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毛外卖”警示:跨境人再拼价,恐将“卷死”!
最近,街头巷尾、朋友圈里,大家都在热议美团、饿了么和京东三家巨头在外卖领域的补贴大战。小新刷小红书时,看到无数网友晒出的大额优惠券:五毛钱的奶茶、三块钱的咖啡、五块钱的螺蛳粉,甚至六块钱就能吃到一份美味的塔斯汀汉堡套餐。那种诱惑,简直让人难以抵挡!说实话,小新也没能幸免,在最应该控制体重的年纪,却一头扎进了这波“外卖狂欢”的漩涡。这感觉,就像是面条偏偏往细处断,命运总是爱捉弄我们这些“大馋猪”啊!
然而,在享受这些“羊毛”的同时,一个熟悉的念头也悄然浮上心头:这种“烧钱抢市场”的策略,是不是也似曾相识?这不就是平台用补贴抢用户,而我们外贸人在国际市场上,用尽全力去“报价抢客户”的翻版吗?当资本方有巨额补贴撑腰时,我们这些奋斗在一线的企业和个人,难道就只能被迫卷入无休止的低价竞争,最终“卷死自己”吗?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反映出当下市场的一种普遍困境: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差异化优势难以凸显,大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价格上做文章。无论是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还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都在面临如何平衡价格与价值的难题。
谈判桌上的“价格挑战”
在外贸的舞台上,价格谈判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我们常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客户,他们的砍价招数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比如,一些来自南亚国家的客户,他们砍价的幅度往往让人瞠目结舌。开口就是“别人比你便宜一半”,要求我们直接给出五折甚至更低的报价。即便我们努力解释产品的优势和我们的成本结构,他们也可能仅仅抛下一句“太贵了”,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一脸懵圈的我们。
还有一些南美洲的客户,他们甚至连报价单都懒得细看,直接一句话甩过来:“Please give me your best price.”(请给我你的最低价)。当你尝试向他们阐述产品背后的价值、技术含量、以及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时,他们可能只会迅速回复“You are too expensive!”(你太贵了),紧接着就没了下文。
面对这样的场景,很多外贸伙伴都会感到无助和困惑,心里总忍不住想对客户喊话:亲爱的客户,您问了我们这么多样品,您心里肯定也清楚,我们不是市场上最便宜的那一家,那您到底图的是什么呢?仅仅是图一个聊天的过程?还是真的对我们的产品有兴趣,想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呢?即便我们已经给出了自认为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他们依然不依不饶地要求更低。
这种困境,与我们看到的平台商战何其相似!说到底,无论是外卖平台抢用户,还是我们外贸人拼价格抢客户,其根源都在于: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当大家提供的东西大同小异时,客户的选择标准自然就聚焦到了“谁的价格更低”这一最直接、最粗暴的维度上。这种无形的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一次次降低报价,努力去满足客户对“更优惠价格”的期望。然而,在这种追逐中,产品的内在价值、服务的附加值,乃至我们自身应有的合理利润,却往往被忽视和牺牲。
长此以往,我们外贸人很容易陷入一个“死循环”:为了争取订单,不断压缩利润空间,以低价吸引客户;但随着利润的不断摊薄,企业在研发投入、品质提升、服务优化方面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最终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再次回到只能靠“价格战”来维持生存的窘境。这种局面,不仅让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也让整个行业的生态变得不健康。
新媒网跨境认为,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价格这个单一武器。在外贸的战场上,我们没有外卖平台那样可以“烧钱”的资本补贴和优惠券,但我们拥有更宝贵的资源:那就是智慧的“沟通”能力和精准的“策略”制定。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探究客户的真实需求;通过精妙的策略,我们可以争取谈判的主动权,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
巧妙回应,化解价格异议
当客户抛出“您的价格太高了,其他供应商提供了更好的价格”这类挑战时,很多外贸人会习惯性地陷入焦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降价。然而,这往往是下策。在匆忙妥协之前,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尝试通过巧妙的沟通,去探究客户的真实想法和具体需求,为自己争取更多回旋的余地。
一份得体的回复,不仅能展现我们的专业素养,更能引导客户重新审视价值。我们可以这样回应:
“尊敬的[客户名]:非常感谢您的反馈。我完全理解价格是您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为了能更好地为您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方案,我想请教一下,您预期的采购数量大约是多少?以及您的预算范围大概在什么区间呢?这样我们就能更精准地匹配您的需求。期待您的进一步消息,谢谢!此致,[您的名字]”
这样的回复,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多重策略:
首先,它表达了对客户反馈的理解与尊重,让客户感受到我们是在认真倾听,而非简单地拒绝或辩解。这种同理心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其次,它将焦点从单纯的价格,转移到了“数量”和“预算范围”这两个更具体的维度。这是在引导客户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促使他们提供更多有助于我们分析和报价的信息。一旦客户开始思考和回应这些价格之外的因素,就意味着谈判有了新的进展,我们有了更多可以着力的点。
最重要的是,这种回复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并非一味坚持高价,而是愿意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来优化我们的报价方案。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寻求合作共赢的态度,也为后续的深度沟通打开了通道。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客户的痛点和期望时,才能提供真正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拉锯战。
以“量”换“价”的智慧
当客户直接提出“我们可以订购的量很大,能否给一个更优惠的价格?”时,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考验。首先,我们需要判断客户是否真心有大批量采购的意向,还是仅仅想借此施压,试探我们的价格底线。其次,如果确有其事,我们则要思考如何将“量”的优势转化为价格上的灵活性,同时不损害我们自身的利润和品牌价值。
以下是一个参考的回复范例,既能体现我们对大订单的重视,又能有效管理客户的预期:
“尊敬的[客户名]:我完全理解您希望获得最优惠价格的心情。的确,针对您提到的采购量,我们通常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报价。我们非常重视与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果您能在近期,例如未来几天内确认订单,我们非常乐意为您提供一个额外的折扣。但同时,也请您理解,鉴于我们一贯的高品质标准和严格的生产流程,我们的价格存在一个底线,低于此我们将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请告诉我您希望如何推进此事。此致,[您的名字]”
这份回复巧妙地运用了几个策略:
第一,确认与积极回应:开篇就肯定了客户对优惠的追求,并直接承认大批量采购通常会有更好的价格,展现了合作的诚意。
第二,设定条件与创造稀缺性:“如果您能在近期,例如未来几天内确认订单……” 这种方式为优惠设置了“时间限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客户尽快做出决策,避免长期拖延。同时,也暗示了这种优惠并非永久有效,而是需要客户抓住机会。
第三,强调价值与设定底线:明确指出“鉴于我们一贯的高品质标准和严格的生产流程,我们的价格存在一个底线”。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让客户明白,我们并非随意定价,而是基于产品的高品质和高标准。这相当于在无形中为产品建立了“价值锚点”,让客户知道再低的价格,就可能意味着品质的牺牲。这种坦诚的沟通,有助于维护我们的品牌形象和议价能力。
第四,引导下一步行动:以“请告诉我您希望如何推进此事”结尾,将选择权交回给客户,既给予了客户尊重,又促使他们思考并给出明确的答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在大订单面前展现灵活度,更能有效地管理客户的期望,将“量大优惠”的请求转化为一个更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契机。
深度挖掘,彰显价格背后的“真价值”
当客户表现出犹豫,没有完全否定你的报价,只是问一句“这么高的价格,你们能提供什么?”这其实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它表明客户对价格有所顾虑,但同时对产品仍有兴趣,只是想寻找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此时,我们绝不能急于降价,而应该抓住机会,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独特优势、以及我们能提供的全方位服务,清晰而有力地呈现在客户面前。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客户从“价格”的泥潭中跳出来,看到“价值”的光辉。
以下是一份强调价值的回复范例:
“尊敬的[客户名]:非常感谢您的询问。我们坚信,我们的报价不仅反映了产品卓越的品质,更包含了我们为您提供的全方位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经过了极其严格的多重质量检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甚至超越国际行业标准。这不仅是对我们自身负责,更是对您和您的最终用户负责。
此外,在供应链管理上,我们一直致力于优化效率,确保我们的交货周期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能有效帮助您抢占市场先机,提升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提供灵活且周到的售后服务,无论是技术支持、产品维护,还是任何您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都将迅速响应,全力以赴为您解决,确保您的长期合作无忧无虑。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细节,我很乐意为您进一步阐述。同时,我们也可以分享一些我们长期合作客户的真实反馈和成功案例,让您对我们的实力和信誉有更直观的了解。期待与您深度探讨,共同创造价值。此致,[您的名字]”
这份邮件的亮点在于,它将客户的关注点从单一的“高价”转移到了一个更为全面的“高价值”体系上:
- 品质是基石:强调“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达到国际标准”,这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硬核实力。它告诉客户,我们的高价是对品质的自信和保障,而不是随意的要价。
- 效率是助力:突出“最快的交货时间”,在全球化供应链中,效率往往意味着商机和成本的节约。我们不仅提供产品,更提供时间上的优势。
- 服务是保障:强调“灵活的售后服务”和“您的安心”,这解决了客户对长期合作的后顾之忧。一个好的售后团队,能为产品提供持续的价值延伸。
- 提供实证:提出可以分享“客户反馈”和“成功案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说服方式。通过第三方的认可,增强了客户的信任感和决策信心。
- 合作共赢:结尾处强调“共同创造价值”,将彼此关系定位为合作伙伴,而非简单的买卖关系,这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真正能够在全球市场立足的企业,必然是那些懂得将“价值”而非仅仅是“价格”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种价值包括了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对服务体验的持续优化、对技术创新的不断投入,以及对商业信誉的珍视。
跳出价格战的“死循环”
回顾外贸行业的多年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外贸伙伴都曾犯过一个相同的“错误”:为了成功拿下订单,不惜一切代价地选择降价。结果,订单可能暂时是到手了,但长远来看,却往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丧失了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因为当价格成为唯一的优势时,这种优势是极其脆弱且容易被复制的。
价格战,绝不是我们唯一的武器。它更像是一个无底洞,一旦跳进去,就很难再回头。真正的竞争力,源于我们懂得如何通过专业的邮件沟通,去有效地传递产品的真实价值;源于我们懂得如何逐步引导客户的需求,帮助他们发现并认可我们的独特优势;更源于我们对品质、服务和信誉的坚守。这些,才是我们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能够真正脱颖而出的核心力量。
所以,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不要再单纯地把“价格”作为赢得客户的第一选择。外卖平台之间的商战,消费者可能因为便宜而开心一顿,但我们外贸企业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活得久”,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客户要求便宜时,我们可以尝试把话题引向“量”和“需求”,探讨是否存在批量采购的可能性,或者他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能否通过定制化服务来满足。当客户关心服务时,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深入探讨“长期合作”的愿景,展现我们品牌的“价值承诺”,以及我们能提供的全方位支持。
因为残酷的现实是,当你为了订单,不惜一切地拼完价格之后,下次客户很可能依然会去找下一个比你更便宜的工厂。在价格战这条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它不是没有尽头,而是最终没有真正的赢家。唯有坚守价值,持续创新,才能走得更远,赢得真正的尊重和成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eap-delivery-alert-price-war-death.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