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沥青出口马来西亚狂飙155%!日本4133美元抢金术

进入2025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深入,石油沥青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市场动态一直备受业界关注。中国广阔的国土面积和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对沥青的需求保持着较高水平。最新的海外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市场展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其消费量、生产量、进出口贸易以及价格走势都反映了当前市场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些数据对于国内相关从业者了解市场现状,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相关海外报告的数据,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消费量达到约3400万吨,市场总值约为199亿美元。同期,国内产量为3100万吨,进口量约为350万吨,主要来源包括阿联酋、韩国和新加坡。此外,中国还出口了47.3万吨石油沥青,主要销往马来西亚、越南和澳大利亚。展望未来,预计到2035年,中国石油沥青市场消费量将保持在3400万吨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0.1%,市场总值预计将达到23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这些预测表明,中国石油沥青市场在未来十年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消费市场概览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消费量约为3400万吨,较2023年增长了2.4%。回顾过去十一年(2013年至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的总消费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3%。尽管市场在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整体向上发展的态势是明确的。例如,与2021年相比,2024年的消费量增长了3.3%。消费量在2020年曾达到3700万吨的峰值,但在随后的几年中,消费量维持在一个略低的水平。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市场总值略有缩减,达到199亿美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这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含物流、零售营销成本及零售商利润)。过去十一年间(2013年至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市场的总价值呈现温和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在此期间,市场价值也经历了一些波动。与2022年相比,2024年的消费市场价值下降了2.2%。2022年市场价值达到204亿美元的峰值,而2023年和2024年则保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石油沥青消费市场的稳健,主要得益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的投入。无论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枢纽的扩建,还是城市道路、市政工程的升级改造,都离不开沥青这一关键材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预计未来对沥青的需求仍将保持韧性。这为国内沥青生产企业和贸易商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市场基础。
国内生产状况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产量达到3100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回顾过去十一年(2013年至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的总产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0%。在此期间,生产量也记录了一些波动。与2020年的峰值相比,2024年的产量下降了7.6%。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17年,当时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9%。2020年,石油沥青产量达到3300万吨的峰值,但从2021年到2024年,产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价值方面看,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产值略微下降至184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整体而言,过去十一年间(2013年至2024年),总产值呈现显著扩张,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与2022年相比,2024年的产值下降了4.8%。产值增长最快的时期也在2017年,当时产量价值增长了30%。2022年,石油沥青产值达到194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3年到2024年,产值维持在较低水平。
中国石油沥青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内炼化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优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然而,由于国内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中国市场仍需通过进口来补充供应缺口,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动态:进口篇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进口量达到350万吨,较2023年增长了14%,这是连续第二年的增长,在此之前的两年曾出现下降。整体来看,进口量在分析期内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进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发生在2017年,当时进口量比前一年增长了26%,达到500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18年到2024年,进口增长势头未能恢复到此前的高速。
从进口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进口总额略微下降至14亿美元。在分析期内,进口价值持续显示出显著缩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7年,增长了48%。进口价值曾在2014年达到23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到2024年,进口价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主要进口来源国及价格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阿联酋、韩国和新加坡。这三个国家合计占据了中国总进口量的81%。其他重要的供应国包括阿曼、泰国、伊拉克、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它们合计贡献了另外15%的进口量。
过去十一年间(2013年至2024年),在主要供应国中,阿曼的进口增长率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1.1%,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进口增速相对温和。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主要进口来源国(按量)
| 来源国 | 进口量(万吨) | 占比 |
|---|---|---|
| 阿联酋 | 120 | |
| 韩国 | 87.9 | |
| 新加坡 | 71 | |
| 其他 | 71.1 | |
| 总计 | 350 | 100% |
从进口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最大的供应国依然是阿联酋(4.05亿美元)、韩国(3.98亿美元)和新加坡(3.38亿美元),这三国合计占总进口价值的81%。阿曼、泰国、伊拉克、俄罗斯和马来西亚也贡献了另外16%的进口价值。
在主要供应国中,阿曼的进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7.0%,其他主要供应国的进口价值增长速度相对平缓。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主要进口来源国(按值)
| 来源国 | 进口值(亿美元) | 占比 |
|---|---|---|
| 阿联酋 | 4.05 | |
| 韩国 | 3.98 | |
| 新加坡 | 3.38 | |
| 其他 | 3.59 | |
| 总计 | 15.0 | 100% |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407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13.3%。回顾过去,进口价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最快的增长速度出现在2022年,当时价格增长了30%。进口平均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吨622美元的峰值,但从2014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到此前的高点。
不同主要供应国的平均价格存在一定差异。2024年,在主要进口国中,泰国(每吨483美元)和新加坡(每吨475美元)的价格较高,而阿联酋(每吨336美元)和伊拉克(每吨346美元)的价格则相对较低。
在过去十一年间(2013年至2024年),阿曼的进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4%,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价格趋势则表现不一。
这些进口数据反映了中国在石油沥青供应上的多元化策略,以及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适应能力。与阿联酋、韩国和新加坡等主要贸易伙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保障国内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进口价格的变动也直接影响国内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是相关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的方面。
国际贸易动态:出口篇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增长后,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的海外出货量下降了17.5%,达到47.3万吨。总体来看,出口量在此期间呈现出活跃的增长态势。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8年,当时出口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01%。出口量在当时达到了77.5万吨的峰值。从2019年到2024年,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着一定的活力。
从出口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出口总额显著缩减至3.08亿美元。尽管如此,整体出口价值仍呈现显著增长。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8年,增长了139%。出口价值在2023年曾达到4.09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4年有所下降。
主要出口目的国及价格
2024年,马来西亚(12.5万吨)、越南(10.4万吨)和澳大利亚(8万吨)是中国石油沥青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三国合计占总出口量的65%。
过去十一年间(2013年至2024年),马来西亚的出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5.1%,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货量增长速度相对温和。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主要出口目的国(按量)
| 目的国 | 出口量(万吨) | 占比 |
|---|---|---|
| 马来西亚 | 12.5 | |
| 越南 | 10.4 | |
| 澳大利亚 | 8 | |
| 其他 | 16.4 | |
| 总计 | 47.3 | 100% |
从出口价值来看,马来西亚(9200万美元)、澳大利亚(6500万美元)和越南(5300万美元)是中国石油沥青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出口市场,这三国合计占总出口价值的68%。
在主要目的地国中,马来西亚的出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2.2%,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口价值增长速度相对平缓。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主要出口目的国(按值)
| 目的国 | 出口值(亿美元) | 占比 |
|---|---|---|
| 马来西亚 | 0.92 | |
| 澳大利亚 | 0.65 | |
| 越南 | 0.53 | |
| 其他 | 0.98 | |
| 总计 | 3.08 | 100% |
2024年,中国石油沥青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652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8.6%。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温和下降趋势。最快的增长速度出现在2022年,当时价格比前一年增长了52%。出口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吨803美元的峰值,但从2014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到此前的高位。
主要出口市场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日本市场的出口价格较高,达到每吨4133美元,而出口到泰国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457美元。
在过去十一年间(2013年至2024年),出口到日本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7%,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趋势则表现不一。
中国石油沥青的出口,一方面展示了国内炼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在区域供应链中的地位。对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的出口,有助于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并为中国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经验。出口价格的波动,则要求企业在制定出口策略时,充分考虑国际原油价格、运费以及目的国市场需求等因素。
未来展望与建议
综合来看,中国石油沥青市场在2024年呈现出消费需求稳定、国内生产能力强劲、进出口贸易活跃的特点。尽管市场增速预计将有所放缓,但其整体规模和稳定性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到2035年,中国石油沥青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国内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石油沥青市场的这些动态至关重要。
- 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和基础设施规划: 中国持续的城镇化和区域发展战略,将继续为沥青市场带来结构性需求。了解这些政策和规划,有助于企业预判市场走向,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 优化供应链布局: 面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优化进口来源地,建立多元化、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对于保障国内供应和降低运营风险至关重要。
- 深化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绿色环保型沥青、高品质改性沥青等产品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中国沥青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 拓展国际市场合作: 鉴于中国在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影响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将为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bitumen-malaysia-155-japan-4133-boom.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