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CBAM:2026钢铁出口成本增2.5%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议题日益受到关注,碳减排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应运而生,并对全球贸易格局,尤其是对中国跨境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钢铁这类高碳排放行业,CBAM无疑是必须认真审视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关乎产品的出口成本,更涉及企业未来的绿色发展战略。理解CBAM的实施细节,尤其是其核心的基准(benchmarks)设定,对于中国相关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目前,欧洲钢铁市场普遍对CBAM基准的延迟确定感到担忧。这些基准是计算2026年钢铁进口产品中“隐含碳排放”具体成本的关键。据外媒消息,欧盟委员会已承诺将在2025年底前澄清相关立法细节。市场各方预计,CBAM机制的技术实施细则以及初步的基准数据,将在2025年12月对外公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初步基准在2026年初正式批准之前,很可能还会发生变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与2026年至2030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预期基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尽管ETS的这些基准数据有可能提前发布,但最终的批准程序仍需在2026年之后才能完成。这种动态调整的可能性,无疑增加了市场参与者在预判未来成本方面的复杂性。
根据欧盟ETS发展的新阶段(2026-2030年规划),针对钢铁生产等存在“碳泄漏”风险的行业,免费配额将逐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CBAM机制的引入。这意味着,从2026年开始,钢铁行业的从业者们将面临碳排放成本的实质性增加。免费配额的逐步取消与CBAM成本的增加将以递增的速率同步进行,首个调整年度是2026年,届时将从2.5%的幅度开始。
外媒记者本杰明·史蒂芬指出,从本质上看,CBAM基准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更准确地讲,它们是欧盟ETS指标的一种转化或结合。这具体体现在,欧盟委员会预计在2025年发布的执行法令中,CBAM基准的计算方法将遵循ETS的转置逻辑。这些基准将以当前2021-2025年的ETS基准为基础,并预计在2026-2030年的ETS更新后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了确保机制的顺利推进,欧盟成员国将在2025年11月中旬就CBAM剩余的实施细则进行投票。此外,一项旨在打击规避行为并延长该机制适用期限的提案,也将于2025年12月初提交审议。这些密集的时间节点和持续的政策细化,都表明了CBAM机制正在稳步推进,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全面生效。
对于中国的钢铁出口企业来说,CBAM的实施构成了新的挑战。首先,准确核算产品的“隐含碳排放”成为一项基础而又复杂的任务。这不仅要求企业了解自身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还需要向上追溯原材料和能源的碳排放。其次,随着免费配额的取消和CBAM成本的引入,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出口成本,这可能影响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此外,企业还需要适应欧盟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和报告要求,这将对企业的管理体系、技术投入和供应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然而,挑战也往往伴随着机遇。CBAM机制的推出,实际上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钢铁行业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面对这一全球趋势,那些积极进行技术升级、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生产工艺以降低碳排放的企业,将有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例如,通过投资节能设备、开发低碳炼钢技术(如氢冶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中国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隐含碳排放”,从而减少CBAM带来的成本负担。同时,这也可能促使企业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绿色、高效的生产体系。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CBAM并非孤例。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或已经实施碳定价机制,以应对气候变化。这预示着未来全球贸易将更加关注产品的环境属性和碳足迹。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不仅仅是针对钢铁行业的特定政策,更是一个需要普遍关注的趋势信号。提前布局,深入研究各类碳税、碳关税及其他环境法规,将有助于企业在全球绿色贸易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中国跨境从业人员应密切关注CBAM的最新进展,尤其是2025年底前将要公布的基准细则和2026年的具体实施方案。企业应积极评估自身产品的碳排放状况,提前规划应对策略,例如: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和核算体系;探索低碳技术和工艺的应用;优化能源结构;以及与欧盟进口商加强沟通,共同探讨合规成本分担机制。通过积极主动的策略调整和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将CBAM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推动自身绿色转型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cbam-2026-steel-export-cost-up-25pc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