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运费杀疯了!巨头利润腰斩55%,数十货代暴雷

2025-08-27eMAG

Image

朋友们,这跨境电商的生意,真是起起伏伏,让人时刻绷紧神经。本来年中大促刚过,不少卖家可能还在为销量不如预期而挠头,正铆足了劲准备冲刺年底旺季,想着怎么再创佳绩呢。谁承想,这还没到真正旺季,一波又一波的运费涨价潮,倒比大促本身来得更早、更猛,直接杀了个措手不及!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日,美国邮政署(USPS)又有了新动作。他们向邮政监管委员会(PRC)提交了一份通知,明确表示将在今年年底的假日旺季期间,临时性地调高多项包裹运输服务的价格。USPS方面解释说,此举主要是为了应对旺季期间额外的处理成本,确保庞大的物流业务能够顺畅运转,让每一份包裹都能及时、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USPS假日季包裹服务运费上调,影响几何?

具体来看,USPS这次费率上调将从2025年10月5日正式生效,一直持续到2026年1月18日。这意味着,整个跨境电商卖家们翘首以盼的假日购物季,都将笼罩在更高的运费成本之下。受影响的服务涵盖了Ground Advantage(纯陆运包裹)、Parcel Select(包裹选择服务)、Priority Mail(优先邮件)以及Priority Mail Express(优先邮件特快)等常用选项。粗略估计,这波整体涨价幅度将在4.9%到5.8%之间。

当然,涨价并非“一刀切”。根据包裹的运送区域和具体的重量,费用上调的幅度也会有所差异。举个例子,同样是26到70磅的优先邮件特快包裹,如果运往1-4区,可能需要多支付8.95美元的运费;而如果目的地是5-9区,那么这笔附加费则会更高,达到13美元。对于卖家来说,这意味着在备货和定价时,必须更精细地计算成本,稍有不慎,利润空间就会被进一步挤压。

其实,USPS在假日季期间临时性调整运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回望2024年旺季期间,USPS就曾对Priority Mail Express和Priority Mail等服务实施过类似的临时加价措施,甚至还一度调整了投递量,以应对节假日期间激增的包裹业务和人力资源压力。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USPS涨价动作显得更为频繁,让卖家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早在今年7月13日,USPS就已经进行了一轮邮费的普调。那一轮调整中,除了Priority Mail Express服务勉强维持了原价,其他包括Ground Advantage、Parcel Select和Priority Mail等服务,都各自经历了6.3%到7.6%不等的涨幅。如今,再加上即将于10月生效的旺季运费,对于那些主要依赖USPS渠道进行货物运输的跨境卖家而言,运营成本的上涨,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海运附加费接踵而至,供应链韧性成关键

如果说USPS的涨价让空运和陆运的卖家感到肉痛,那么对于那些大宗商品和重货卖家来说,跨境海运费的攀升,更是让他们心头一紧。值得一提的是,每逢旺季,海运费都会像约定好了一样,同步开启“狂飙”模式,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早在今年7月底,就已经有多家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船运公司,纷纷对外宣布了新一轮8月份的运价调整计划。而且,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非常应景的加价名目——“Peak Season Surcharg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旺季附加费(简称PSS)。这无疑是在告诉所有跨境卖家,要想在旺季出货,就得为这季节性的“特权”额外付费。

举个例子,像船运巨头赫伯罗特(Hapag-Lloyd)就明确宣布,从本月起,他们从远东、印度次大陆及中东地区发往澳大利亚的航线,将正式收取旺季附加费,收费标准为每标准箱(TEU)300美元。这笔不小的额外开支,无疑将直接转嫁到卖家的身上,进而影响商品最终的售价和市场竞争力。面对这样的局面,卖家们唯有提前规划、优化物流方案,才能尽可能地消化成本,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运费高涨背后:全球贸易环境波澜四起

不得不说,近年来跨境物流市场真是波澜四起,挑战不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各种突发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

回望2023年,红海危机突然爆发,导致曼德海峡与苏伊士运河这两条全球重要的航运命脉秩序大乱,大量船只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不仅延长了运输时间,更让航运成本飙升。紧接着,进入2025年,以特朗普总统为首的美国现任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更为积极的措施,包括推行一些全球性的关税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给原本就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企业都在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的影响。此外,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海关罢工、港口火灾等突发事件,更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冲击着跨境物流的稳定性,给卖家带来了额外的经营压力和难以预料的成本。

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运费成本自然是水涨船高,成为悬在跨境卖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大卖家亦承压,中小卖家求生更难

即使是行业内的“巨头”,也难以在这波澜壮阔的物流潮中独善其身。华东地区知名的家居大卖恒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林股份”),就被不断上涨的物流成本压力深深绊住了手脚。

根据其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就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尽管营收同比大幅增长了41.02%,达到了30.07亿元,但公司的净利润却同比腰斩了55.58%,仅录得4600万元。而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到2024年前九个月,恒林股份累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同样下滑了27.32%。

面对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严重下滑的窘境,恒林股份在财报中给出了明确的解释:“主要系本报告期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汇兑亏损同比增加、海运费上涨、提高市场占有率拓展新渠道所致。”这几句话,道出了许多跨境企业共同的辛酸:汇率波动、物流成本飙升,以及市场竞争带来的拓展成本,都在无形中侵蚀着企业的利润。

令人深思的是,前三季度的表现,也直接拖累了恒林股份全年的业绩。据其2024年全年财报,公司总营收虽然实现了超34%的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略微缩水0.02%,最终定格在2.63亿元。这充分说明,即便拥有庞大的体量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面对全球性供应链挑战时,行业龙头企业也必须步步为营,否则也可能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连恒林股份这样的行业龙头都难以消化高额的物流成本,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有限的中小卖家,其处境更是可想而知,无疑是难上加难。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一线生机,部分中小卖家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甚至冒险选择了一些价格低廉、但潜在风险巨大的物流渠道,由此也为自己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据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这段时间里,仅在深圳、上海、义乌等跨境电商物流集中的地区,就有数十家货代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海关罚款等各种问题而相继“暴雷”。这其中不乏一些曾被卖家寄予厚望的合作方,例如星拉美物流公司、米供应链等,它们的倒闭无疑给许多卖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业内人士深入分析后指出,这些货代公司之所以频繁暴雷,其核心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行业恶性竞争与违规操作的双重挤压。在“内卷”严重的市场环境下,一些货代公司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不惜以远低于合规成本的“双清包税”模式来揽货。这种模式虽然在短期内看起来具有价格优势,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货物在海关查验环节出现问题,货代公司就可能面临补缴高额税款、巨额罚款,甚至承担仓储费等一系列沉重费用。

此前,星*供应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正是因为其申报信息不完善,加上海关查验率的突然飙升,导致他们代理的多个货柜和集装箱被海关扣留,最终陷入了资金困境,无法继续运营。而作为这些货代公司的直接客户,跨境电商卖家也因此面临着货物长时间滞留、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甚至有些卖家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赎货费用,才能将自己的商品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实在难以言表。

行稳致远:构建韧性供应链,拥抱变化

总而言之,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持续波动,对于跨境卖家来说,优化物流渠道、努力平衡成本与效率,已经成为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卖家们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务必擦亮眼睛,谨慎评估。切勿为了短期内节省一点成本,而牺牲了长期运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终得不偿失。

新媒网跨境认为,放眼即将到来的旺季市场,乃至更为长远的未来,构建起有韧性的供应链,都将是跨境企业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那些能够提前布局,灵活应对各种市场变化和突发状况的企业,才能在充满变数、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舞台上,行稳致远,抓住新的机遇,最终赢得胜利。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05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USPS宣布假日季包裹服务运费上涨,叠加海运旺季附加费,跨境电商卖家面临物流成本上升挑战。全球贸易环境波动,供应链风险增加。构建韧性供应链,优化物流渠道成为关键。
发布于 2025-08-27
查看人数 131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