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墨连出重拳,跨境海关巨变!
时值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放眼国内,一系列新法新规的发布与施行,彰显着我们国家在法治建设、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等领域的深远考量与坚定步伐。这些政策不仅构筑了更加完善的法律框架,更在潜移默化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保障。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的政策动向,无论是关乎国际贸易的条例修订,还是保障国民“舌尖安全”的法规升级,都体现了国家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追求。
守护法治基石,构筑社会和谐屏障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近期密集出台的多部法律法规,正是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的生动缩影。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已于2025年9月28日起施行。这项修订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对原有条例的全面优化与升级。它取消了多项不合时宜的规定,简化了审批流程,更注重提升国际海运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这对于我们参与全球经济循环,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无疑是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通过法规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保障航运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国际运输服务。
紧接着,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版,也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项修订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期待,旨在进一步织密食品安全的防护网。新法规在严惩违法行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都有显著加强,确保我们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吃得放心。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此外,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挑战,构建更为坚韧的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已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将拥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更完善的制度保障。它将有助于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的深切关怀与高度责任感。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令人振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它将明确国家公园的设立、管理和保护机制,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传承自然遗产,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这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更是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纠纷的解决效率和公正性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施行。这部新法旨在进一步完善仲裁制度,提升仲裁公信力,为国内外商事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专业的争议解决途径。它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展现了我们国家在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坚定决心。
最后,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已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将对公民的法治素养提升、普法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起到积极作用。它将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稳定外贸航向,应对全球经贸风云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商务部门秉持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公平贸易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商务部于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利坚合众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了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调查是根据国内相关产业的正式申请启动的,旨在查清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以及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这是我国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维护国内产业正当权益,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的正常举措。我们始终坚持自由贸易原则,但同时也坚定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同日,商务部还就美利坚合众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的相关措施启动了反歧视调查。经过初步证据和信息的审查,商务部认为美方某些措施可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所规定的歧视性行为。此举是为了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在当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下,国际经贸关系复杂,我们采取的反歧视调查,正是为了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石,确保国际贸易规则得到公正执行。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履行国际防扩散等义务,商务部在2025年9月25日起,将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等3家美利坚合众国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相应措施。这一决定是基于事实依据和国际法准则,对某些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实体采取的必要和正当行动。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但同时也会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商务部同样保持着高度警惕。自2025年9月25日起,商务部对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进口碧根果发起了反倾销立案调查。初步证据表明,这些进口碧根果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碧根果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采取反倾销措施,是为了保护国内农户的辛勤劳动成果,维护国内碧根果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商务部还于2025年9月25日起,对墨西哥相关涉华限制措施启动了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有信息显示,墨西哥政府拟提高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自贸伙伴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这可能会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贸易投资利益。此次调查旨在厘清事实,维护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正当权益,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当然,我们不仅注重维护自身权益,更积极主动地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便是一个鲜明例证。这份文件全面部署了一系列促进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涵盖了技术、文化、旅游等多个服务贸易领域。它的出台,旨在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优化贸易结构,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助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海关管理升级,保障国门安全与贸易便利
海关是国家的“守门人”,其政策更新直接关系到进出口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效率,也影响着国民的健康与安全。近期,海关总署密集发布了一系列公告,体现了其在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持续努力。
首先,为规范商品申报,海关总署公告自2025年9月4日起,将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的商品编号明确为90011000.01。这看似微小的调整,实则有助于提高申报准确性,减少通关环节的差错与延误,是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重要一步。
其次,自2025年9月4日起,海关总署修改了进口服装和水泥的检验采信要求。这一调整是根据最新的商品编码和国家标准进行的,旨在优化海关商品检验采信管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通关效率,同时确保进口商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
生物安全无小事。为严防境外疫病传入,海关总署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公告,自2025年9月5日起,禁止直接或间接从阿根廷输入禽及相关产品,并严禁寄递或携带此类产品入境。此举是为防止阿根廷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物安全风险,构筑起坚实的国门防线。
在特定农产品方面,海关总署于2025年9月10日起,对猪肉及猪副产品的商品编号申报进行了细化。例如,“整个或切块的猪胃”和“猪肠、猪膀胱”有了更具体的商品编号。此举旨在实现更精准的商品分类管理,为贸易统计和后续监管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为丰富国内市场,海关总署积极扩大进口渠道,但前提是严格的检疫标准。自2025年9月11日发布之日起,允许符合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的洪都拉斯野生水产品进口。这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质的海洋食品选择,也体现了我们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态度。
生态安全同样是海关关注的重点。海关总署修订了《进境植物源性肥料植物检疫要求》,并将于2026年3月30日起实施。此修订旨在防范植物疫情和外来物种传入,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这意味着在确保农业增产的同时,也要守住生态安全的底线。
随着国际贸易伙伴的增多,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海关总署于2025年9月23日起,相继发布公告,允许符合要求的葡萄牙鲜梨、津巴布韦鲜食蓝莓、缅甸夏威夷果、吉尔吉斯共和国干果和乌兹别克斯坦鲜食甜瓜进口。这些新规的实施,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也促进了与这些国家的经贸交流,共同繁荣。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海关总署于2025年10月9日起生效,为期6个月,发布了关于防止登革热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公告明确,来自登革热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出现相关症状,应主动申报;交通运输工具和货物也需接受检疫查验和卫生处理。这充分体现了海关在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责任担当,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最后,为推动传统医学的国际交流与发展,海关总署于2025年9月25日起,允许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巴基斯坦植物源性中药材进口。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中药材的来源,也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现了我们在文化交流和健康合作方面的开放姿态。
这些新法新规的密集出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更是我们国家积极拥抱全球化,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福祉的有力证明。它们共同绘制出一幅国家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画卷。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strikes-us-mexico-trade-customs-shif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