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巨头重回油气!2030需求不减,跨境物流成本利好!

在全球经济逐步回稳,同时地缘政治与能源格局持续演变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在全球能源供应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在勘探、开采与生产方面的决策,直接影响着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进而对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以及各类跨境业务的运营效率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理解这些大型能源企业的战略调整和市场布局,对于研判全球经济走势、优化供应链管理、规避潜在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期,全球大型国际石油企业正逐步加大其原油产量。尽管2025年以来原油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且全球供应增速持续快于需求增长,但这些企业普遍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保持强劲。这一趋势为未来几个月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市场格局奠定了基础。
具体来看,欧洲的主要能源企业在经历了数年尝试后,正重新将投资重心转向油气勘探和新油气田的开发。在此之前,它们曾在包括可再生电力、绿色氢能和生物燃料在内的低碳能源项目中投入大量资源,但大部分项目未能如预期般实现盈利并带来可观回报。这一战略转向,体现了欧洲能源巨头对当前市场现实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再评估。
与此同时,美国的石油巨头,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正积极提升在美国页岩油主产区——二叠纪盆地的产量,并持续在圭亚那和哈萨克斯坦等国际项目上进行扩张。在2025年第二季度,两家美国企业均报告了二叠纪盆地及全球范围内的创纪录产量。这其中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在2024年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以及雪佛龙公司收购赫斯公司后的整合效应。这些战略性收购进一步巩固了它们在核心油气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生产能力。
法国的道达尔能源公司也预计,尽管自2024年以来油价每桶下跌了10美元,但更高的油气产量有望在2025年第三季度提振公司盈利。其他欧洲能源巨头,如壳牌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其产量也在上升,这些企业同样将其重心重新聚焦于核心的油气业务。这一系列举动表明,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主要能源企业对于传统油气资源的战略价值,正进行重新考量。
国际能源巨头为何重押油气?
这种战略重心回归,并非偶然。在2022年至2023年全球能源危机期间,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负担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可持续性发展。加之2025年全球高利率环境和供应链挑战持续存在,清洁能源项目本就微薄的回报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使得许多新能源项目在经济上缺乏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能源巨头选择巩固其在传统油气领域的优势,是基于务实的市场考量。
这些大型石油公司对自身抵御当前油价波动和市场过剩的能力充满信心。事实上,它们自身的增产,加之2025年欧佩克+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逐步逆转减产措施,共同促成了当前的市场供给。
国际能源巨头们并未被短期的基本面和过剩噪音所困扰,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决定加大油气投资,以满足至少到2030年代中期为止的坚实需求。这与国际能源署(IEA)在2025年早些时候发布的预测形成了对比。国际能源署曾坚持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代末达到峰值,但大型石油公司普遍不认同2030年之前出现任何峰值的观点。
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在2024年曾预测全球石油需求最早可能在2025年达到峰值。但在2025年发布的年度能源展望中,BP公司已摒弃了这一观点。其最新预测指出,由于能源效率提升不及预期,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直至2030年。大多数主要能源公司将石油需求的峰值设定在2030年代的某个时间点,但无一例外地认为此后不会出现快速下降。它们普遍认为,即使到2050年,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影响与展望
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回归油气核心业务并持续增产,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与能源高度相关的跨境贸易和物流领域,正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能源供应的稳定与成本。全球原油产量的增加,理论上有助于稳定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为跨境贸易中的运输、仓储等环节提供相对可预测的成本环境。但同时,如果供给持续过剩而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也可能引发油价下行压力,进而影响能源出口国的经济表现和购买力,这对于依赖这些市场出口商品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需密切关注。
其次,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韧性。能源是地缘政治的焦点。主要产油国的产量决策和出口策略,可能引发国际关系紧张,影响关键贸易通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中国跨境企业需要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探索多元化的物流路径和合作伙伴,以应对潜在的地区冲突或贸易中断风险。
第三,宏观经济与消费者信心。油价的波动通过影响通胀预期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全球消费市场。如果油价稳定在合理区间,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运行,提振消费者信心,这对于中国出口的消费品,如电子产品、服装、家具等,将是一个积极信号。
第四,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仍在增长,它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离不开稳定的能源供应。国际能源巨头在圭亚那、哈萨克斯坦等地的投资扩张,预示着这些区域经济活力的提升。中国跨境企业可以关注这些新兴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品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升级等方面可能带来的新商机。
第五,能源转型下的长期考量。尽管当前国际巨头重回油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的终结。长远来看,绿色能源的发展仍是趋势。中国跨境企业在关注传统能源市场的同时,也应持续跟踪新能源技术、政策和市场动态,以便在未来做好战略调整,抓住绿色产业供应链和低碳贸易的新机遇。
表格:国际能源巨头产量与投资策略概览
| 公司名称 | 产量动态 (2025年) | 主要投资方向 | 核心业务焦点 | 
|---|---|---|---|
| 埃克森美孚公司 | 二叠纪盆地及全球产量创新高 | 圭亚那、二叠纪盆地 | 油气勘探与生产 | 
| 雪佛龙公司 | 二叠纪盆地及全球产量创新高 | 哈萨克斯坦、二叠纪盆地 | 油气勘探与生产 | 
| 道达尔能源公司 | 油气产量预计提振盈利 | 油气勘探与生产 | 油气、部分新能源 | 
| 壳牌公司 | 油气产量上升 | 油气勘探与生产 | 油气 | 
| 英国石油公司 | 油气产量上升 | 油气勘探与生产 | 油气 | 
(注:以上数据和趋势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
结语
综合来看,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在2025年及未来几年内将油气产量推向新高,是全球能源市场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理性选择。这一战略不仅反映了它们对市场需求的务实判断,也体现了它们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对核心业务的重新聚焦和巩固。对于身处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全球能源格局的这些重要变化,理解其背后的经济、技术逻辑,将有助于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nergy-giants-back-oil-2030-xborder-cost-boom.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