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扫荡:2400集装箱被扣,8亿欧元损失,灰清终结!

2025-09-29跨境电商

Image

时值2025年下半年,跨境电商的浪潮依旧澎湃,但挑战也如同海上的暗礁,随时考验着出海的中国卖家们。眼下,正值全球旺季备战的关键时刻,物流问题、库存管理等传统难题尚未完全缓解,欧洲方向又传来了一则让不少卖家心头一紧的消息:一场规模空前的海关查验风暴正在欧洲大陆持续上演,这无疑给本就竞争激烈的旺季市场,增添了更多变数。

欧洲海关重拳出击,大规模查扣集装箱引发行业关注

就在最近,一个重磅消息在跨境圈内迅速传开:欧盟检察院(EPPO)联合希腊当局,在希腊重要的比雷埃夫斯港展开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行动,一举查扣了大约2400个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据欧盟检察院随后的公告披露,这次行动可谓是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集装箱突击检查,其初步估计,由此给欧盟带来的损失至少高达8亿欧元。这其中包含了约3.5亿欧元的关税流失,以及高达4.5亿欧元的增值税损失,数字之巨,令人震惊。

深入的调查揭示了一个长期存在且系统性的欺诈模式。涉案的进口商为了规避税费,长期以来只申报了商品价值的一小部分,以此来逃避欧盟对部分中国商品征收的倾销关税,并大幅减少应缴纳的增值税。这种不法操作,据称已经持续了至少八年之久。当局透露,这些涉案商品申报的金额,往往只占其实际价值的10%到15%,这种巨大的差距,足以说明其恶意规避的程度。

截至目前,那2400余个被扣押的集装箱仍在紧张有序地接受进一步检查。欧盟检察院已经对六名相关人员提起了公诉。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包括了两名希腊海关官员,他们被指控涉嫌为这些集装箱开具虚假的进口文件,为不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另外四名报关员,则被指控多次协助贸易商逃避关税。这一系列举动,清晰地传递出欧洲执法部门打击跨境贸易违法行为的坚定决心。

比雷埃夫斯港,作为希腊最大的港口,不仅是欧洲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更是许多来自中国的货轮穿越苏伊士运河后,抵达欧盟的首个停靠港。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该港口的运营商大部分股权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持有,这一背景也使得此次大规模查扣行动在业内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和思考。新媒网跨境获悉,这次突击检查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冰山一角。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欧盟检察院就已经联合了多个国家,共同开展了一项代号为“Calypso”的专项调查。这项调查汇集了保加利亚、捷克、丹麦等13个欧盟成员国的力量,以及与中国等相关方的协作,旨在专门打击那些利用跨境贸易网络、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关税和进口税的犯罪行为。这表明,欧洲海关对商品申报合规性的审查力度正在显著加强,过去长期存在的“灰清”模式,即通过非正规途径或低报货值来清关的方式,正逐步被正规、合规的清关模式所取代。

此次大规模查扣行动向整个跨境贸易圈传递了一个明确而强烈的信号:欧洲市场对合规经营的要求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些企图通过“走捷径”、“钻空子”来降低成本的时代,正在加速走向终结。未来的欧洲市场,将更加强调公开透明、公平竞争。

同时,持续且巨大的贸易失衡也正在成为欧盟对中国进口商品审查日益严格的现实动因。根据海关最新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和欧盟互为彼此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额达到了2674.6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6%,展现出中国商品在欧洲市场的强劲竞争力。然而,与此同时,中国从欧盟的进口额为1246.48亿美元,同比却下跌了5.9%。特别是在6月份,欧盟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了本年度的峰值,同比增长16.7%,总额高达464亿欧元,这使得欧盟对华的商品贸易逆差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了44.6%。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商品的大量涌入,无疑为欧盟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效降低了当地的消费品价格,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从欧盟内部平衡发展的视角来看,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也给其本土产业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并影响了其税收收入。因此,欧盟加强进口审查,既是为了维护公平贸易环境,确保税收足额缴纳,也是为了应对贸易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挑战,寻求一种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贸易发展模式。

严查常态化,跨境卖家需提前布局、积极应对

面对欧盟海关的这次大规模查扣集装箱行动,所有致力于欧洲市场的跨境电商卖家都应将其视为一次深刻的警示,而非简单的“偶尔抽查”。这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未来在欧洲市场,试图依靠“钻空子”来节省成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合规经营,已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转变对卖家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将从选品策略和成本核算两个核心环节开始显现。比如这次被查的电动自行车、服装、鞋类等商品,正是许多中国卖家长期以来在欧洲市场深耕的优势品类。过去,为了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些卖家或其合作的清关公司可能会铤而走险,采取“低报货值”的方式来降低关税和增值税成本。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价格优势,但随着欧盟海关审查力度的显著升级,这种违规操作的风险已急剧飙升——不仅货物可能面临被扣押的命运,还可能遭遇巨额罚款,甚至对店铺的长期信誉和品牌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因此,那些高度依赖低价策略的卖家,现在必须重新审视和测算自己的定价体系,并积极寻求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来降低综合成本,避免在合规浪潮中因价格劣势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除了成本和选品,旺季的物流问题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往,在欧洲部分港口,货物的清关流程通常能在3到5个工作日内完成,效率相对较高。但在此次大规模查扣行动后,海关对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查验率显著提升,导致部分港口的清关周期已经明显延长,甚至达到10到15个工作日。这意味着,跨境卖家们必须提前预留出更长的物流周期,将清关可能带来的延误考虑在内。否则,一旦货物因清关延误而无法按时入仓,轻则可能导致店铺断货,错过销售高峰,重则可能影响客户体验,甚至招致平台处罚,损失将难以估量。

对于整个欧洲跨境电商行业而言,此次欧盟海关的严查,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促进行业“去芜存菁”、实现凤凰涅槃的契机。尤其是在当前旺季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那些能快速调整策略、以合规为基石、以创新为驱动的卖家,才能在日益复杂多变的海外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赢得长远发展。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欧盟合规审查趋严、旺季物流压力叠加的复杂环境下,如何突破海外市场瓶颈、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已成为众多出海企业和品牌方的核心诉求。未来,那些能够真正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并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企业,必将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seizes-2400-boxes-800m-los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下半年,欧洲海关严查升级,大规模查扣中国集装箱,重点关注低报货值等违规行为。欧盟检察院联合希腊当局突击检查,预估损失巨大。此次事件警示跨境电商卖家,必须重视合规经营,应对成本和物流挑战。
发布于 2025-09-29
查看人数 10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