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股价狂泻50%!纳斯达克警示,出海必读!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战略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对于汽车制造商的审视也日益严苛。近日,一家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定影响力的瑞典电动汽车品牌极星汽车(Polestar),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收到了交易所的合规警示,这引发了市场对新晋车企在资本市场表现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是极星汽车自身发展的一个侧面写照,也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计划出海或已在海外运营的中国汽车及相关产业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号与经验借鉴。
瑞典电动汽车品牌极星汽车,隶属于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在全球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收紧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这家公司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据外媒报道,极星汽车于近日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通知,原因在于其美国存托凭证(ADS)的收盘价未能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最低1美元的维持标准。
根据纳斯达克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股票连续多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便会收到此类合规警示。极星汽车表示,公司被告知有180天的时间来恢复合规性,即在2026年4月29日之前,其美国上市股票的收盘价必须连续至少十个交易日达到或超过1美元。如果届时未能达标,公司仍有可能获得额外的180天延期。这一机制旨在确保上市公司具备基本的市场价值和流动性,维护投资者利益。
回顾极星汽车近期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其股价确实承受了显著压力。截止2025年,该品牌在美国上市的股票收盘价为0.84美元。在2025年内,其股价已下跌约20%,而在2024年,股价更是跌幅超过50%。股价的持续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其增长潜力和盈利能力的担忧。即便是在其主要市场欧洲,尽管需求旺盛,但面对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等更具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强大竞争对手,极星汽车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受到了挤压。外媒指出,为了刺激销量,极星汽车在近期也采取了包括提供折扣和租赁优惠等销售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极星汽车首次面临纳斯达克的合规挑战。此前,在2024年,该公司就曾因未能及时向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提交年度报告,而面临潜在的退市风险。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对于新兴的电动汽车企业而言,不仅需要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上投入巨大,在财务管理和资本市场合规运营方面也需持续提升。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极星汽车所遭遇的股价困境和合规警示,并非个例,而是当前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创品牌普遍面临的挑战缩影。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大量资本涌入,催生了众多新的电动汽车品牌。然而,在市场逐渐成熟、竞争愈发白热化、消费者选择日益多元的背景下,这些新品牌的生存法则也变得更为严苛。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已经从最初的蓝海逐渐演变为竞争激烈的红海。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行业先行者,凭借其在技术、品牌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持续引领市场。同时,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产品力和成本效率,通过高性价比和快速迭代的产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传统汽车巨头也纷纷转型,投入巨资研发电动车型,凭借其深厚的品牌积淀、完善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对市场形成合围之势。在这种多方挤压下,像极星汽车这样的中高端定位品牌,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有效提升销量和盈利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是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审视趋严。前些年,投资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热情高涨,许多尚未盈利甚至尚未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也获得了高估值。然而,进入2025年,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预期的调整,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投资逻辑已经从“故事”转向“业绩”。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营收增长、毛利率、净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以及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对于那些长期亏损、市场表现不佳或运营效率低下的企业,资本市场的耐心正在减少。纳斯达克对极星汽车的合规警示,正是资本市场回归理性、强化规则导向的体现。
再者,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也是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极星汽车在2024年未能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的事件,暴露出其在财务披露和内部合规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透明、及时、准确的财务报告是维护投资者信任的基石,也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基本义务。任何在这方面的疏漏,都可能对其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和融资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极星汽车的案例提供了多层面的启示:
首先,要深刻理解全球资本市场的规则与风险。无论是计划在海外上市,还是已经在海外市场融资的企业,都必须对当地的上市规则、财务报告要求、合规标准等有深入的理解和严格的遵守。这不仅包括最低股价、市值等量化指标,也包括信息披露、内控管理等非量化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确保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避免因疏忽而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其次,要正视全球化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本土市场已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但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强劲对手。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建立品牌认知度、打造差异化优势、优化成本结构、拓展销售渠道,并提供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每个出海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极星汽车在面临特斯拉和比亚迪等巨头的竞争压力下,股价表现受到冲击,这提醒我们,即便背靠大型集团,市场也只会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买单。
第三,要注重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资本市场短期内可能受到情绪和热点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决定企业价值的根本是其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中国跨境企业在布局海外市场时,应秉持务实理性的态度,避免过度依赖资本输血,而应聚焦于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精益管理和成本控制,构建健康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只有具备强大的“造血”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望未来,极星汽车将面临一个关键的时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股价至合规标准之上,将对其品牌形象和资本市场信心产生深远影响。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将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案例,警示着所有参与者,包括中国的跨境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才能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olestar-stock-crashes-50-nasdaq-warning.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