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链接留存仅5%!2025出海增长新爆点!

2025年,全球移动应用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复杂变革。随着用户隐私意识的提升、平台政策的调整,以及技术迭代的加速,应用增长的传统模式正面临巨大挑战。对于深耕海外市场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构建更精细、更智能的增长策略,已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本文将从几个核心维度,深入探讨当前全球应用增长领域的最新趋势和应对之道。
归因困境:增长路径仍待明晰
在移动应用增长领域,准确评估每次投入的效果,是实现高效增长的基石。然而,当前归因的清晰度依然是行业痛点。数据显示,仅有18%的市场营销人员对其能够将应用安装准确归因到正确来源表示“非常有信心”。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从业者在预算分配和效果评估上仍面临“盲人摸象”的困境。
对于中国跨境企业来说,这种归因的不确定性尤为棘手。在陌生的海外市场进行广告投放,如果无法准确追踪用户从何而来,如何衡量渠道价值,如何优化广告创意和投放策略?这不仅可能导致广告预算的浪费,更会阻碍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化扩张。好消息是,行业内正普遍加大对更广泛的链接覆盖和隐私安全测量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图弥补这些数据鸿沟。
获客挑战:成本攀升与效率至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户获取成本(CAC)持续走高,成为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首要难题。根据最新观察,36%的市场营销人员认为,如何在不让获客成本飙升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规模增长,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紧随其后的挑战包括:将广告点击有效转化为安装(24%),以及精准找到目标受众(23%)。
| 获客挑战类型 | 占比 |
|---|---|
| 规模增长与成本控制 | 36% |
| 广告点击转化率 | 24% |
| 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 23% |
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全球应用增长策略正在向更注重效率、更精打细算的模式转变。盲目“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在有限预算内最大化产出,优化已有的可衡量指标,而非追求未经证实的新奇策略,是当前市场的主流共识。对于中国出海应用而言,这意味着更需要关注精细化运营和A/B测试,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带来可观的回报。
深度链接:潜力巨大,但留存环节应用不足
深度链接(Deep Linking)作为提升用户体验和转化效率的关键技术,在获客阶段的应用已相当成熟。数据揭示,63%的市场营销人员将其用于新用户引导(Onboarding),61%用于广告活动效果评估。通过深度链接,用户可以直接跳转到应用内的特定内容,大大减少了操作路径,提升了首次体验。
然而,在用户留存方面,深度链接的潜力远未被充分挖掘。目前仅有20%的营销人员利用深度链接来唤回流失用户,而用于推荐计划的比例更是低至5%。这表明了一个明显的应用断层:
- 获客阶段应用广泛:
- 新用户引导:63%
- 广告活动效果:61%
- 留存阶段应用不足:
- 唤回流失用户:20%
- 推荐计划:5%
对于中国跨境应用来说,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将深度链接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整个用户生命周期,可以显著优化用户的回访路径,提高复购率和分享意愿。例如,在营销邮件中嵌入深度链接,直接引导用户查看上次未完成的购物车内容,或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产品,都能有效提升用户活跃度。
渠道策略:多渠道协同已成常态
在2025年,单一渠道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营销人员平均需要管理3.8个增长渠道,多渠道协同作战已成为行业标准。其中,应用商店优化(ASO)以56%的占比领跑,其次是谷歌广告(50%),付费社交媒体(44%),电子邮件营销(40%)和自然社交媒体(39%)。
| 主要增长渠道 | 占比 |
|---|---|
| 应用商店优化 (ASO) | 56% |
| 谷歌广告 (Google Ads) | 50% |
| 付费社交媒体 | 44% |
| 电子邮件营销 | 40% |
| 自然社交媒体 | 39% |
此外,一些更具实验性质的渠道也正崭露头角,例如二维码(QR Code)、网红营销和联盟营销等。不同行业的渠道偏好也略有差异:零售行业平均管理4个渠道,而医疗健康行业则接近3.4个,这反映出后者更侧重用户参与和长期关系维护,而非激进的获客。
对于中国跨境电商或工具类应用,深入理解并实践多渠道策略至关重要。ASO是提升应用海外曝光的基础,而谷歌广告和付费社交媒体则是快速获取用户的有效途径。同时,结合当地的网红资源进行本地化营销,利用电子邮件或应用内通知进行精准触达,将构成一套完整的增长飞轮。
隐私保护:从合规壁垒到增长引擎
隐私法规的变化对移动应用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71%的市场营销人员表示,相关法规(如苹果的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 ATT和谷歌的Privacy Sandbox等)带来的数据盲区,已经对营收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跨渠道归因变得更加困难(41%),情境化投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40%),数据收集成本也水涨船高(39%)。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行业正积极拥抱服务器端追踪(38%)和第一方数据(30%)策略,以确保在合规的前提下维持测量的准确性。
- 隐私变化带来的影响:
- 跨渠道归因更困难:41%
- 情境化投放更重要:40%
- 数据收集成本增加:39%
- 应对策略:
- 服务器端追踪:38%
- 第一方数据:30%
这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隐私优先并不意味着增长停滞,它只是要求企业采用新的工具和更智能的基础设施。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数据策略,加大在用户隐私保护技术和能力上的投入。构建强大的第一方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不仅能提升测量精度,更能增强用户信任,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
用户留存:增长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尽管获客与归因是前端的挑战,但用户留存才是决定应用长期生命力的核心。数据显示,近半数(47%)的市场营销人员表示,他们在激活用户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或有效衡量留存方面面临困难。此外,跨渠道用户参与度的碎片化(38%)以及技术限制(40%),也使得在用户安装应用后保持活跃变得更加艰难。
这再次强调了整合数据和投资用户安装后体验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跨境企业,用户留存的挑战可能更为突出。语言文化差异、支付习惯不同、客服响应滞后等都可能影响海外用户的留存率。因此,投入更多精力在用户社群建设、本地化内容运营、个性化推荐和高效用户反馈机制上,将是提升留存的关键。
人工智能:从前沿概念走向日常实践
人工智能(AI)已经从一个热门词汇,真正融入到应用增长的日常工作中。所有受访者都以某种形式使用AI,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预测性分析(48%)、个性化推荐(46%)和创意优化(46%)。大语言模型(LLMs)在内容构思方面也日益普及(44%)。
| AI应用场景 | 占比 |
|---|---|
| 预测性分析 | 48% |
| 个性化推荐 | 46% |
| 创意优化 | 46% |
| 内容构思 | 44% |
然而,AI的全面应用仍面临一些障碍。最大的担忧是信任和隐私问题(55%),确保品牌安全的内容产出(51%),以及将AI技术无缝整合到现有工作流程中(51%)。此外,内部采纳的难度也增加了应用AI的复杂性。
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来说,AI无疑是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利器。利用AI进行市场趋势预测、用户行为分析、多语言本地化内容生成、智能客服等,都能极大赋能出海业务。但同时,也需警惕数据隐私合规风险,并逐步解决AI工具与团队现有工作流的磨合问题。
写在最后:2025年,更智慧的增长之道
2025年的移动应用增长领域,既有挑战,也充满机遇。虽然面临归因困境、获客成本高企等难题,但我们看到,行业正积极构建更智能、更注重隐私的测量策略,深度链接的应用潜力巨大,多渠道协同已成主流,而人工智能则在赋能增长的各个环节。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获客思维。未来,增长不再是单纯追求用户安装量,而是要从更可信的数据信号中挖掘价值,构建统一的绩效视图,并通过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让用户主动留存并持续活跃。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deep-link-retention-5-2025-new-growth-gem.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