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重拳出击!联手35家平台,跨境假冒商品无处藏身。

近期,法国制造商联盟(UNIFAB)正式签署了旨在打击互联网假冒商品销售的谅解备忘录(MoU),成为该协议下的知识产权权利人之一。至此,加入这一由欧盟委员会推动的行业合作机制的利益相关方已增至35家,共同致力于遏制在线假冒商品交易。
这一谅解备忘录在欧盟委员会的促成下达成,其核心目标在于预防假冒商品在互联网上的流通,并促进签署方之间的合作。这些签署方主要包括三类:其产品常被假冒并在网上销售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各类在线平台以及商业协会。欧盟委员会此前发布的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和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措施的建议中,明确鼓励权利人与中间服务提供商在谅解备忘录框架下展开合作,并持续欢迎更多利益相关方加入。
背景剖析:欧盟电商战略与假冒商品挑战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份谅解备忘录是欧盟委员会应对电子商务进口全生命周期挑战的综合性策略之一。该策略在2025年2月发布的《电子商务通报》中有所阐述。在线假冒商品问题不仅对企业的正常运营构成损害,还可能导致就业岗位流失和税收减少。更严重的是,假冒商品往往对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并可能产生负面环境影响。因此,欧盟委员会将打击假冒商品视为其电子商务战略中的关键一环。
谅解备忘录机制:多方协作打击假冒伪劣
互联网假冒商品销售谅解备忘录(MoU)建立了一个多方协作的框架,旨在通过行业自律和平台责任来共同应对假冒商品的挑战。其主要参与方包括:
- 知识产权权利人: 品牌商、制造商等,他们拥有合法产品的知识产权,是假冒行为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的参与对于识别假冒商品、提供真品信息至关重要。
- 在线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它们是假冒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平台的积极配合,例如提供举报渠道、实施快速下架机制等,是打击假冒商品的有效途径。
- 商业协会: 代表特定行业或类型企业的组织,通过协调成员行动、分享最佳实践,有助于推动行业层面的反假冒努力。
谅解备备忘录强调通过透明化、信息共享和协作行动来提升反假冒效率。签署方承诺共同努力,例如通过开发或采用技术工具来识别和拦截假冒商品、建立标准化的举报和处理流程,以及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其识别和避免购买假冒商品的能力。
2020年评估报告:实践成效与经验总结
2020年8月发布的谅解备忘录运作评估报告,对该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审视。报告指出,各签署方在从在线市场移除假冒商品方面展现出持续的合作态势。报告中收录了一系列签署方在关键领域共享的实践经验,其中包括:
- 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 平台和权利人采取预先行动,在假冒商品上线前或刚上线时就进行识别和拦截,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内容审核。
- 通知-删除程序: 建立高效、便捷的机制,允许权利人快速向平台举报假冒商品链接,并要求平台及时进行审查和删除。
- 打击惯犯侵权行为: 针对那些反复从事假冒商品销售的商家或个人,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如永久封禁账户、共享黑名单信息等。
这些报告中列举的实践经验,为在线平台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共同打击网络假冒行为树立了标准。同时,这些成功经验也可能促使尚未加入谅解备忘录的利益相关方,开发并实施更有效的反假冒策略。
持续对话与未来展望:应对新挑战与深化合作
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方普遍认为,该机制对于促进在多项重要议题上的高质量对话具有积极作用。这些议题包括:设计侵权行为、新型欺诈模式的出现、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以及近期新冠疫情对反假冒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例如,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激增,假冒伪劣商品也可能借机蔓延,这就要求各方在应对策略上做出调整。
此外,各方还表达了深化谅解备忘录某些领域合作的意愿。特别是,业界普遍关注如何探索和推广更为务实的方法,以促使在线平台、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及执法机构之间开展更深入、更高效的协同合作。这种合作可能涉及数据共享、联合调查以及技术标准的统一,从而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效率的全球反假冒网络。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持续的对话与协作,将为全球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fights-counterfeits-with-35-platforms.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