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4%LFP电池产能!技术出口管制重塑全球EV链

2025-11-26跨境电商

中国94%LFP电池产能!技术出口管制重塑全球EV链

近年来,全球电动汽车(EV)产业发展迅猛,中国在全球EV产业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技术是各国竞争的焦点。为了更好地统筹和优化在这一关键领域的优势,确保技术创新成果的合理利用,我国相关部门近期对部分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及锂矿加工技术实施了出口管理措施。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公告,这些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技术,若需通过贸易、投资或技术合作等方式向海外转移,将需要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此举被视为我国在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举措。

此次对EV电池相关技术的优化管理,与2025年早些时候对部分稀土元素及其磁材施行的出口管制措施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乃至高端制造领域。在全球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对关键资源的供应链管理体现了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维护与长远发展的考量。

凭借在原材料加工、电池制造等环节构建的完善产业链,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已占据领先地位。尤其是在高能量密度、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技术方面,我国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全球众多汽车制造商在其电动车型中广泛采用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至少达到了67%,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在电池技术与产业化方面的雄厚实力。

尽管2025年1月首次提出的许可要求,可能促使部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规划海外布局时更加审慎,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EV电池技术的高度认可。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包括欧盟在内的多个市场,正通过多种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在当地设立生产基地。这对于中国电池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许多企业早已积极筹划在东南亚、美国等市场实现生产的本地化,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这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发展中的主动适应与策略调整。

商务部明确指出,这些措施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外媒引用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监Liz Lee的观点称,此举可能会促使美国、欧盟等地区加速提升前体材料和金属精炼能力的本地化水平。这表明,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各国都在强化对关键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以应对技术发展和产业竞争带来的挑战。
Employees work on a production line of electric car charging station at a factory in Ruichang, in central China's Jiangxi province on July 9, 2025.

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CATL)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也是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已在德国和匈牙利建立了生产基地,并计划与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的母公司Stellantis在西班牙设立合资工厂。此外,宁德时代也正将其技术授权给福特公司,用于其在美国密歇根州在建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据外媒报道,福特公司发言人表示未受新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BYD)在2024年销量上超越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业务涵盖电池生产与整车制造,并在匈牙利、泰国、巴西等地设立了全球电动汽车生产设施。另一家重要的中国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Gotion)也计划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建设生产基地。这些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积极走向国际,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决心与行动。

目前,业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些出口管制的具体影响尚需观察,因为相关细则仍在进一步明确中。外媒援引专家观点指出,这些限制似乎主要针对上游工艺技术,而非直接涉及电池电芯和模组的生产制造环节。

例如,宁德时代在德国和匈牙利的工厂主要专注于电芯和模组生产,目前来看并未完全复制受限的核心工艺。因此,短期内对其海外运营的影响可能有限。对于比亚迪而言,其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电池包的组装而非电芯制造,因此现阶段似乎也未受到直接影响。Morningstar(晨星)研究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高级股票分析师Vincent Sun表示,最终影响将取决于企业获取许可的便捷程度,这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明朗。
BYD electric cars waiting to be loaded to the automobile carrier BYD

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深厚积淀

此次宣布的部分出口管理措施,涵盖了磷酸铁锂(LFP)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因其成本效益和较高的安全性,自2020年以来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日益受到青睐。此外,锂的加工、精炼和提取技术也是此次管制的重点。

英国Fastmarkets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和锂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的关键数据(2024年)

领域 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
磷酸铁锂电池产能 94% Fastmarkets
全球加工锂产量 70% Fastmarkets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已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电池总容量的40%,但Adamas Intelligence分析指出,其在中国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更为普遍。这表明中国在推动LFP电池技术成熟和商业化方面走在了前列。
A worker from Chinese electric vehicle company NIO sits in a car during its final insp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 at the company's manufacturing hub in Hefei, China, on January 17, 2025.

IDTechEx研究公司的副总裁James Edmondson在外媒采访中表示,尽管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但与镍钴锰(NCM)等三元锂电池相比,其显著的成本优势使其成为经济型电动汽车的“标配”。预计未来,欧盟和美国地区的汽车制造商也将加大对LFP电池的采用。

Edmondson进一步指出,中国在磷酸铁锂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意味着,即使是海外生产的LFP电池,其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也常常离不开中国供应商的参与。这凸显了中国在整个LFP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和技术实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同样展现出卓越实力。例如,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就以其创新能力引人注目,该技术实现了充电五分钟续航250英里(约400公里),超越了特斯拉Supercharger充电15分钟续航200英里(约320公里)的效率。

而宁德时代也紧随其后,在2025年4月发布了一款更具竞争力的升级版LFP电池产品,在相同的充电时间内,可提供更长达320英里(约515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中国跨境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发展提示我们,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技术优势和市场领导力正日益巩固。未来,随着全球电动化转型的深入,围绕电池核心技术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走向、技术创新动态以及主要参与者的战略布局,以便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94-lfp-power-export-control-ev-shif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中国对部分电动汽车电池及锂矿加工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维护经济安全。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尤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积极进行海外布局。新规主要针对上游工艺技术,影响尚待观察。
发布于 2025-11-26
查看人数 19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