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共市-EFTA自贸:3亿人4.3万亿市场,跨境新机!
在全球经济持续演变,区域合作日益成为增长引擎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协定的签署,不仅标志着相关经济体间更紧密的联系,也为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了新的思考。这些协定往往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而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参与方的整体竞争力。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每一次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与优化,都蕴含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深入分析。
就在2025年9月16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成员国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成员国正式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南方共同市场涵盖了阿根廷共和国、巴西联邦共和国、巴拉圭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则包括冰岛、列支敦士登公国、挪威王国和瑞士联邦。这一协定的达成,是双方致力于深化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重要一步。
签署仪式上,南方共同市场方面由阿根廷外交、国际贸易和宗教事务部长格拉尔多·韦尔泰因、巴西外交部长毛罗·维埃拉、乌拉圭外交部长马里奥·卢贝特金以及巴拉圭经济关系与一体化副部长帕特里夏·弗鲁托斯代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方面则由瑞士副总统盖伊·帕默林、冰岛文化、创新和高等教育部长洛吉·马尔·艾纳尔森、挪威贸易和工业部长塞西莉·默塞斯以及列支敦士登大使弗兰克·比歇尔作为代表签署。
这项自由贸易协定将催生一个覆盖近3亿人口、累计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3万亿美元的庞大自由贸易区。通过此协议,双方97%以上的出口产品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准入,这有望显著提升双边贸易额,为协定签署国的企业和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具体来看,这项协定将为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的经济参与者,包括大量活跃于各司法管辖区的中小型企业,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协议的实施,将不仅扩大市场准入,还将优化海关规则和程序,为双方的贸易往来提供更高的可预测性和法律确定性。
南方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内容广泛而全面,覆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竞争、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解决机制等多个关键领域。此外,协议中还专门设立了关于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章节及其相应的谅解备忘录,体现了双方对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未来的共同承诺。
这项协定的谈判进程始于2017年6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首次会议。自那时起,双方共进行了14轮谈判,最终促成了协议的签署。特别是自2025年初以来,南方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谈判代表们在之前2019年8月取得的进展基础上,围绕反映最新发展并适应当前挑战的目标,开展了密集的谈判。这一最后阶段的谈判包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三轮面对面会议,以及无数次线上沟通。
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均承诺,将确保此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及时获得批准,并尽快生效。这表明双方对协议的实施抱有高度期待和坚定决心。
中国跨境行业视角下的考量
这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于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动态。尽管中国并非直接参与方,但此类大型区域贸易协定的生效,通常会对全球贸易流向、供应链布局以及特定商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间接影响。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南方共同市场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结合,是当前全球贸易体系中区域主义趋势的又一体现。它意味着这些经济体内部的贸易成本将降低,可能使其成员国的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尤其是在彼此的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对于已经在这些市场布局的中国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新的竞争态势和市场准入规则。
其次,潜在的市场机会与挑战。
- 对农产品和原材料贸易的影响: 南方共同市场是重要的农产品和原材料出口方,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则拥有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协定生效后,南共市的农产品对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出口将更加便利,这可能影响全球农产品贸易的价格和流向。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产品进口国和消费市场,需关注这些变化对自身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
- 对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以其在精密制造、金融服务、制药和高科技领域的优势而闻名。协定可能促进这些领域与南共市的合作与交流。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提供了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也可能在特定高科技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 供应链的再平衡: 随着区域内贸易壁垒的降低,一些商品的供应链可能会向区域内部倾斜,这可能促使中国企业重新评估其在这些地区的生产、采购和销售策略。
- 新兴消费市场的潜力: 南方共同市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协议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可能为中国品牌,特别是消费电子、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的企业,提供新的市场进入机会。
给国内相关从业人员的建议
面对这样的国际贸易新动向,国内的跨境从业人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和应对:
- 持续跟踪协定细则的实施: 自由贸易协定的具体条款、原产地规则、以及相关的海关和贸易便利化措施,将直接影响贸易成本和效率。了解这些细则,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国际贸易策略。
- 评估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针对南方共同市场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重点贸易领域,分析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考虑是否需要进行产品升级、市场定位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 探索间接合作机会: 即使不是直接与南共市或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进行贸易,中国企业也可以寻找与这些国家企业的合作机会,例如共同投资、技术转让、或者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 关注区域贸易政策的变化: 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只是其中一环。持续关注全球及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的演变,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战略,降低不确定性。
- 发挥数字化优势,深耕细分市场: 跨境电商等数字化贸易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市场进入成本。利用好中国的数字化优势,结合目标市场的消费特点,深耕细分市场,仍是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南方共同市场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是全球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它不仅将深刻影响两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涟漪效应。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这既是需要审慎评估的挑战,更是蕴藏着新机遇的信号。我们应保持务实理性的态度,积极研究,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ercosur-efta-fta-4.3t-market-new-biz.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