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他狂飙!拿火7年登顶欧美,销售额狂飙12亿!

“把热爱变成事业,是人生最幸运的事。” 这句话,相信不少朋友都深有同感。当兴趣与职业相融合,那份源自内心的驱动力,往往能带来超乎想象的成就。今天,我们就要聊一个特别的中国品牌——拿火LAVA MUSIC,它用一把把富有创新精神的吉他,不仅在全球乐器市场掀起波澜,更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因热爱而生,凭创新而赢”。
故事要从遥远的2013年说起。那时候,有三位年轻人——陆子天、苏家阳、邓志禹,在美国洛杉矶MI音乐学院学习,他们都对音乐有着一股子停不下来的热情。怀揣着“创造一个包容、充满启发与创造力的音乐世界,让每个人都能通过音乐打破隔阂,心意相通”的理想,他们共同创立了拿火音乐LAVA MUSIC。
可能很多人会以为,他们一开始就是冲着打造自有品牌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公司起初的业务,主要是经营一些高端乐器品牌的集合。然而,在与这些顶尖乐器打交道的过程中,作为创始人之一、也是现在的首席执行官(CEO)的陆子天,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个行业痛点:那些他心目中的经典乐器品牌,虽然声名显赫,但它们的大部分产品,似乎都在围绕着“复刻经典”打转,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显得有些乏善可陈。老牌子固然有沉淀,但墨守成规,也意味着失去了进步的活力。
陆子天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难道乐器行业就只能这样了吗?他觉得,是时候做出改变了。2013年,他毅然回到中国广州,成立了拿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聚焦乐器及配件的设计、研发与销售,目标就是要“改变现状,推动行业创新”。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拿火团队未来十多年里,一直为之奋斗的信念。
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拿火团队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了2017年,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名为“AirSonic”的碳纤材料。这可不是一般的材料,它不仅坚固、轻盈,而且在声学性能上表现出色。与传统的木材相比,这种碳纤材料在质量更轻的同时,强度却提升了三倍!这意味着,吉他弦的震动能更稳定地传递,从而让音色更加纯净和持久。这项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乐器制造开辟了新的天地。
同年,趁热打铁的拿火,紧接着就推出了全球首款一体成型的碳纤吉他——LAVA ME。这款吉他,不单单是用了先进的“AirSonic”材料那么简单,它的箱体结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拿火团队融入了诸如“蜂窝呼吸网”、“4-MASS声学协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想象一下,吉他内部的结构就像精密蜂巢一样,让声音在箱体内形成更和谐的共鸣,极大地提升了吉他的声音品质。LAVA ME的问世,可以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吉他的认知。
LAVA ME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口碑载道。许多国内外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对它赞不绝口。像大家熟悉的著名歌手陶喆、萧敬腾等,都曾在舞台上或创作中使用过这款吉他进行表演。这不只是对拿火产品性能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品牌创新实力的肯定。
但就像创始人对音乐创新的那份不懈追求一样,拿火LAVA MUSIC从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品牌。他们深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在LAVA ME取得成功后,拿火团队又投入了长达三年的研发。2021年8月,他们带着LAVA ME 3惊艳亮相!这是一款划时代的吉他,它是全球首款配备了触控屏和智能系统的吉他。想象一下,一把吉他,它能联网,它有自己的“大脑”,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分享自己的演奏作品。这不就是真正做到了“用音乐连接世界”吗?这款产品发售仅仅十个月,全球活跃用户就突破了两万人,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拿火的创新步伐远不止于此。除了LAVA ME系列,他们还陆续推出了很多特色产品:比如主打时尚设计和便捷性的BLUE LAVA系列,超薄超轻便的智能吉他LAVA ME Air,以及专为尤克里里爱好者设计的LAVA U系列等等。这些产品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共同构筑起拿火强大的产品矩阵。
拿火音乐的这些创新乐器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网跨境获悉,拿火的核心智能吉他产品自上市以来,就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来自海外的音乐爱好者们对它喜爱有加,销量更是节节攀升。令人骄傲的是,它已经连续7年稳坐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重要市场相关类目的销量冠军宝座。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拿火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更令人振奋的是,有消息透露,从2021年到2024年,拿火品牌的销售额从1.72亿元人民币飙升到了令人惊叹的12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1%,这样的发展势头,真是太强劲了,简直可以用“狂飙突进”来形容!
坦白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拿火能在全球乐器市场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属不易。这背后,是中国企业在技术和品牌建设上不懈努力的体现。
要知道,长久以来,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乐器生产国,像钢琴、西洋管乐器、打击乐器、吉他、电声乐器等品类的产量,占据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但我们却常常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很多国内的乐器制造商,主要靠为国际大品牌代工谋生。利润微薄不说,还常常被贴上“低价”、“缺乏创新”的标签。这种“世界工厂”的角色,虽然贡献了巨大的产量,但在品牌价值和技术话语权上,我们往往处于劣势。
在拿火之前,也有不少有志向的中国乐器卖家尝试过品牌出海,但这条路走起来非常艰难。全球乐器市场长期以来都被少数几家巨头公司所垄断。比如日本的雅马哈,一家企业就占据了全球23%的市场份额,它们拥有深厚的品牌历史和强大的用户认知,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品牌壁垒。如果想要向下兼容,又要面对无数同质化的代工产品,竞争异常激烈,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品牌要想突围,简直是难上加难。
然而,拿火音乐却在这种被巨头挤压的困境中,成功跳出了“高性价比”、“大牌平替”的低端定位。它没有选择低价竞争,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科技为核心,打造技术壁垒和产品竞争力,最终成为了公认的创新型乐器品牌。这背后,正是因为它敏锐地察觉到了老牌巨头在产品创新方面的缺口,并大胆地填补了这个空白。这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是拿火成功的关键。
放眼整个跨境市场,我们能看到一个喜人的趋势:随着“乐器热”逐渐成为全球消费的一大时尚风向,越来越多的中国乐器品牌也开始以创新为核心,试图通过技术积累,突破传统巨头的包围,走向世界舞台。
广州的另一个乐器品牌——唐农Donner,就与拿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同样热衷于将前沿科技融入乐器产品。唐农推出了碳纤维乐器、Hush系列无头吉他技术,以及Hush-X Pro电吉他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这些产品不仅设计感十足,性能也十分卓越。数据显示,早在2020年,唐农的销售额就已高达15亿人民币,成功跻身亚马逊乐器品牌全球销量前三名,产品远销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又是一个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成功范例。
总而言之,拿火LAVA MUSIC和唐农Donner的成功突围,为整个中国乐器行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它们共同为“中国制造”打造了一张亮眼的“创新名片”。这两家企业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品牌不仅能够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更能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与国际巨头掰掰手腕。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乐器品牌以科技为导向,向全球市场发起挑战,中国品牌必将彻底摆脱“低端代工”的刻板印象,在全球乐器产业版图中占据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赢得世界的尊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lava-music-guitar-soars-to-1-2b-sales-7yr-top.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