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利润狂泻36%!跨境大卖集体增收不增利,太难了!

2025-10-31跨境电商

Image

在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里,企业经营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要随时准备调整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行。特别是对于那些业务规模庞大的头部企业而言,每一次决策都关乎全局,更需要智慧与胆识并存。就好比咱们中国的一家知名跨境家居品牌——致欧科技,最近就正经历着一番深刻的市场洗礼。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致欧科技今年的前三季度,虽然营业收入达到了60.82亿元,同比实现了6.18%的增长,这无疑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然而,当我们深入观察第三季度的表现,会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单季度营收20.37亿元,同比微升1.53%;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只有8129.17万元,同比下降了23.31%;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跌至6322.08万元,同比下滑了36.0%。

这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清晰地描绘了一个“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同时也预示着,致欧科技在短期内面临着不小的盈利压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行业领头羊,在营收保持增长的同时,利润却承受了考验呢?深入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其一系列积极而富有远见的战略调整所致,尤其是供应链的深度转型。

你看,面对国际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的挑战,为了确保业务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致欧科技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扩大其在东南亚地区的产能布局。截至今年年中,公司已经成功将大约一半对美国市场的出货产能,转移到了东南亚区域,并且订单的落实率也达到了约70%的理想水平。这可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规避潜在风险,优化成本结构,提升供应链弹性,所做出的深思熟虑。东南亚地区,正逐渐成为致欧科技向全球订单供货的重要战略支点。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一些地区政策带来的成本上涨,比如美国市场加征关税的影响,致欧科技今年以来,也对北美市场的部分商品采取了提价策略。这样的决策,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对产品的销量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一些负面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企业为了维护健康利润空间,确保持续经营的必然选择。毕竟,在市场洪流中,保持合理的盈利能力,才是企业长青的基石。

更值得称道的是,致欧科技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现有市场的巩固,它正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寻求新的增长点,全面推进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在公司深耕已久的“主战场”——欧洲市场,致欧科技正计划投入更多资源,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他们已经将原有的“德国一个中心仓发货全欧洲”的模式,升级为“1个中心仓+N个前置仓”的精细化仓储网络。这种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更快的配送速度,更低的物流成本,以及更优质的客户体验,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而在北美航线业务上,致欧科技同样在加速布局物流能力,旨在实现整体配送效率和成本结构的双重优化。

不仅如此,致欧科技的商业版图,也正在悄然扩张,触及欧美日等传统市场之外的新兴区域。比如,他们加大了在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市场的战略投入,试图在新兴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极。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5年上半年,在欧美日以外的其他地区,致欧科技实现了4099.58万元的营收,同比激增86.25%!这充分说明了其拓展新兴市场的策略,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这一切的战略部署,无不昭示着致欧科技正在实行一套“双线并行”的策略:一方面,它在努力消化和应对当前市场动荡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它又在积极地加快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空间。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短期内的业绩承压,无疑是难以避免的。但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这种“阵痛期”恰恰是企业为了实现未来更持续、更健康发展所必须经历的“磨砺”。通过快速且协同的战略调整,致欧科技正在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加广阔和光明的未来。对于一家有远见的企业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划算的“好买卖”。

诚然,像致欧科技这样的“阵痛期”,并非个例。近年来,受多种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少中国跨境电商的大卖家都面临着相似的经营挑战,业绩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其中,有市场大环境的压力,也有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

作为A股市场中为数不多的跨境电商企业,华凯易佰的业绩表现,同样印证了盈利承压的普遍性。新媒网获悉,华凯易佰今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了67.4亿元,同比增长了10.2%。然而,其归母净利润却仅为494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3.9%;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只有3518万元,同比下降了81.1%。尤其是第三季度,营收22.01亿元,同比下降了15.21%;归母净利润1266.57万元,同比下降76.87%。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华凯易佰正面临着营收增速放缓、盈利能力显著下滑的重要问题。这背后的原因也不复杂:一方面,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对单一电商平台的依赖性较高,一旦平台政策发生变化,就可能对其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尽管华凯易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积极布局如TikTok Shop、Temu等新兴平台,试图实现多元化发展,但这种战略转型,想要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其对传统平台的依赖格局,并非易事。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华凯易佰为了优化库存结构,减轻库存积压的压力,采取了大规模的促销策略。虽然这有效降低了库存规模,截至今年9月底,华凯易佰的库存规模相比2024年末下降了34.22%,优化效果显著,但促销活动的加大,往往意味着毛利率的下降。同时,仓储和物流费用的阶段性上涨,也进一步挤压了公司的利润空间。可见,库存优化虽然是必要之举,但其带来的成本,短期内也给企业盈利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与此类似的还有跨境大卖乐歌股份。这家企业近年来积极投入海外仓业务建设,其盈利水平也因此受到了阶段性的影响。财报数据显示,乐歌股份第三季度营收17.02亿元,同比增长9.93%;但净利润仅为0.40亿元,同比减少了62.01%。在报告期内,乐歌股份的在建工程费用高达8.23亿元,相比去年底暴涨了391.1%。这笔巨额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海外仓库的建设之中。正因为处于大规模扩张的阶段,海外仓业务的收益还没有完全显现,第三季度其毛利率环比基本持平,维持在9.69%。这也提示我们,如果未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者仓库的利用率提升缓慢,这些投入就有可能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利润表现。

综观这些中国跨境大卖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风云变幻的跨境市场中,越是规模庞大的企业,越容易在战略转型期遭遇“阵痛”。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看,这是大卖们主动选择的、通往未来新局的必经之路。只要方向正确,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度过这段调整期,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我们也要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如果战略调整出现方向性偏差,或者受到外部环境的剧烈冲击,导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这段“阵痛期”就可能被无限拉长,甚至演变成经营上的危机。

因此,如何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如何灵活地调整战略方向,如何高效地执行转型方案,从而确保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稳健发展,这无疑是考验每一家大卖综合实力和领导智慧的关键所在。这就像一艘巨轮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不仅需要船长在狂风巨浪中清晰地辨明远方灯塔的方向,更需要全体船员拥有乘风破浪、扎实前进的勇气和魄力,共同驶向成功的彼岸。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ig-sellers-profit-plunge-36pc-revenue-up.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致欧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面临增收不增利局面。公司扩大东南亚产能布局,北美市场提价,并积极拓展欧洲及新兴市场。华凯易佰、乐歌股份等跨境电商企业也面临类似盈利挑战,战略转型期“阵痛”普遍存在。
发布于 2025-10-31
查看人数 95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