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港2025年大变局:马士基硬推自动化,500码头工饭碗不保!
2025年,美国洛杉矶港的繁忙景象之下,一场关于自动化技术与劳工就业的激烈辩论持续升温。全球航运巨头丹麦马士基集团(Maersk)旗下APM Terminals(APM码头公司)计划在其位于洛杉矶港的码头引入自动化集装箱搬运车,此举引发了当地数千名码头工人、1.1万名居民以及多位州、市、县级政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围绕这一自动化项目长达三个月的争议,在2025年6月进入关键节点,而马士基的最新声明则预示着项目推进的决心。
2025年6月24日,APM码头公司向洛杉矶市长埃里克·加塞蒂(Eric Garcetti)和洛杉矶市议会递交一封信函,明确表示无论市议会原定于2025年6月28日对该项目投票结果如何,公司都将继续推进在洛杉矶港最大码头引入无人驾驶集装箱搬运车的计划。新媒网跨境获悉,首批高约13.7米的自动化搬运车已从波兰工厂启运,预计将于2025年7月下旬抵达美国,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将集装箱从船舶运送至卡车。
APM Terminals北美首席执行官威姆·拉盖(Wim Lagaay)和马士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总监李·金德伯格(Lee Kindberg)在联名信中强调,APM码头公司根据其租赁协议和集体谈判协议,拥有“无可争议的权利”引入此类自动化技术,并且无需获得任何港口、城市或州政府的许可或批准。这一声明无疑向各方表明了马士基推进自动化的坚定立场。
国际码头和仓库工会(ILWU)在洛杉矶和长滩港拥有超过1万名码头工人。尽管工会承认其与资方的合同中允许引入自动化技术,但面对可能流失数百个工作岗位的风险,工会方面仍强烈反对。他们通过质疑APM搬运车电动充电器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次要许可,试图阻挠整个自动化项目。
面对马士基的强硬表态,各方仍在寻求解决之道。2025年6月26日,APM码头公司、洛杉矶市和港口官员以及ILWU当地13分会之间继续举行谈判,旨在部分缓解自动化带来的就业冲击。例如,通过技能培训,将现有的柴油机械师转变为能够维护新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APM码头公司指出,如果电动基础设施的所需许可未能获批,公司计划让新抵达的自动化搬运车配备柴油发动机为电池充电,从而绕过对充电器、Wi-Fi天线杆及相关设备的许可需求。根据计划,到2025年年底,将有27辆自动化搬运车抵达码头,后续还将订购约100辆。
效率与环境效益:马士基的自动化逻辑
马士基方面认为,引入自动化是削减劳动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必要举措,以增强其在与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竞争力。APM码头公司首席执行官拉盖表示,ILWU当地13分会主席雷·法米拉特(Ray Familathe)估算的500个日常“工作机会”可能流失的数字“并非不现实”。
自动化搬运车投入使用后,可以实现每天24小时运行,相比目前码头工人16小时的轮班制,效率将大幅提升。公司数据显示,每天进出484英亩码头的4000多辆卡车,其平均周转时间有望从105分钟缩短至35分钟。这对于提高货物吞吐效率和优化供应链流程具有显著意义。
除了效率提升,马士基也强调了自动化在环境方面的潜在积极影响。尽管由于许可问题,初期可能采用柴油混合动力设备,但公司表示,一旦约130辆自动化搬运车从混合柴油-电动模式转换为纯电动,每年将可节省220万加仑柴油。这一估算不仅包括机器人设备本身节省的燃料,还涵盖了数千辆卡车因等待进入码头而长时间怠速所消耗的燃料。自动化系统将允许卡车停放在集装箱堆场外,由机器人搬运车将货物运送至卡车,从而减少卡车在码头内部长达26英里道路上的行驶距离,进一步降低排放。整个车队将通过Wi-Fi网络运行,由少数操作人员在港区内进行远程编程和控制。
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综合体处理着美国约35%的进口货物,同时也是南加州最大的单一空气污染源。双子港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鼓励码头使用最清洁的货物设备,并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零排放装卸设备的目标。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尤金·塞罗卡(Eugene Seroka)支持马士基的电气化许可,他认为这是实现“APM码头现代化”的途径。塞罗卡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港口“希望达到零排放水平”,而“没有这个许可,事情会变得更复杂”。
就业冲击与行业转型:劳资与政府的博弈
2025年6月24日,马士基的信函直接回应了市议员乔·布斯凯诺(Joe Buscaino)的担忧。布斯凯诺曾要求市议会否决港务委员会对该建设许可的批准,他称马士基的信函是“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我们社区健康和福祉的重大影响”。布斯凯诺表示,自动化与气候变化一样,是必须集体关注并妥善解决的议题,以避免“人类维持生计的能力被摧毁”。他呼吁市议会“必须充分审查和理解APM码头公司许可的含义,然后才能推进”。
2025年6月25日,洛杉矶县监事会的反对声音进一步扩大。在代表港口区域的监事会成员詹妮斯·哈恩(Janice Hahn)的推动下,监事会通过一项动议,决定致信市长加塞蒂和市议会,“支持国际码头和仓库工会的努力”。该动议还指示县首席执行官研究港口自动化的经济影响,并要求在90天内提交报告。动议中明确指出:“技术进步不应以牺牲高薪工会工作为代价。” ILWU官员对媒体的置评请求未予回应。
塞罗卡指出,尽管过去15个月内,长滩和洛杉矶的两个小型码头已经采用了自动化设备,但该行业仍雇佣了1000名注册码头工人以及4000至5000名临时工或学徒,这是“一代人中新工人增长最多的一次”。他援引独立预测数据表示,未来二十年洛杉矶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将翻倍。因此,即便有码头采用自动化,“我相信我们将需要更多的工人,”塞罗卡说道,“问题在于需要多少。”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如果各方能够达成协议,原定于2025年6月28日举行的市议会投票可能会被取消。塞罗卡强调,无论市议会本周采取何种行动,工会、码头公司和港口之间的未来工作谈判都将继续。他表示:“我们将继续合作。人们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这并非总是顺利或容易。”
全球贸易背景下的战略考量
洛杉矶港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门户,其自动化争议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特别是其对华贸易战,对包括洛杉矶港在内的美国主要港口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港口运营商不得不寻求通过技术升级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以维持其市场竞争力。自动化正是这一战略调整的关键组成部分。
新媒网跨境认为,港口自动化是全球物流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在追求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环保目标的同时,有效应对技术进步对传统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冲击,平衡企业发展、劳工权益和社会稳定,是各国政府、企业和工会必须共同面对的复杂挑战。洛杉矶港的这场自动化争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这种复杂博弈的窗口,其最终走向,也将对全球其他港口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la-port-2025-maersk-automates-500-jobs-at-risk.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