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港自动化项目或致500岗位流失,工会反击!
一场围绕美国洛杉矶港自动化项目的激烈争议正在持续发酵。近日,这项旨在引入无人驾驶电动货运设备的计划,不仅在当地引发了国际港口仓储工会(ILWU)的强烈抗议,更将决策权推向了洛杉矶市议会,凸显了在效率提升与就业保障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性。
自动化项目获批:一场风波的起点
新媒网跨境获悉,在2025年某日,洛杉矶港务委员会以3票对2票的表决结果,批准了全球物流巨头马士基(Maersk)公司旗下的APM码头提交的自动化项目许可申请。这项许可允许马士基在其位于圣佩德罗的484英亩设施内引入无人驾驶电动货运设备。
然而,这一决定并非没有阻力。投票现场,数百名国际港口仓储工会(International Longshore and Warehouse Union,简称ILWU)成员高声抗议,表达了对自动化可能导致工作岗位流失的强烈担忧。就在委员会投票结束后,代表港口周边社区的洛杉矶市议员乔·布斯凯诺(Joe Buscaino)随即表示,他将在次日提出一项动议,请求由15名成员组成的市议会否决港务委员会的这项决定。
布斯凯诺议员指出,马士基提出的这份许可引发了“关于港口综合体未来工作的更深层次问题”。他进一步表示,这一项目“已经被强行推给ILWU和社区”,而将此事提交给市议会,则“能让双方找到一个前进的路径”。根据他当日下午分发的动议草案显示,市议会预计将在2025年6月28日就此进行投票。
马士基与资方:效率与竞争力的考量
马士基方面对自动化项目的推进给出了其理由。该公司认为,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安装的130辆无人驾驶车辆及相关基础设施,将有助于洛杉矶港保持其与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竞争力。近年来,这些港口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持续增长。
马士基北美APM码头总裁维姆·拉加伊(Wim Lagaay)明确表示,此次自动化是为了提高“生产力”。他指出,目前洛杉矶的码头工人每天工作16小时,而无人驾驶车辆则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从而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太平洋海事协会(Pacific Maritime Assn.)代表码头运营商,在委员会投票后发表声明称,此次引入电动货运车辆将取代目前使用的柴油动力车辆,后者是该地区空气污染的来源之一。声明强调:“阻止港口码头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并应对气候变化,将对加州所有人的就业、税收和经济活力造成长期损害。”这表明资方不仅从效率角度,也从环保角度为自动化项目进行辩护。
工会:工作流失的担忧与历史协议的争议
对于工会而言,自动化项目直接关系到工人们的生计。ILWU Local 13分会主席雷·法米拉什(Ray Familathe)表示,引入无人驾驶车辆及相关设备,预计将导致该工会成员每天在两个轮班中损失约500个“工作机会”。这些工作机会通常由在招聘大厅等待轮班工作的工会成员获得。
2024年4月和5月,超过1200名码头工人曾走上圣佩德罗街头进行游行,并在委员会会议上挤满了会场,他们手举美国国旗,高举“机器人不缴税”和“机器人不投票”的标语进行抗议。此外,有约1.1万人签署了反对自动化项目的请愿书,十几位州及地方民选官员也致函表示反对。
工会领导人明确表示,他们并非反对电动车辆本身,而是坚持认为这些车辆应由码头工人驾驶,而非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无人化。
在法律层面,ILWU面临的挑战在于,其与西海岸港口在2015年签订的合同明确允许自动化。这份合同建立在工会通过允许新技术引入以换取高薪和福利的传统之上。然而,ILWU Local 13的成员们认为,在投票支持2015年合同条款时,他们理解的自动化是指节省劳动力的设备,而非直接取代劳动力的设备。这种对合同条款的解释差异,成为了当前争议的焦点之一。
在谈判过程中,据称马士基曾提议出资在港口设立一个培训中心,用于培训工会的柴油机械师学习维修新的电动车辆。但法米拉什表示,这一培训提议只是反映了州政府资助的一项正在进行的技能提升计划,而且要到无人驾驶车辆引入四年后才能投入运营,这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在投票后的一次采访中直言,谈判“没有取得成果”,并质疑:“我们的工会有1500名机械师,他们提议每年培训40人。这个项目被迅速推进,工作影响研究在哪里?经济影响研究又在哪里?”
政治角力:市长斡旋与州立法介入
港口自动化争议也迅速上升为一场多层面的政治博弈。
港务委员会最初计划在2024年3月决定此问题,但在洛杉矶市长埃里克·加希蒂(Eric Garcetti)表示将主导谈判以促成马士基与工会之间的妥协后,两次推迟了投票。然而,由加希蒂办公室主导的为期三个月的谈判未能达成任何协议。2025年某日,市长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市长“深知持续成功取决于所有各方致力于围绕培训、安全和人员配备计划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这些计划将加强港口及其劳动力。市长将继续与所有各方接触,并对谈判的推进保持乐观。”
与此同时,反对者们正寻求在加州立法机构层面解决问题。加州议员迈克·吉普森(Mike Gipson)于2025年某日提出一项法案,旨在将港口自动化项目的管辖权移交给由副州长、州审计长和财政部长组成的三人州土地委员会。该法案规定,只有当委员会确定拟议的自动化技术转型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且不会对州经济或周边地方社区经济造成关键损害时,才能“逐案”批准项目。这表明,工会及支持者正试图通过立法途径,从更高层面对自动化项目施加更严格的审批与监管。
委员会内部的争议与两难
此次投票也反映了洛杉矶港务委员会内部对自动化未来走向的复杂情绪和两难境地。
投赞成票的委员爱德华·伦威克(Edward Renwick)表示,他们之所以必须批准马士基的计划,是因为这份涉及沿海区域建设的狭窄许可,符合港口的总体规划。他坦言:“我们夹在中间。ILWU正合理地担忧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而码头运营商也合理地担忧如何在市场份额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努力竞争。”然而,伦威克也指出,马士基无法估算就业损失的证词是“荒谬的”,他认为:“在没有商业计划的情况下,你不会制定提案。”
而投反对票的委员黛安·米德尔顿(Diane Middleton)则强调,港口的总体规划确实要求关注“社会和经济公正”。她认为:“环境影响必须包括劳动力的减少,而这正是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这反映了部分委员在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时的倾向。
自动化浪潮中的劳资困境
洛杉矶港作为美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自动化进程无疑在全球供应链转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虽然过去五年,洛杉矶和长滩的两个小型码头也曾引入无人驾驶自动化设备,且遭遇的反对较小,但当工会成员意识到马士基规模庞大的APM码头即将全面自动化时,他们普遍认为这一日益增长的趋势对其生计构成了重大威胁。
此次在洛杉矶港爆发的自动化争议,不仅是马士基与ILWU之间的劳资冲突,更折射出全球范围内港口乃至整个物流行业在拥抱新技术、提升效率的同时,如何平衡就业保障、社会公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复杂课题。在各方力量的博弈下,洛杉矶港的自动化之路仍充满不确定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la-port-automation-500-jobs-union-protes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