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欧盟通报51%中国产品不合格,警报拉响!

朋友们,大家好!
最近,咱们跨境电商圈子里又迎来了一波新的风向标。全球贸易规则千变万化,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可能牵动着咱们中国企业出海的神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好好梳理一下,2025年8月份全球贸易舞台上,那些值得咱们关注的最新动态,特别是和咱们中国产品息息相关的那些事儿。
欧盟“安全门”亮红灯:中国产品质量这根弦,得绷紧了!
新媒网跨境获悉,2025年8月,欧盟的安全门系统(Safety Gate)又活跃起来了,欧洲22个国家/地区总共发布了300起产品通报。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通报,都指向了咱们中国出口的产品。具体来说,153起通报,占了总数的51%,这个比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细看这些被通报的产品,玩具类首当其冲,高达65起;紧随其后的是化妆品,有52起;机动车也不少,48起。这三大类产品,可谓是“重灾区”。
而对于咱们中国出口的产品而言,被通报较多的依然是玩具(55起),电器产品(39起),以及灯串和机械产品(各11起)。可见,在这些传统出口优势品类上,咱们的产品在质量合规方面,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从发布通报的国家来看,匈牙利以49起位居榜首,德国45起,法国42起。而针对咱们中国产品的通报,匈牙利也是“头号买家”,有30起;瑞典29起;法国和波兰各16起。这些数据都清晰地告诉我们,欧洲市场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一刻都没有放松。
海关部门也一再提醒咱们广大的出口企业,这些安全门通报,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准入问题,它直接关乎到咱们企业的切身利益。一方面,它会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比如产品召回、销毁等成本;另一方面,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会损害咱们企业的品牌声誉,甚至影响到整个“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所以,咱们中国的企业,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质量安全风险意识。这就像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咱们应该主动去动态跟踪、及时掌握最新的技贸措施信息。欧盟安全门网站是公开透明的,咱们可以上去查询那些被通报的产品案例,了解通报原因、技术细节,然后对照这些案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自检自查,把风险降到最低。
更重要的,是咱们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这不光是应对外部压力的权宜之计,更是咱们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打造百年品牌的必由之路。咱们要从思想上提高质量意识,加大研发投入,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快产品的转型升级。当咱们的产品不仅仅是“物美价廉”,更是“质高可靠”的时候,咱们的品牌影响力自然就起来了,被通报的风险也就从根本上降低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企业,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地去努力。
日本市场新动向:儿童用品安全监管,再度升级!
把目光转向亚洲,日本市场对儿童用品的监管,一直都是非常严格的。这不,2025年8月27日,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又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了一项重要通报,那就是拟对《消费品安全法执行令》进行部分修订。这次修订的核心,是把两类咱们家庭中常见的儿童用品——儿童床护栏和婴儿车,新增指定为儿童用特定产品。
大家伙儿得注意了,这个修订案的评议期截止到2025年10月26日,预计在2026年3月批准,然后2026年6月正式生效。这预留了一段时间给企业去调整,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这个新修订案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首先是新增了产品范围。以前,儿童床护栏和婴儿车不属于“儿童用特定产品”,现在,它们被明确纳入了监管范畴。儿童床护栏指的是设计用于家庭床铺、防止60个月以下婴幼儿跌落的防护装置;婴儿车则是指设计用于推动行走、乘坐36个月以下婴幼儿的轮式车辆。这两类产品,可以说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涉及的消费者群体非常庞大。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实施强制认证。这意味着,以后咱们出口到日本的儿童床护栏和婴儿车,必须符合日本政府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并且需要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合格评定程序,拿到PSC认证,才能在日本市场销售。PSC认证,是Product Safety Consumer的简称,它代表着产品已经通过了日本官方认可的安全检测。没有这个认证,产品就别想在日本市场上架了。
最后,是标签标识要求。修订案明确规定,这两类产品必须清晰地标注其适用的年龄范围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比如,这个床护栏适合多大的孩子用,婴儿车最大承重是多少,哪些情况下不能用,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警示消费者正确使用,避免因为误用而导致孩子受到伤害。如果产品没有履行这些标签标识义务,同样是禁止销售的。
海关部门提醒咱们,日本政府这次修订,无疑是为了应对近年来儿童用品事故频发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婴幼儿用品的安全管理。这体现了他们对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视,也给咱们中国的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
相关企业,尤其是那些生产儿童床护栏和婴儿车的企业,必须及时了解这些修订内容,提前明确这两类产品的具体安全标准。更要紧的是,咱们要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准备好检测报告、标签设计以及PSC标志申请所需的一切材料。同时,要选择日本经济产业省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产品认证,确保咱们的产品能够合规地进入日本市场。提早布局,积极应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肯尼亚市场新机遇:木工用胶粘剂标准,出口新门槛?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投向非洲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肯尼亚,作为东非重要的经济体,其市场潜力不容小觑。2025年8月22日,肯尼亚通过WTO发布了一项关于《木工用胶粘剂规范》的标准草案。这可不是小事,它关乎到咱们中国建筑材料、家具等相关行业的出口。这项草案旨在促进贸易便利化,同时保障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安全,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肯尼亚市场在走向规范化。
这项草案都说了些啥呢?
首先,它明确了适用范围,那就是所有用于木材与木材粘接的胶粘剂,都在这个标准的监管之下。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是技术要求。草案对胶粘剂的质地、固体含量、pH值、耐冻融性、剪切强度、耐持续负载、填隙性能等都做出了细致的规定。比如,胶粘剂必须质地均匀、光滑,不含粗颗粒;聚醋酸乙烯酯类型的胶粘剂,固体含量要≥45%,pH值在6~8之间。这些都是确保胶粘剂粘合效果和耐久性的关键指标。而且,产品在原始未开封容器中储存时,自生产之日起至少9个月内,都必须持续符合这些要求,这对产品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
再者,是包装与标识要求。草案规定,产品必须采用气密且可重复密封的容器包装,而且这个容器本身不能对胶粘剂的质量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同时,容器上必须清晰、持久地标注胶粘剂的类型、制造商名称和/或注册商标、净含量、储存和使用说明,以及最重要的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也就是保质期)。这些信息,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方便了市场监管。
最后,草案还详细规定了取样和试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新媒网跨境认为,肯尼亚市场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对中国产品也有着旺盛的需求。海关部门提醒咱们,对于生产木工用胶粘剂的中国企业来说,现在就得立即行动起来,对照这项新标准草案,仔细审查自己的产品。确保咱们的产品在技术指标、包装标识等各个方面都符合未来肯尼亚市场的准入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产品在肯尼亚市场的清关和销售遇到障碍,抓住这片新兴市场的机遇。提前准备,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东非共同体食品安全:鱼类加工分销规范,出口水产品需注意!
视野再扩大一点,东非五国(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也在2025年8月20日联合发布了一项重要通报,那就是关于《鱼类的处理、加工与分销——操作规范——零售环节》(DEAS 1202:2024)的第一版标准。这项标准是东非共同体(EAC)内部统一的,对咱们中国出口水产品到这些国家的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东非地区在食品安全,特别是水产品领域的监管日益规范化、标准化。
这项标准涵盖了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适用范围。它覆盖了所有零售环节销售的鱼类及水产制品,无论是鲜鱼、冻鱼、熏鱼、盐渍鱼,还是预包装产品,比如鱼片、即食海鲜等。无论是野生捕捞的还是养殖的鱼类,都要求明确标注品种,包括学名或通用名。同时,这项标准适用于所有零售渠道,比如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等,旨在规范从销售点到消费者手中的全流程操作。这说明,东非市场对水产品的全链条管理正在逐步完善。
其次是核心技术要求,这可是重中之重。
- 温度与冷链控制:标准明确要求,冷藏鱼的核心温度必须保持在4℃以下,以有效抑制微生物滋生;冻鱼则要保持在零下18℃以下,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温度波动。零售商还需要配备温度计,定期监测并记录数据。特别提到的是,解冻鱼类必须在冰箱或流动水下受控进行,严禁室温解冻,因为那样会大大增加细菌繁殖的风险,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 溯源与记录:每一批鱼都需要清晰标注产地、捕捞/收获日期以及加工信息,确保来源可追溯。零售商必须保存供应商及分销渠道的记录至少两年。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明确的产品召回流程,通过唯一的批次标识,实现问题产品的快速追溯和召回,这无疑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 包装与标签: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的、防漏的,能够防止水分流失和污染,并且要符合东非共同体《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EAS 38)。标签内容也必须包含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原产国以及东非共同体认证标志(EAC标志)等强制信息。
这项标准已于2025年7月2日生效,其合规性将由成员国标准机构监督检查。如果咱们的产品不达标,很可能就会面临市场准入限制。
海关部门提醒咱们,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东非共同体标准的后续细化及实施细则,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咱们企业要强化自身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在捕捞、加工、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符合东非市场的合规要求。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让咱们中国优质的水产品,顺利走进东非千家万户的餐桌。
加拿大无线电规范更新:高科技产品出口,技术壁垒升级!
最后,咱们再把目光投向北美,加拿大市场。2025年8月19日,加拿大通过WTO发布了关于《无线电标准规范RSS-247》第四版的通报。这项标准是由加拿大创新、科学与经济发展部于2025年7月24日发布的,主要适用于902-928MHz、2400-2483.5MHz、5150-5350MHz及5470-5895MHz频段的数字传输系统、跳频系统和免执照无线局域网设备。这包括了咱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的智能设备,比如无线路由器、蓝牙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项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设有六个月的过渡期。它取代了2023年8月发布的第三版,这意味着加拿大对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又有了新的升级。
这次修订主要有哪些技术变化呢?
- 它取消了5600-5650MHz频段的设备使用限制,这对于相关产品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拓宽了使用空间。
- 对混合设备定义进行了修改,要求其必须具备真正的跳频功能,而不是简单的功能组合。
- 删除了定向天线增益的计算方法,改为引用更广泛认可的ANSI C63.10及相关KDB测试程序。
- 对5150-5250MHz及5250-5350MHz频段车载设备的使用进行了补充说明,让相关企业在设计时有更清晰的指引。
- 明确了5150-5250MHz频段发射机不必要发射的要求,这是为了减少无线电干扰,确保通信质量。
- 要求具备**发射功率控制(TPC)**的设备,在认证申请中必须提供启用和未启用TPC的对比测试数据,这提高了对设备性能测试的透明度。
- 修改了5250-5350MHz及5470-5725MHz频段的DFS测试要求,并新增了对客户设备的规定,这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无线电频谱,避免雷达等敏感设备的干扰。
- 引入了固定室外接入点在不同仰角下的辐射功率掩模限制,对室外无线设备提出了更严格的辐射控制要求。
- 细化了5725-5895MHz频段室内外设备的使用条件,包括固定、便携、车载及客户终端的功率、带宽和不必要发射限制,使得不同场景下的设备使用更加规范。
-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所有免执照无线局域网设备必须内置防篡改功能,确保用户无法通过软件或硬件修改发射参数。这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防止用户非法扩大功率或更改频段,对市场秩序的维护有重要意义。
此外,文件还在定义、章节结构及测量方法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编辑性修订,目的在于提升标准的可读性与一致性,让企业更容易理解和遵守。
海关部门提醒咱们,虽然这次标准取消了部分频段限制,为相关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它对设备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一致性要求。特别是新增的TPC、DFS及功率掩模等技术要求,以及对设备内置防篡改功能的要求,无疑是给咱们的企业设置了新的技术门槛。这意味着咱们现有的产品可能需要进行软硬件改造,这会增加企业的研发及认证成本。
因此,咱们相关企业要尽快研读新版标准,结合自己产品的频段和功率设计,评估其符合性。在六个月的过渡期内,抓紧时间开展认证测试,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通过加拿大合规审查。同时,更要关注设备安全和防篡改的要求,从产品设计源头优化,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咱们中国的智能高科技产品才能在加拿大这样的成熟市场中持续发光发热。
总结下来,无论是欧盟的市场准入挑战,日本的儿童用品安全升级,肯尼亚的工业标准规范,还是东非的食品安全要求,以及加拿大的高科技产品标准,都无一不提醒着咱们中国的企业:全球贸易的舞台,竞争日益激烈,规则愈发细致。咱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质造”,乃至“中国智造”,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国家赢得荣誉,也为企业自身赢得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safety-gate-51-china-goods-aler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