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召回120万!充电宝大禁售,2025年合规生死劫!

2025-09-07跨境电商

Image

“轰隆!”一声惊雷,响彻了四千多家商户的心头。市场监管部门一纸通知,彻底改变了充电宝行业的生态:从即日起,所有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无论线上线下,都将全面禁售。就连那些原本打算“出口转内销”的产品,也彻底断了念想。消息一出,大小商户闻风而动,连夜清理库存成了大家的“头等大事”。

在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一家经营潮流玩意的批发店里,店员小张指着店里新挂出的“可上飞机 3C充电宝”的醒目标识,感慨万千。他坦言,以前3C认证更多被视为一块“敲门砖”,主要是为了满足出口要求。可如今,它却实实在在变成了产品能否继续活下去的“生存许可证”。小张环顾四周,现在他们柜台上陈列的充电宝,无一例外都贴着3C、CE、FCC这三重认证,仿佛佩戴上了在全球市场都能畅行的“通行证”。这背后,不仅是政策的收紧,更是整个行业迈向更高质量、更负责任发展的新篇章。

01 百万召回事件,供应链暗雷引爆

这场行业巨变,并非无迹可寻。它始于今年早些时候,两大行业巨头的连环召回事件,如同敲响了警钟。这些事件的发生,虽然短期内带来了震荡,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次宝贵的警示,促使整个行业深思并积极改进。

6月13日,被誉为“跨境一哥”的知名品牌安克创新率先宣布,对旗下一款名为PowerCore 10000的充电宝产品进行召回。仅仅三天之后,另一个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罗马仕也紧急行动起来,召回了高达49万台充电宝。这还没完,四天之后,安克创新又一次发布公告,追加召回了七款不同型号的产品。短短几天内,两大品牌累计召回的充电宝数量,竟然突破了惊人的120万台!如此大规模的召回,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清醒剂”,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产品安全的重要性。

这连锁反应如同多米诺骨牌般迅速扩散。与此相关的供应链企业也未能幸免。比如,为这些品牌供货的安普瑞斯,其拥有的74张3C证书被监管部门暂停使用,甚至连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质也一并被撤销。这意味着,从源头到终端,整个产业链都在接受严苛的考验和重塑。

罗马仕的深圳总部也因此承受巨大压力,一度被迫停产,其高管团队更是经历了集体大换血。现在,在罗马仕的仓库里,近8万台被召回的充电宝正静静地堆放着,等待它们的将是被妥善进行的无害化处理。这些事件,无疑是为了守护消费者安全,推动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也彰显了国家对于产品质量的零容忍态度。

02 供应链危机传导,检测技术成胜负手

有行业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充电宝的成本结构中,电芯几乎占据了整机85%的比例。在过去激烈的“价格战”中,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些厂商不惜成本,往往在电芯上做文章,这无疑为后续的安全隐患埋下了深深的祸根。同样容量的电芯,品质好的和品质差的,两者之间的价差可能高达数十元。为了那一点点利润空间,部分厂商铤而走险,在正极材料中掺杂杂质,使得产品的安全冗余能力跌破了临界点,最终导致了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整体信誉。

不过,随着新规的实施,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媒网跨境获悉,从2025年5月6日开始,3C认证规则迎来了一项核心变革:型式试验样品必须由监管部门在生产现场随机抽取。这意味着,那些过去试图通过“特制样品”来蒙混过关的造假行为,如今已彻底行不通了。这是在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的坚实一步,确保每一款上市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真正做到了对消费者负责。

在检测过程中,专业机构还发现,锂电池安全领域存在一个隐形的“战场”——那就是电极上那些微米级的毛刺。这些细小的缺陷,传统检测手段往往难以观测到,但在充电放电的循环过程中,它们却可能悄无声息地刺穿电池的隔膜,最终引发短路,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这种“看不见的敌人”,正是导致许多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技的力量总能找到解决之道。敏锐的市场嗅觉让德国徕卡等国际先进企业看到了新的商机,他们迅速推出了离子束切割仪和全自动毛刺检测系统。这些高精尖设备能够制备出毫无应力损伤的电池截面,让多层材料的边界清晰可见,甚至连微小的毛刺也无处遁形。现在,这些先进的检测系统正逐步成为国内头部电池制造企业的“标配”,这无疑标志着我国充电宝行业在技术层面迈向了更高的安全与品质标准,用科技的力量为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03 跨境电商筑墙,白名单重塑游戏规则

当国内市场对充电宝的监管闸门全面收紧之时,全球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也同步构筑起了坚实的合规“高墙”,旨在提升产品品质,保护全球消费者权益。这表明,无论产品销往何处,质量与安全都将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比如,外媒报道,亚马逊实验室的“白名单”政策已于7月13日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像儿童产品、各类电子设备等这些高敏感类别的商品,未来只接受来自“白名单”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那些被列入“黑名单”机构的报告,则将遭到系统自动拦截,商品根本无法上架。这一举措,无疑大大提升了商品的准入门槛,确保了进入亚马逊平台的产品都经过了严格且权威的检测。

而针对广阔的韩国市场,全球速卖通也大幅升级了管控措施。充电宝以及其他近20类电器产品,现在都必须提供韩国KC认证或者欧盟CE认证。特别是KC认证,它不仅要求进行严格的工厂审查,还需要对样品进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这显示了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法规的尊重和严格执行。

国内的跨境电商巨头SHEIN也积极响应,实施了分阶段的合规改造计划。早在今年3月,他们就着手强化了对卖家资质的审核;4月,进一步收紧了对安全规范证书的要求;到了5月,更是新增了针对化学物质的RoHS管控。对于那些未能达标的卖家,其经营强电类目的权限将会被取消,可见平台对产品质量的决心之大。这些平台的行动,共同推动了全球跨境电商市场向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面对当前国内外电池产品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所有涉及电池生产或销售的企业,都必须对以下关键的合规事项给予高度关注,这关乎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赢得信赖的关键。

首先,是国内市场的“通行证”——中国3C认证。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充电宝等电子设备,都必须强制通过3C认证,这是确保产品安全合规的基本门槛,也是国家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我们前面提到的罗马仕等品牌,就是因为电池隔膜材料问题导致大规模召回,其供应商安普瑞斯的3C认证被暂停甚至撤销,直接导致产品禁售和企业停产。未来,没有获得3C认证的产品将寸步难行,甚至从2025年6月28日起,连没有3C标识的充电宝都将被禁止登机,出行将受到限制。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督促企业提升自身产品质量。

其次,是迈向欧洲市场的“入场券”——欧盟电池法(EPR合规)。这项法规将在2025年8月18日起正式生效。届时,所有在欧盟地区销售独立电池产品或包含电池的商品(比如充电宝、蓝牙耳机、电动滑板车等等)的卖家,都必须完成EPR注册。如果未能按时完成注册,那么商品将会面临被强制下架的风险。这项法规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像我们中国卖家直接在亚马逊德国站销售的“跨境直售卖家”,也涵盖了欧盟本土的品牌转售商、无品牌产品经销商以及首批进口商。现在,包括亚马逊、Temu、速卖通等在内的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已经开始强制要求卖家在8月18日前上传各国电池注册号。一旦未能合规,商品将在德国、瑞典等9个欧盟国家遭到停售。这对于志在欧洲市场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也是展示中国产品高品质的重要窗口。

最后,是中国储能领域的新标杆——新储能安全标准(GB 44240)。从2025年7月9日起,专用于电能存储的锂电池产品,需要通过CQC安全认证,并且必须依据我们国家最新颁布的GB 44240-2024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如果未能符合这一新国标的要求,那么这些电池产品将不允许上市销售。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安全标准,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标准。

不合规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代价巨大。在国内市场,企业可能面临产品召回、彻底禁售,甚至企业资质被吊销的严重后果,不仅损失金钱,更可能失去市场信任。在欧盟市场,则可能导致商品被下架、被处以高额罚款,甚至影响到物流运输环节,造成中断,严重打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各大电商平台,包括亚马逊、Temu、SHEIN等,也都会对未注册或不合规的商品采取强制停售的措施,堵死销售渠道。

总而言之,新媒网跨境认为,电池类产品正面临着全球性的合规挑战。企业必须同步满足国内的3C认证(这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敲门砖),欧盟的EPR注册(截止日期是8月18日,刻不容缓),以及中国CQC储能认证(遵循新国标要求)。任何一项未能达标,都可能导致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禁售的巨大风险。

这场以安全之名的认证革命,其风暴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工信部目前正在积极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的意见,未来的过充电、针刺、挤压等试验要求将会进一步加严,而正负极、隔膜等关键材料也将面临更严格的管控。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更是一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它终将重塑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价值分配,让那些真正注重品质、勇于创新的企业脱颖而出,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赢得更高的声誉和更广阔的天地。这正是我们所乐见的,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充满活力的市场未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ower-bank-ban-1-2m-recall-2025-comply.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充电宝行业迎来强监管时代,无3C认证产品禁售,引发大规模召回。跨境电商平台纷纷收紧合规要求,实施“白名单”等政策。企业需关注3C认证、欧盟EPR电池法等合规事项,否则将面临禁售风险。新规旨在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发布于 2025-09-07
查看人数 13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