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供应链重塑!中国采购对美归零,南美上位

2025-10-05跨境电商

Image

在当前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背景下,大宗农产品贸易,特别是大豆,其市场波动与走向,已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焦点。大豆不仅是全球重要的食用油和动物饲料原料,更在生物燃料等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价格和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与产业链的顺畅运行。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与采购策略调整,对国际大豆贸易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与此同时,美国作为主要的大豆出口国,其农业生产状况和贸易政策同样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

全球大豆市场格局与中美贸易的演变

长久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大豆市场的重要供应方。根据海外报告的数据,在2024财年,美国大豆产品的出口总额超过3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曾是美国大豆最主要的海外买家,在2024年,中国大约采购了美国三分之一的大豆出口量,价值约120亿美元。这种稳定的贸易关系,不仅为美国大豆农户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也为中国的大豆加工业和畜牧业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保障。

然而,进入2025年以来,全球大豆贸易的动态出现了显著调整。在特朗普政府在国际贸易领域采取的系列举措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这直接反映在了大豆的跨境交易上。海外报告显示,在2025年主要收获季期间,中国方面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甚至在2025年5月一度降至零。这一变化对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大豆农户而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

贸易环境变化下的市场反应与策略调整

面对市场采购量的显著下降,美国大豆农户普遍表示担忧。他们普遍希望能够通过协商,促成中美两国之间达成更具确定性的贸易协议,以恢复正常的大豆贸易。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迦勒布·拉格兰在2025年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农户们对当前的市场状况感到担忧,并期望贸易环境能够趋于稳定。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对当前局势做出了回应。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2025年的一次采访中指出,美国农产品,特别是大豆,在此类经贸关系调整中面临挑战。他表示,特朗普政府计划在近期推出针对农户,特别是大豆农户的支持措施,以帮助他们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这表明美国政府正在积极寻求方案,以缓解其国内农业部门面临的压力。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确保大豆供应的多元化和稳定性,是其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积极调整采购策略,加强与其他大豆生产国的合作,以分散潜在的市场风险。

阿根廷与巴西:全球大豆供应新格局中的关键角色

在国际大豆贸易格局调整中,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作为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地位日益凸显。

阿根廷,作为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和主要的大豆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大豆及其制成品(如豆粕、豆油)在满足全球市场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末至2025年初期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方面曾向中国出口了超过250万吨大豆。这笔交易发生在阿根廷政府暂时取消了对大豆产品出口税的背景下,显示出其在全球贸易变局中的灵活策略。这一动向不仅为中国市场提供了额外的供应来源,也凸显了阿根廷在全球大宗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潜力。

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对全球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过去几年,随着中国对大豆进口来源多样化需求的增加,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持续攀升。巴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能够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大豆,成为中国确保大豆供应安全的重要伙伴。

下表总结了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在全球大豆供应中的大致定位:

国家 全球定位 对华大豆贸易特点
美国 主要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曾是中国第一大供应国,2025年以来采购量显著下降
巴西 全球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重要的多元化采购来源,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阿根廷 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主要大豆产品出口国 中国多元化采购的重要补充,尤其在市场波动时发挥作用

这些市场动态表明,全球大豆供应链正在经历一次重塑。中国积极拥抱多元化的采购渠道,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并确保国内农产品加工和食品消费市场的稳定。

中国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展望与应对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2025年曾指出,为促进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双方应共同努力移除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这反映了中国对建设开放、稳定和可持续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中国始终倡导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贸易摩擦,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关系。

在实践中,中国企业和相关行业正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一方面,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商更加注重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建设,通过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更灵活的采购策略,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国内农业部门也持续提升本土大豆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以期在满足国内需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展望与对跨境从业者的建议

当前全球大豆市场的动态,是国际贸易关系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深刻理解这些宏观趋势,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市场洞察和商业策略,至关重要。

  1. 持续关注全球农产品市场动态: 大豆市场的波动往往会引发相关农产品价格的连锁反应。密切关注巴西、阿根廷、美国等主要生产国的产量预测、库存水平和出口政策,是做出精准商业判断的基础。
  2. 深化供应链风险管理: 跨境贸易商和相关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的韧性建设,探索多元化的采购和销售渠道,降低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例如,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3. 拥抱数字化与智能化: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全球农产品供需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有助于企业更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数字化平台也能促进国际贸易信息的透明化和交易效率的提升。
  4. 关注政策导向与合作机遇: 关注中国政府在农业对外合作、粮食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导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农业合作项目,探索新的商业机遇。同时,也要关注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农业政策调整,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策略。
  5. 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跨境农业贸易应更加注重绿色生产和可持续采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也可能带来新的市场准入优势。

总之,全球大豆贸易格局的演变,不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易,更是国际经贸关系、地缘政治和各国发展战略的综合体现。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将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前行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us-soy-zero-latam-supply-gain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在特朗普总统执政下的2025年,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导致中国大幅减少美国大豆进口。美国农民面临压力,政府计划出台扶持政策。中国积极寻求大豆进口多元化,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加强合作,重塑全球大豆供应链格局。跨境从业者应关注市场动态,深化供应链管理,拥抱数字化,关注政策导向。
发布于 2025-10-05
查看人数 5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