了美国站外,欧洲站的卖家也反馈收到了类似的要求,比如英国、德国、荷兰、爱尔兰等国的产品,在2025年Prime会员日结束后七天内,被要求不得运行任何促销活动。而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瑞典等站点则要求更长,达到了三十天。不过,令人稍感安慰的是,日本站目前似乎还没有出现类似“冷静期”的要求。

这项亚马逊新推出的“冷静期”规定,对于那些在大促期间为了冲击排名,不惜成本甚至亏本冲销量的卖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他们焦头烂额。大促过后,产品流量本身就会进入一个自然的下降周期,如果这时连促销活动都被叫停,这些耗费巨大心血和资金冲起来的ASIN,其排名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急转直下,甚至直接“裸奔”。这让许多卖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毕竟,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流量和排名是生存的命脉。

然而,令人佩服的是,我们优秀的中国卖家总是能在挑战中找到机遇。在众人普遍焦虑之时,个别眼光独到的卖家仿佛提前预判到了亚马逊的这波“冷静期”操作。他们在Prime会员日期间,巧妙地留下了一组Prime会员日的广告持续运行。结果令人惊喜,在大促结束后的几天里,当其他卖家都在为流量和排名发愁时,这些“未雨绸缪”的ASIN,单日销量竟然翻了四倍,收获颇丰。这不仅体现了卖家们对平台规则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他们随机应变、灵活调整的智慧,不得不说,在跨境电商这个战场上,中国的卖家们总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突围之路。

烧脑!新版Vine真的利好新品测评吗?

说起亚马逊平台近期的种种新规,除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冷静期”,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调整,莫过于亚马逊对Vine(亚马逊先锋评论者计划)的重大升级了。这项升级,一度让许多卖家觉得看到了新品启动的曙光,但细细品味,又觉得其中暗藏玄机,让人不禁要问:这真的是利好新品测评吗?

此前不久,亚马逊官方发布公告,宣布对Vine计划进行了重要调整。升级后的Vine计划,允许卖家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就注册符合条件的FBA(亚马逊物流)商品加入Vine。理论上,这项新政将大幅缩短获取早期评价的时间。在过去,卖家必须等到商品入库FBA并正式开售之后,才能注册Vine,这使得新品在上线初期往往面临“评价挂零”的尴尬局面,从而影响转化。而现在,卖家可以实现在产品发布首日,就获得最多30条真实的顾客评价。从公告的字面意思来看,这将把获取评论的周期从“上架后数周”直接缩短至“发布当天”,无疑完美解决了新品初期缺乏评价的痛点。

然而,这则看似充满利好的政策,却在无形中给广大的中国卖家抛出了一连串“烧脑”的疑问。这些疑问直击操作层面,让不少人陷入沉思:“这些提前注册了Vine的产品,那时候货还在漂洋过海的路上,FBA仓库根本还没接收,那请问Vine的评论者们,他们要怎么拿到产品并完成评价呢?” 更有卖家提出核心质疑:“就算我的货已经顺利进入了亚马逊仓库,但是链接还没正式开售,处于不可售状态,那Vine的评论者们又是如何搜索到我的产品并进行领取的呢?”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直指新规在实际操作中的“卡脖子”环节,让人不禁对政策的落地效果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新媒网跨境认为, 我们的观察也发现,亚马逊发布的这则新政通知,不仅让许多中国卖家感到费解,就连一些外国的本土卖家,也在外媒论坛上纷纷表示不理解,认为其中存在逻辑上的矛盾。这说明,问题并非出在卖家对政策的理解能力上,而是政策本身在设计上可能存在一些需要推敲的细节。

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中国卖家的智慧又一次得到了体现。有卖家经过反复推敲和测试,提出了一种看似合理且可行的推测和操作方案:关键在于巧妙利用亚马逊链接的“预售”状态。他们的设想是,商品到货后,先不开售,但由于提前注册了Vine,评论者领取和使用Vine的这个环节得以提前。等到货后,FBA可以直接将产品派送给Vine评论者。只要卖家将链接的正式开售时间设置得晚一些,Vine的评论就可以在商品大规模开售前,提前积累起来。

升级版的Vine计划,对于那些坚持“白帽”运营、追求长期发展的卖家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它能显著缩短新品开售后的“裸泳期”,让新品更快地获得市场认可,进入良性循环。

逻辑上解释通了,那么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呢?这当然也难不倒我们擅长“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卖家。以下内容整理自某知名跨境电商论坛上,资深卖家们分享的实操心得:

核心要点在于,你需要将商品的“发布时间”填写为过去的某个时间点,而将“发售时间”填写为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这样操作之后,你的产品链接就会处于一个“预售”状态——它可见,但不可售。在这种“可见不可售”的状态下,你的产品就能够成功注册并加入Vine计划,并被评论者正常领取。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发布时间和发售时间都填写为未来的时间,那么Vine计划是无法被领取的。当Vine的评论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你预期的目标之后,你再将商品的“发售日期”调整为当下,产品就可以正式开售了。这一巧妙的“时间差”利用,展现了中国卖家在规则框架内寻找最优解的超强能力。

当然,这里也需要特别提醒各位卖家,提前开启Vine计划,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的产品品质必须要有绝对的保障,必须经过层层严格的质检。因为Vine的评论者,往往对产品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挑剔的眼光。如果你的产品品质稍有瑕疵,或是与描述不符,那么非常容易招致差评。而对于一个新品来说,在上市初期就收到差评,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起步,甚至可能断送其未来的发展。所以,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产品质量永远是立足之本,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唯一途径。

关于升级后的亚马逊Vine计划,以及“冷静期”新规,大家还有什么独到的观点和看法,都欢迎在评论区积极交流,共同探讨,一起为中国跨境电商的未来出谋划策!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35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Prime会员日销售额创新高,但多数卖家表现不如预期。亚马逊推出“冷静期”新规,限制大促后ASIN的促销活动。同时,升级Vine计划,允许新品发布前获取评论,但操作存在疑问。中国卖家巧妙利用预售状态提前积累评论,展现了应对新规的智慧。
发布于 2025-08-29
查看人数 15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