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AI合同暴涨359%!4550亿揭秘跨境新商机
科技浪潮下的云计算巨头:透视甲骨文的AI前景与市场动向
2025年,全球科技产业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生成式AI技术的引领下,各行各业对算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这股浪潮中,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成为支撑AI发展的关键基石。近期,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公司(Oracle)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其股价因市场对其AI业务的乐观预期而实现显著跃升,这不仅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折射出当前全球科技投资领域的新动向与潜在挑战。
AI浪潮下的股价飙升:市场对基础设施的期待
在2025年9月上旬的一个周三,甲骨文公司股价在华尔街市场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0%,创下公司历史上的单日最大涨幅。这一强劲表现使得其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的个人财富在短时间内激增近千亿美元,一度位居全球富豪榜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价上涨并非源于当期的业绩超预期——实际上,甲骨文当季的营收和利润数据均略低于华尔街的普遍预期。其背后真正的驱动力,是市场对甲骨文未来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前景的强烈看好。
甲骨文公司提出的未来发展展望,勾勒出其在AI时代扮演核心角色的雄心。尽管这种展望能否完全实现尚存变数,特别是考虑到其乐观预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一家大型客户——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的OpenAI——的合作收入,但市场已将其视为AI基础设施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外媒报道援引某投资策略师的观点指出,甲骨文的这份展望“过于乐观,如果它来自一家不太成熟的公司,可能会被视为谎言或计算失误”。然而,市场对其表现出的信心,反映出投资者对支撑AI技术运行的云计算能力的高度重视。
核心驱动力:甲骨文的AI基础设施布局与展望
当前,支撑甲骨文股价强劲表现的,是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布局与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数据展望。
以下为甲骨文近期关键业务进展及展望:
领域 | 具体内容 |
---|---|
云基础设施营收展望 | 甲骨文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茨(Safra Catz)表示,预计到2026年5月底,公司云基础设施(OCI)的营收将增长77%,达到180亿美元。此外,她进一步预测,到2030年,该项营收有望达到1440亿美元。 |
合同收入增长 | 卡茨还透露,甲骨文已与三家不同客户签署了四份数十亿美元的合同,使得公司“未清合同收入”(outstanding contract revenue)达到4550亿美元。这一数据较2024年增长了359%。 |
AI生态中的战略定位 | 作为一家深耕数据库软件的公司,甲骨文在2025年通过与众多急需计算能力的AI公司达成合作,悄然融入了AI淘金热。如果说像美国英伟达公司(NVIDIA)这样的半导体巨头是当前AI热潮中的“卖铲人”,那么甲骨文则更像是“牛仔裤供应商”——它不直接挖掘“金矿”,而是提供支撑掘金作业的耐用品和平台。如今,甲骨文正逐渐成为与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巨头在云计算存储领域抗衡的重要力量。 |
甲骨文通过提供强大的云服务平台,满足了AI企业对高性能计算、大规模数据存储和高效网络传输的迫切需求。在通用型人工智能应用尚未完全商业化落地的背景下,构建和优化底层计算基础设施,是当前科技巨头争夺AI赛道优势的关键策略之一。这使得甲骨文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AI产业生态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投资狂潮下的理性思考:机遇与挑战并存
然而,甲骨文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预测,也引发了市场对其可持续性的探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生成式AI领域可能存在的“泡沫”效应。甲骨文的未来营收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AI客户,特别是OpenAI,能否真正实现大规模盈利。据某科技媒体在近期报道中指出,OpenAI在2025年至2029年的预计现金消耗可能达到1150亿美元,远高于该公司此前预期。这表明,AI技术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仍面临巨大的成本和盈利挑战。
与许多其他大型科技公司类似,甲骨文将其未来发展重心押注在计算能力需求将持续增长的预期上,认为生成式AI将引领一场尚未完全定义的革命。因此,包括甲骨文在内的众多科技企业正在投入数千亿美元,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这些巨大的、高能耗的建筑承载着密集的服务器,旨在确保美国拥有提供AI“魔力”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据一家宏观经济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年,这种对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甚至超越了消费支出,成为美国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对此,某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彼得·布克瓦尔(Peter Boockvar)在近期一份报告中指出,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并希望甲骨文埃里森的乐观判断能够成真,从而确保这种大规模建设的可持续性。但他同时也表达了谨慎态度,他表示:“尽管甲骨文此次表现出色,但当我看到如此史诗般的市值单日增长时,我总会联想起1999年(即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的情景。”
布克瓦尔进一步指出,甲骨文在2026财年的资本支出预计高达350亿美元,约占其营收的52%,而2025财年这一比例仅为13%。他强调:“我们从未见过这些曾经创造大量自由现金流的公司,表现出如此高的资本密集度。”这意味着,即使对于甲骨文这样体量的公司而言,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也是前所未有的。
显而易见,甲骨文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其核心客户OpenAI若未能兑现其潜力,可能对其业务造成冲击。生成式AI技术,作为ChatGPT的底层引擎,其商业化落地并非一帆风顺。在2025年,随着更多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AI,他们发现AI有时会产生不准确或误导性的信息。聊天机器人虽在某些方面有所进展,但在响应人类复杂需求时,仍可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虽然AI并非毫无用处,但其支持者在构建能够兑现自身承诺(更遑论达到支撑美国科技公司高估值的水平)的应用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如果无法实现突破性的技术更新,从而大幅降低成本或显著提升利润,OpenAI等AI先行者可能面临困境。这不仅对甲骨文,也对整个科技行业构成了系统性风险。
然而,正如某投资策略师所言,如果甲骨文能够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并实现其预期目标,那么此次股价的上涨无疑是物有所值。甲骨文股票的投资者,以及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者,都将密切关注公司能否兑现其指引,因为这不仅关乎甲骨文的未来,也可能预示着AI驱动的云计算时代能否真正实现其承诺。
对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的启示
甲骨文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表现,以及围绕其业务前景的市场讨论,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观察视角。在全球AI热潮中,对计算能力、数据存储和处理效率的需求将持续攀升。这意味着,无论是在跨境电商的智能化运营、国际物流的优化、还是全球供应链的管理中,对高性能云服务和AI技术工具的依赖都将日益加深。
国内的跨境企业应密切关注全球云计算巨头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与技术进展,这直接关系到未来跨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成本与效率。同时,也要警惕新兴技术领域的“泡沫”风险,在追逐AI热点的同时,更需关注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商业模式的长期可持续性。合理评估技术投入与产出,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够产生实际效益的AI应用和云计算服务中,是保障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一环。关注AI在数据分析、客户服务、市场营销等跨境核心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探索如何利用AI提升国际竞争力,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oracle-ai-455b-contracts-reveal-xborder-biz.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