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巨头梦魇:最后一英里成天坑,无人敢联手?

2025-07-29Amazon

Image

尽管亚马逊在物流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许多零售商在运营中仍然面临挑战。他们常常依赖各自独立的团队、沿用传统的业务流程,并且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这些问题导致客户体验不够流畅,物流环节也容易出现问题。
最后一英里配送、零售、商业

尤其是在“最后一英里”的配送环节,虽然它已经成为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性和运营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此外,虽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了一些临时的解决方案,但零售商之间的自我意识和竞争心态,阻碍了更广泛的合作。

现代商业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印象,消费者只需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就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收到送上门的商品,包括食品、电子产品和服装。然而,在这看似神奇的时刻背后,隐藏着复杂而精密的物流运作,而大多数零售商仍在努力掌握其中的精髓。

零售商们对亚马逊的成功模式推崇备至,但鲜有人能真正理解其物流体系背后的精髓,以致于零售业的物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各自为政、局限于特定区域,无法充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Growth Catalyst Group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Manish Kapoor曾为沃尔玛和杰西潘尼等大型零售商提供咨询服务。在一场讨论会上,他指出,零售团队和电商团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激励机制也各不相同。Kapoor表示,人们常常担心,如果大力发展电商业务,实体店的客流量就会骤然下降。

这种对变革的抵触情绪,以及对“数字优先”商业思维的排斥,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流程中断,最终影响了客户体验。

正如Webster分享的个人经历,即使是高端百货商店也难以幸免。她提到,自己曾在旧金山的Neiman Marcus在线订购了一双鞋,选择到店自提。然而,她在百货商店的八楼和鞋品区之间来回奔波,最终却发现没有人知道如何处理这种线上订单。

这种线上和线下运营之间的脱节,导致系统显示的库存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正如Webster所说,只有当物流出现问题时,人们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这或许就是一种讽刺。对于现代商业而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是消费者看不到的,除非它出现问题。然而,随着消费者对物流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也日趋成熟,物流再也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后端支持功能。新媒网跨境认为,物流已经成为品牌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零售物流不仅仅关乎卡车和仓库,更关乎数据、算法和客户体验。在这样一个追求速度、可靠性和便利性的时代,物流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了零售品牌本身的一张名片。

对于那些希望将物流提升到品牌建设层面的零售商而言,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最后一英里”配送环节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并非源于技术,而是源于经济因素。

Kapoor表示,“最后一英里”是最复杂、成本最高的一英里。如果无法达到合适的密度和数量,那么经济效益就无法实现。

在曼哈顿这样的地方,配送司机每小时的收入可能高达50美元,但可能只能完成两次配送,因此当日送达服务的成本非常高昂,难以持续。相比之下,在印度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像Blinkit这样的公司可以在七分钟内送达牙刷,甚至比消费者自己上楼去取还要划算。

新媒网了解到,如果说物流的复杂性还不够,那么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正使得企业更难制定计划。

正如Kapoor所说,供应链无法快速改变。一旦企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如果方向发生变化,那么再次调整方向的成本将非常高昂。

对此,Kapoor给出的建议是,企业应该专注于可控因素,例如,改进预测能力、加强库存管理以及改善财务状况,以应对各种冲击。

Kapoor认为,亚马逊是一家以物流为基础的科技公司,而大多数零售商只是将技术作为辅助手段的零售公司。这正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Webster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为什么零售商们没有联合起来,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即使机会近在眼前,竞争和自我意识也阻碍了集体创新。

Kapoor坦诚地回答道:“你能想象塔吉特对沃尔玛说,‘让我们一起合作吧’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此前,由联邦快递旗下的ShopRunner曾尝试创建一个聚合零售商的订阅平台,提供两天送达服务,但最终未能成功。美国鹰牌服饰收购Quiet Logistics也是类似的一次尝试,旨在创建一个共享的物流层,但同样未能形成联盟。

那么,真正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第三方物流供应商(3PL)。Kapoor的公司运营着多个多租户建筑,各个品牌共享基础设施,但彼此并不知情,并且受到严格的保密协议保护。这是一种不完美但实用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合作难题。

Kapoor还指出,像联邦快递的孟菲斯枢纽这样的固定基础设施,可能会成为一种战略负担。毕竟,当消费者的期望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时,企业不可能直接将其拆除并重建。在当今的背景下,灵活性才是新的目标。

Kapoor表示,亚马逊的企业文化是“从客户出发,倒推回去”。但他同时指出,即使是亚马逊也没有预料到消费者会对两小时送达服务提出需求。他认为,未来的物流可能建立在无人驾驶车辆的基础上。“无人驾驶配送已经出现,而且发展速度将比无人机更快。司机是最大的成本,因此降低这项成本将改变一切。”

Kapoor总结道,所有这些都不是高深的科学技术,但需要企业回归基础,以凝聚力、速度以及最重要的客户至上的原则向前发展。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属于那些以数据驱动的企业。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7724.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零售商在物流运营中面临挑战,尤其在“最后一英里”配送环节。文章探讨了零售商与亚马逊在物流方面的差距,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提到数据驱动和客户至上原则的重要性。
发布于 2025-07-29
查看人数 237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