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纺织出口8月对美狂泻25%!特朗普再出狠招,利润双杀!

2025-10-14跨境电商

Image

今年8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表现出了一些新变化。根据我们观察到的数据,当月出口额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降幅达到了5%,这比7月份的降幅(0.1%)有所扩大。回顾今年1月至8月,累计出口额也从之前的微弱增长转为小幅下降0.2%。从产品结构来看,针梭织服装出口的减少,是导致8月整体纺织服装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市场分布上,我们注意到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有所下降,而对东盟、日本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市场的出口则呈现增长态势。值得关注的是,8月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降幅扩大到25%,比上个月的降幅增加了10个百分点,目前美国市场在我们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降至15.2%。

新媒网跨境获悉,自美方调整贸易政策以来,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进行过多轮磋商,最近一轮谈判于9月在西班牙举行。近期,双方在稀土出口管控、农产品出口以及航班飞越俄罗斯上空等议题上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此外,美国在10月14日开始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只征收港口费,我方也同步采取了对等措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我们不能排除特朗普政府在未来可能继续采取加征关税措施,这无疑会给我国的相关产品出口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相对平静之后,我国纺织服装对美出口或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建议广大企业务必提前做好研判,制定应对预案,以防范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国际金融市场也正在经历一些变化。随着美联储逐步调整利率政策,美元指数呈现走弱趋势,加之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需求的持续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了强势。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在跨境交易中选择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首次超越美元,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积极买入人民币债券,并增持A股核心资产,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人民币的走强,虽然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与国际影响力,但也给依赖出口的企业带来了订单获取和利润空间上的双重压力。面对汇率波动,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充分利用好远期结售汇、汇率避险工具等金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健性。

贸易数据概览

让我们来具体看看今年以来的贸易数据。

2025年1月至8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41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其中,出口额为24526.3亿美元,增长了5.9%;进口额为16661.1亿美元,下降了2.3%。这期间,我国累计贸易顺差达到了7865.2亿美元,显示出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大的生产能力。

单看8月份,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5412.9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额为3218.1亿美元,增长了4.4%;进口额为2194.8亿美元,增长了1.2%。当月贸易顺差为1023.3亿美元。

聚焦到纺织品服装行业,1月至8月,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为2101亿美元,同比下降0.7%。其中,出口额为1972.8亿美元,下降0.2%;进口额为128.2亿美元,下降8.7%。累计贸易顺差达到了1844.6亿美元,同比增长0.5%,这表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出口承压的同时,仍然保持了较高的贸易顺差,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8月份,纺织品服装贸易额为283.7亿美元,同比下降4.7%。其中,出口额为265.4亿美元,下降5%;进口额为18.3亿美元,增长0.6%。当月贸易顺差为247.1亿美元,下降5.4%。

市场深度分析

2025年1月至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8月服装出口下降明显,累计出口由增转降

8月份,受部分海外订单转移和一些企业“提前出货”效应减退的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在同比和环比上均有所下降。其中,当月服装出口额下降幅度超过10%。具体来看,8月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265.4亿美元,同比下降5%,环比也下降了0.8%。在细分产品中,纺织品出口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6.8%;而服装出口额则为141.5亿美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6.7%。

从1月至8月的累计数据来看,纺织服装累计出口总额为1972.8亿美元,同比下降0.2%,结束了1月至7月的微弱增长态势,整体出口表现由正转负,显示出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不容小觑。

二、出口市场结构呈现新变化:对东盟和日本增长,对美国、欧盟下降

8月份,受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25%。同时,对欧盟的出口也下降了3.9%。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对东盟和日本市场的出口恢复了增长势头。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长1.9%,对日本出口增长4.4%。此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也保持了0.8%的同比增长,这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效。

从1月至8月的累计数据来看,我国对欧盟和日本的纺织服装出口分别增长了4.5%和1.1%,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对美国和东盟的出口则分别下降了9%和4.9%。在这四大传统市场中,我国累计出口总额达1020.5亿美元,占据了我国出口总额的51.7%。

值得一提的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表现尤为亮眼,累计出口额达到了1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据我国总体出口的56.7%。这充分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深化国际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巨大的机遇。

(一)8月对美出口下降25%,针梭织服装面临量价双重挑战

8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年通胀率达到2.9%,创下了2025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且增速超过了7月份的2.7%。此次通胀反弹主要受食品和燃油价格上涨的推动,这直接影响了美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在此背景下,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纺织服装额在8月达到了40.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5%,降幅较上月扩大了15个百分点。其中,作为主要出口产品的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5.8%。更深层次地看,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6.1%,而出口单价也下降了11.5%,这反映出对美出口面临着量价齐跌的双重压力。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出口纺织服装301.9亿美元,同比下降9%,降幅较1月至7月进一步扩大3个百分点。其中,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191.1亿美元,同比下降6.4%,降幅较1月至7月扩大4个百分点。尽管出口量微增0.5%,但出口单价下降6.9%,显示出企业在利润空间上面临的挑战。

从外媒报道的美国进口数据来看,7月份美国自全球进口纺织服装112.9亿美元,同比下降4.2%。其中,自中国进口额下降34.5%,而自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的进口则分别增长了15%、10.3%和4.9%。当时,中国、越南、印度、孟加拉国在美国进口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20%、17%、8.8%和6.7%。从量价指数分析,美国7月进口数量增长12.1%,但进口单价却下降了14.6%,这表明美国市场对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可能转向了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源。

(二)8月对东盟出口增长1.9%,纱线面料出口贡献显著

8月份,东盟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受到了一定外部因素的影响,多数国家的增速有所放缓。尽管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与美国达成了较低税率的贸易协议,但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前期“提前出货”效应的减弱,使得东盟区域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压力。

尽管如此,我国对东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依然展现出积极态势。8月份,出口额达到39亿美元,同比增长1.9%,相较上月增长了8个百分点。其中,纱线面料出口表现尤为出色,达到23.5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具体到国家,对越南出口同比增长4%,对柬埔寨出口更是增长了25%。然而,服装出口则下降了16.6%,这说明东盟市场对我国纺织品中间产品的需求更为旺盛。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我国对东盟出口纺织服装331.5亿美元,同比下降4.9%。其中,对越南出口纺织服装115.1亿美元,同比下降4.3%;对柬埔寨出口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7%,显示出该国市场持续的活力;对印度尼西亚出口37.2亿美元,同比增长5.9%。从产品结构看,1月至8月我对东盟出口纱线面料18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出口服装83.2亿美元,同比下降16.3%。这再次强调了纺织品中间产品在对东盟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三)8月对欧盟出口下降3.9%,单价下跌影响明显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8月,欧盟的年通胀率为2.4%,与7月和去年同期持平;欧元区的年通胀率为2.0%。具体到成员国,塞浦路斯(0.0%)、法国(0.8%)和意大利(1.6%)的年通胀率最低,而罗马尼亚(8.5%)、爱沙尼亚(6.2%)和克罗地亚(4.6%)的年通胀率则相对较高。不同国家之间通胀水平的差异,反映了欧洲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消费信心和购买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8月份对欧盟出口纺织服装39.5亿美元,同比下降3.9%,降幅较上月扩大了1.7个百分点。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对排名前三的德国、西班牙、荷兰出口额分别为6.8亿美元、6.5亿美元和5亿美元。其中,对西班牙出口增长15.9%,表现抢眼;而对德国和荷兰的出口则分别同比下降9.7%和7.9%。

从产品结构看,8月对欧盟出口针梭织服装24.4亿美元,同比下降3.7%。虽然出口数量增长了2.9%,但出口单价下降了6.4%,表明价格竞争依然激烈。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我国对欧盟出口纺织品服装283.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增幅较1月至7月回落1.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172.6亿美元,增长6.7%。其中,出口数量增长8.6%,出口单价下降1.7%。

从外媒报道的欧盟进口数据来看,7月份欧盟进口纺织服装1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中国、孟加拉国和土耳其是其前三大进口来源地,进口额分别为33.3、15.9和11亿美元,三者占比分别为34%、15%和10%。同比来看,自中国进口增长23%,自孟加拉国进口增长15%,而自土耳其进口则下降0.4%。这说明中国在欧盟纺织服装进口市场中依然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也在加剧。

(四)8月对日本出口增长4.4%,针梭织服装表现稳健

8月份,日本政府将2025财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数据从先前预期的1.2%下调至0.7%。外媒普遍认为,美国贸易政策调整是当前日本经济面临的最主要外部风险,这使得日本国内消费和企业投资趋于谨慎。

尽管面临外部挑战,我国对日本的纺织服装出口在8月份取得了积极进展,出口额达到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主要出口产品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10.8亿美元,增长4.7%。其中,出口数量增长10.1%,而出口单价下降4.9%,显示出日本市场对高性价比产品的偏好。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我国对日本出口纺织服装10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针梭织服装出口额为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口数量增长4.2%,出口单价下降2.6%。

从外媒报道的日本进口数据看,7月份日本进口纺织服装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越南和意大利是其前三大进口来源地,纺织服装进口额分别为13.4、5.2和1.3亿美元,三者占比分别为48%、19%和5%。自中、越、意三国进口同比分别增长0.9%、5.8%和8.5%,中国依然是日本纺织服装进口的最大来源国,凸显了中日两国在产业链上的紧密联系。

(五)8月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增长0.8%,战略价值凸显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8月份,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额达到了143.3亿美元,同比增长0.8%,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3个百分点。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其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这无疑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区域表现看,对巴西出口增长3.5%,对波兰出口增长15%,对巴基斯坦出口更是实现了34%的显著增长,对尼日利亚出口也增长了13%。这些数据显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纺织服装111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增长1.9%,对巴西出口增长1.9%,对尼日利亚出口增长36.9%,对波兰出口增长11.6%,对智利出口增长21%,对巴基斯坦出口增长34%。这些国家市场表现强劲,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提供了宝贵的增长动力。

目前,“一带一路”市场在我国总体出口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6.7%,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战略性成果,也为我国企业应对全球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贸易便利化措施,我们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正在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三、产品结构变化:纱线、面料出口增长,针梭织服装量价齐跌

8月份,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四大主要产品类别中,纱线和面料的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5%和4.4%,显示出上游产品仍有较强竞争力。然而,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额则分别下降3.4%和9.9%,这反映了终端消费品市场面临的压力。

从出口数量来看,纱线、面料和家用纺织品的出口量分别增长了16.9%、16.8%和1%,而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量则下降了2.9%。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四大类商品的出口单价均延续了跌势。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的出口单价分别下降了12.3%、10.6%、4.3%和7.2%。这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维持订单,企业普遍面临着以价换量的局面,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9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6%;服装出口额为1027.7亿美元,同比下降1.7%。在四大类商品中,纱线和面料的出口额分别增长5.3%和2.3%,而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的出口额则分别下降0.3%和1.6%。

总体而言,这四大类商品全部呈现出“量升价跌”的态势。出口数量方面,纱线、面料、家用纺织品和针梭织服装分别增长13.5%、11.2%、9.9%和4.1%;然而在出口价格方面,它们则分别下降了7.2%、8%、9.3%和5.5%。这组数据清晰地表明,制成品的价格下跌幅度超过了中间品,这意味着制成品厂商的利润空间遭受了更大的挤压,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变得刻不容缓。

四、区域表现差异:浙江出口增长,江苏、广东、山东下降

8月份,在我国排名前七位的纺织服装重点出口地区中,只有浙江省的出口实现了0.9%的同比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而江苏、广东、山东、福建、上海和新疆的出口额则分别下降了6.4%、7.8%、13.9%、4.7%、5.1%和1.7%。这反映出不同地区在外部环境变化下的抗压能力和市场适应性存在差异。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排名前七位的重点地区中,浙江、江苏、山东和上海分别增长了4.7%、0.8%、4.7%和1.8%,这些地区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多元市场,保持了稳健增长。然而,广东、福建和新疆的出口则分别下降了8.1%、13.3%和2.5%,这些地区可能面临更大的外部挑战或正在经历更深层次的产业转型。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中的20个地区实现了出口增长,这表明我国经济的整体活力和区域发展潜力。其中,湖北(15%)、北京(10%)、黑龙江(33%)、重庆(41%)和云南(14%)的增幅较大,这些地区可能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开拓新兴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进口市场观察:面料量价齐跌,针梭织服装单价上升

8月份,我国纺织服装进口总额为18.3亿美元,实现了0.6%的同比增长,这表明国内市场对某些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保持稳定。

在纺织品进口方面,总额为8.1亿美元,同比下降2.3%。其中,纱线进口额为4亿美元,增长6.1%,进口量增长9.8%,但单价下降3.4%。面料进口额为1.8亿美元,下降16.6%,进口量下降4.2%,单价下降12.9%。这反映出国内对面料的进口需求可能有所减弱,或者更倾向于采购国内产品。

而在服装进口方面,总额为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针梭织服装进口额为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进口量下降了3.4%,但进口单价却上涨了7.2%。这可能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对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进口服装需求依然旺盛,或者部分高端品牌进口量有所增加,预示着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

1月至8月累计数据显示,纺织服装累计进口额为128.2亿美元,同比下降8.7%。其中,纺织品进口63.9亿美元,下降12%;服装进口64.3亿美元,下降5.1%。从大类商品看,纱线累计进口额下降16.1%,进口量下降12.3%,单价同比下降4.3%。面料进口额同比下降14.9%,进口量下降12.1%,单价同比下降3.2%。针梭织服装进口额下降4.6%,进口量下降5.9%,但单价上升1.4%。这些数据共同勾勒出我国纺织服装进口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即对部分中低端面料和纱线的进口需求有所下降,而对高品质、高单价的服装产品需求保持韧性。

六、我国棉花产销:产量增长保障供应,进口结构优化调整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信息,在2024/25年度,我国棉花产量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为国内纺织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使得国内资源供应整体趋于宽松。与此同时,棉花进口数量则明显下滑,这与我国提升棉花自给自足能力的努力相吻合。尽管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偏弱,纺织品服装出口承受压力,内销市场增长也受到一定限制,企业盈利水平普遍偏低,化纤替代的趋势仍在持续增强,使得棉纺织企业面临较大亏损面。在整个年度中,棉花期现货价格以振荡下跌为主。

新媒网跨境认为,尽管棉花消费总体表现低迷,但新疆地区纺纱产能的持续扩张,大幅提高了国产棉花的就地转化率,有力促进了国产棉的销售进度。到年度末期,商业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这反映了国内棉花流通效率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具体数据显示,2024/25年度我国棉花产量达到666.4万吨,同比增长13.4%;棉花进口量为105.3万吨,同比大幅下降67.6%,显示出我国对进口棉花的依赖度显著降低。棉花消费量为780万吨,同比下降1.3%;期末库存为985.3万吨,同比下降1%。

8月份,受美国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24/25年度我国棉花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然而,随着进口棉滑准税配额的增发,8月份我国棉花进口量延续了恢复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棉在新棉上市后成为市场补充货源的首选,进口占比显著提升至77%,巴西棉进口占比为15%。整个2024/25年度,我国棉花进口量减少,全年共进口棉花105.3万吨,同比下降67.5%。1月至8月,化学纤维累计进口量下降7.5%,但进口均价增长1.9%,这表明在化学纤维领域,我国可能正在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口倾斜。

8月份,受新棉丰产预期以及中美经贸磋商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棉价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走势。同期,国际棉价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美棉签约数据疲软以及美国贸易政策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等原因而震荡,内外价差略有缩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B)月均价为15230元/吨,同比上涨273元,环比下跌132元;Cotlook A指数月均价为78.6美分/磅,同比下跌1.6%,环比下跌0.2美分/磅。折合1%关税价格为13844元/吨,低于国内棉价1386元,价差较上月缩窄50元。这反映了国内外棉花市场的复杂联动关系,以及我国在保障棉花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ugust-textile-us-plunge-25-percent-trump-strikes-profit-squeeze.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8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下降5%,对美出口降幅扩大至25%。对东盟、日本及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增长。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不确定性。1-8月纺织品服装贸易总额同比下降0.7%,贸易顺差仍保持较高水平。企业需警惕风险,积极应对。
发布于 2025-10-14
查看人数 7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