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工厂涌向墨西哥!劳力成本低+USMCA免税,掘金北美!

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演进,一直是跨境行业关注的焦点。进入2025年,我们看到全球制造业的调整步伐并未停止,尤其在北美区域,新的趋势正逐步显现。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这些变化,对于制定未来的市场策略至关重要。
曾几何时,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是许多跨国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策略。正如资深供应链顾问Rosemary Coates女士所回忆的,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企业高管们普遍的共识是:“只要能到中国就行。” 成本优势、竞争驱动,使得“中国制造”成为彼时全球制造业的代名词,其战略考量往往超越了基本的财务分析。
然而,全球经济环境和贸易政策的演变,促使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模式。2012年,美国围绕贸易与就业的讨论,开始引发企业界对供应链布局的深思。彼时,围绕贸易失衡的公共讨论,让企业领导者开始提出疑问:是否有可能将制造业带回本土?这一趋势促使致力于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研究机构于2014年成立。
面对“制造业是否能回归”的疑问,Rosemary Coates女士在2025年指出,答案是“既是又不是”。她强调,变革正在发生,且可能比许多人预期的更快。企业需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适应这些变化,并积极展望未来。
全球战略再思与墨西哥区域受关注
在2025年,面对持续变化的全球贸易环境,许多美国企业高管都在重新评估其全球制造策略。一份海外报告显示,在2025年对1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美国企业高管进行的访谈中,他们的回应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在全球贸易环境稳定之前,企业普遍倾向于不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或增加雇佣。
访谈中,几乎所有高管都表示,如果经济上可行,他们更倾向于在美国本土进行制造和采购。他们也普遍承认,为了应对关税成本,他们可能会提高产品价格,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更深层次的共识是,这些企业正在全面重新思考其全球制造布局。
有研究机构在协助客户评估制造地点时,会综合考虑包括全球贸易政策、区域风险、关税壁垒以及技术应用等15个维度的因素。目前,企业普遍倾向于采取“中国+1”或“中国+2”的策略,即在维持中国部分业务的同时,将生产多元化到墨西哥、美国等其他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受访高管都将墨西哥视为潜在的替代方案。这一趋势不仅限于美国企业,中国的企业也积极在墨西哥设立工厂,以期利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的优势,实现产品免税出口。
一份关于墨西哥工资与劳动力供应的海外报告进一步指出,墨西哥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中国部分地区更具竞争力。Rosemary Coates女士观察到:“我们看到大量企业从中国迁出,重新选址到墨西哥,特别是那些对成本敏感的产业。”
高端制造与技能人才短缺
Roseary Coates女士指出,美国目前并未大规模迎回某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例如在越南等国家进行的鞋类组装。她认为,这与美国本土的文化和产业结构特点不符。她表示:“美国本土的制造业更为成熟,工作环境更清洁,工作时长相对较短,整体上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显著区别。”
虽然企业高管们将制造业回归本土的意愿强烈,但经济可行性是决定性因素。这意味着回归的制造业需要更广泛地应用机器人技术、3D打印、人工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等先进技术和理念。然而,这一转型面临着美国本土劳动力技能短缺的挑战。Coates女士长期以来强调:“我们并非劳动力短缺,而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 她呼吁社区大学应开设更多技能培训项目,以满足高端制造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基础设施与回归的可行性考量
Rosemary Coates女士还指出了制造业回归美国面临的其他障碍,其中之一是美国基础设施的不足。她强调,美国缺乏必要的工厂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港口,这些都是支撑大规模制造业发展所必需的。她举例说明:“你可以在偏远地区设立工厂,但如果没有通畅的道路连接,或者到港口需要三天车程,这将极大地影响物流效率。” 此外,她也提到,美国现有的电网系统在承载大量新增制造设施方面可能存在压力。她补充道:“我们或许可以在未来10到15年内建设这些设施,但它们在2025年尚未完全到位。”
对于客户,上述研究机构通常建议持续进行物料清单(BOM)分析。如果产品的劳动力和材料成本占比超过50%,那么在美国大规模生产该产品可能不具经济效益。例如,鞋类和小型电子产品这类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就不太适合在美国本土大规模生产。而那些能够广泛应用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的行业,如纺织厂,则更适合回归。Coates女士总结道:“因此,我们希望回归美国的,是那些更高端、更需要技术技能的复杂制造业。”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与展望
从上述观察中不难看出,全球制造业的布局调整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新的机遇。
首先,美国企业将制造重心转向墨西哥,尤其是在成本敏感型产业,可能意味着部分原有的供应链环节将发生转移。中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北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墨西哥制造能力的提升,从而评估自身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主要出口北美市场的中国企业,可以考虑调整产品结构,或探索在墨西哥设立分销中心、甚至合作设厂的可能性,以规避潜在的贸易壁垒,并更高效地服务北美客户。
其次,美国本土对高端、自动化制造的追求,以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中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中国的科技企业和出口商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和出口力度。
再者,中国企业自身在全球化布局中,也在积极采取“出海”策略。在墨西哥投资设厂,正是中国企业适应全球供应链变迁、深化国际合作的体现。这表明,中国企业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布局者”转变,通过在不同区域设立生产基地,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提升国际竞争力。
总体而言,2025年的全球制造业格局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区域化、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跨境从业者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持续关注海外市场的最新动态和政策变化。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供应链管理,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全球布局,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exico-low-cost-usmca-na-opportunity.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