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港口堵塞77小时!跨境订单血亏,广告白烧!
在全球贸易的浩瀚海洋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暗礁,让航行的船只不得不放慢脚步。近段时间以来,欧洲海运市场波涛汹涌,远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新媒网跨境获悉, 在北海的锚地,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船排成看不到尽头的长龙,船员们焦急地等待着指令;在港口堆场,集装箱堆积如山,仿佛一座座钢铁巨塔巍然屹立。一场关乎全球贸易命脉的危机,正在欧洲大陆的边缘悄然蔓延。
作为欧洲海上贸易的核心枢纽,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德国的汉堡港以及荷兰的鹿特丹港,这三大港口如今正深陷前所未有的拥堵泥沼。原本繁忙的泊位,如今却被等待靠岸的船舶占据,一眼望去,船舶林立,蔚为壮观。据最新数据显示,在鹿特丹港,船舶平均等待时间已长达77小时;而在安特卫普港,由于驳船拥堵导致的延误更是触目惊心,竟然长达90小时。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跨境商家焦急的目光,以及货物流转受阻的无奈。
港口拥堵的连锁反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正在欧洲大陆上逐渐显现。德国汉堡港,因堆场饱和,已不得不暂停接收进口的冷藏集装箱,这对于需要特殊储存条件的货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也未能幸免,其重要的铁路疏运系统因劳工罢工而陷入瘫痪,导致内陆运输的延误率飙升至65%。整个欧洲的物流供应链,宛如一张被拉扯得千疮百孔的大网,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然而,欧洲港口的拥堵,仅仅是全球物流困境的冰山一角。在地球的另一端,墨西哥的曼萨尼约港同样深陷困境。自海关罢工事件发生以来,该港口货物的延误问题已持续长达一个多月,给当地乃至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尽管港口方面想方设法,采取了延长周末营业时间、增派海关人员等一系列措施,但拥堵状况依旧严峻,罢工带来的“后遗症”仍未完全消散。有专业数据显示,船舶在曼萨尼约港等待靠岸的平均时间一度飙升至1.8天,相较于罢工前增长了近三倍,导致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滑50%。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跳动,更是无数贸易订单被延误,无数商品无法按时送达消费者手中的真实写照。
对于我们从事跨境电商的卖家而言,港口拥堵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切肤之痛”。那些原本从亚洲远渡重洋运往欧洲的电子产品、五金工具、机械零部件等等,各种商品,如今却因港口拥堵无法按期完成通关交付,直接导致卖家们无法及时将货物送达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影响了销售业绩,更让客户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甚至引发退货、差评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集装箱滞港费的不断攀升,就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牢牢地压在每一位跨境卖家的肩头。许多卖家无奈地表示,原本就已经微薄的利润空间,在港口拥堵的冲击下,被进一步压缩,有些甚至面临亏损的风险。辛辛苦苦地做生意,最后却可能白忙一场,甚至还要倒贴,这样的滋味,着实不好受。
不得不说,眼下做跨境电商,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考验韧性。尤其是随着跨境电商旺季的日益临近,这本应是卖家们摩拳擦掌、大展身手、收获利润的黄金时期。然而,每逢旺季,似乎总是“多事之秋”,一连串的意外情况,打得卖家们措手不及。
除了欧洲港口严重的拥堵问题,全球范围内的物流难题也接踵而至。就拿加拿大的物流巨头DHL来说,它就曾因合同谈判停滞、劳工纠纷等问题,在2025年6月20日被迫暂停了在加拿大的部分运输业务。从6月17日晚9点起,DHL就已暂停收取发往或从加拿大发出的货件。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许多原本计划通过DHL发货的卖家措手不及,订单积压,发货受阻,心中的焦虑可想而知。所幸的是,这场风波最终得到了及时解决,DHL已于6月30日起恢复了所有运营。尽管如此,物流中断的阴影已经真实地笼罩过卖家,或多或少还是对卖家的销售环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南美洲的秘鲁,也在6月18日举行了一场无限期全国性交通运输罢工。全国的运输工人和司机阵线集体停摆,导致秘鲁全国大面积的交通中断,并且可能因此造成商品供应短缺,物价上涨。这些接二连三的物流中断事件,使得卖家们的货物配送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许多卖家时刻担心货物无法按时送达目的地,从而影响销售业绩和品牌信誉。
新媒网跨境认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跨境卖家,特别是那些在一些大型电商平台销售的商家,近期也纷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订单量下滑,有些人甚至已经连续一个月订单持续走低。更让人心酸的是,明明广告投放得好好的,花费不少,可订单却跌得“死死的”,后台截图里,订单量显示为零的画面,让卖家们看了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单量连跌,每天看着这数据,心都凉了,难道大家都不买东西了吗?”有卖家在社交平台上这样感慨。“每天打开后台看订单,都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气,6月的销量差到让人怀疑人生,感觉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还有卖家自嘲道:“辛辛苦苦地卖了三万块钱,结果广告费就花了五万块,这生意还怎么做?”这些充满心酸和无奈的吐槽,道出了许多跨境人的真实心声。
新媒网跨境预测, 尽管卖家们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能就这样被眼前的困难打倒。越是在这样充满挑战的时期,卖家们越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积极想办法应对这些状况。
比如说,在物流方面,卖家们应密切关注港口拥堵和物流中断的最新动态,这就像打仗前要先侦察敌情一样。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多元化的物流渠道,而不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除了传统的海运和空运,我们还可以积极考虑利用“钢铁驼队”——中欧班列等新兴的运输方式。中欧班列具有时效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等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海运和空运的有力补充。同时,要加强与可靠物流合作伙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并尽量避开拥堵严重的港口和运输路线,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或许有人会问:“做跨境电商要面临如此多的不确定风险,那这还是一门值得押注的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斩钉截铁的肯定!只不过,做任何事情,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得有失是常态。跨境电商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考验的不仅仅是短期的爆发力,更是长期的耐力和智慧。
总的来说,跨境电商虽然充满机遇,也有着丰厚的红利,但卖家在布局之前,一定要做好各项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市场动态,评估潜在风险。更要衡量自身抗风险的能力,从实际出发,切勿盲目跟风。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化危为机,乘风破浪,最终实现梦想!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rope-port-jam-77hr-cb-orders-bleed-ads-burn.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