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电表进口1.5亿!中国54.8万台量居首!

澳大利亚,这个地广人稀的南半球国家,在能源转型与基础设施升级的浪潮中,其电力供应与生产计量设备市场正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作为连接能源生产方与消费者的关键环节,电表的更新迭代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对于众多关注海外市场的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澳大利亚市场的最新动向,无疑是洞察潜在商机、优化供应链布局的重要一环。
根据最新披露的市场数据,澳大利亚电力供应与生产计量设备的整体市场,在近年来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势头。预计到2035年,其市场规模在销量方面将达到26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约为0.7%;在市场价值方面,预计将增至2.2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0.9%。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澳大利亚电力行业对计量设备持续的需求,也预示着一个成熟且需求稳定的市场环境。
市场消费趋势洞察
聚焦到具体的消费层面,澳大利亚市场在2024年的电力供应或生产计量设备消耗量约为240万台。尽管相比2023年略有下降,跌幅为4.7%,但从长期趋势来看,2013年至2024年期间,该市场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仍保持在2.0%。这表明,虽然短期内可能存在波动,但整体需求呈现上升态势。消费量的峰值出现在2023年,达到250万台,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调。
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至2.07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了8.4%。回顾2013年至2024年,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为2.2%,期间虽有起伏,但整体保持增长。2024年的市场价值达到了峰值,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仍有望继续增长。
这种持续增长的需求,部分源于澳大利亚政府对智能电网的积极推动以及老旧电表设备的更新换代。随着可再生能源在澳大利亚能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也对现有计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对于能源使用效率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视,也促使电力公司加大对智能电表的部署力度。
本土生产面临挑战,进口依赖性增强
与强劲的市场消费需求形成对比的是,澳大利亚本土电力计量设备的生产情况却不容乐观。2024年,澳大利亚本土生产的电力供应或生产计量设备约为78.6万台,较上一年大幅下降了24.4%。从长期数据来看,本土产量呈现出明显的萎缩趋势。尽管在2017年曾出现84%的显著增长,达到阶段性高峰,但此后便未能恢复增长势头,2015年的160万台产量是历史最高点。
在价值层面,2024年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的本土产值估计为5800万美元,呈现出相对平稳但略有下降的趋势。同样,2017年的产值增长最为显著,达到80%,使总产值一度达到1.08亿美元。然而,从2018年到2024年,本土产值未能重拾增长动力。
本土生产的持续下滑,使得澳大利亚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显著提升。这为全球,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制造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澳大利亚市场对高性价比、技术先进的进口电力计量设备有着迫切的需求。
进口市场蓬勃发展,亚洲供应商是主力
在本土产量萎缩的同时,澳大利亚的电力供应或生产计量设备进口量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进口量增长了8.8%,达到160万台,这是继连续两年下降后的第三年持续增长。回顾整个考察期,进口量增幅显著,其中2016年进口量更是激增151%,达到历史新高。预计2024年后,进口量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在进口价值方面,2024年电力计量设备进口额飙升至1.51亿美元。整体而言,进口额呈现强劲扩张态势。2016年的增幅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了189%。2024年进口额达到峰值,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以下是2024年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及相关数据:
| 来源国 | 进口量(千台) | 份额(%) | 进口额(百万美元) | 份额(%) |
|---|---|---|---|---|
| 中国 | 548 | 34.25 | 26 | 17.22 |
| 马来西亚 | 506 | 31.63 | 60 | 39.74 |
| 印度尼西亚 | 352 | 22 | 38 | 25.17 |
| 合计 | 1406 | 87.88 | 124 | 82.13 |
| 其他 | 194 | 12.12 | 27 | 17.87 |
| 总计 | 1600 | 100 | 151 | 100 |
注:表格数据为估算值,可能存在四舍五入误差。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的三大主要供应国,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86%。其中,中国以54.8万台的进口量位居首位。从价值上看,马来西亚以6000万美元的进口额领先,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和中国。
在主要供应商中,马来西亚的进口增长速度最为显著,2013年至2024年期间,其在进口量方面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90.9%,进口额复合年增长率也达到了160.4%。这说明马来西亚在澳大利亚市场取得了飞速发展。
进口价格差异与考量
2024年,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台93美元,较上一年上涨了20%。从长期来看,进口价格走势相对平稳。2018年,价格增长最为显著,涨幅达52%,使平均进口价格达到每台96美元的峰值。此后,从2019年至2024年,平均进口价格未能恢复到更高水平。
不同来源国的进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了产品类型、技术含量、品牌溢价以及供应链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 来源国 | 平均进口价格(美元/台) |
|---|---|
| 印度 | 146 |
| 中国 | 47 |
| 其他主要供应商 | 93 (平均值) |
注:表格数据为估算值,可能存在四舍五入误差。
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印度的平均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台146美元,而中国的平均进口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台47美元。印度尼西亚在2013年至2024年间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复合年增长率为21.0%。对于中国的供应商来说,较低的价格优势是开拓澳大利亚市场的重要竞争力,但同时也需要关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以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
出口规模有限,新西兰是主要市场
相较于庞大的进口市场,澳大利亚电力供应或生产计量设备的出口规模则显得较为有限。在经历了三年的增长之后,2024年出口量下降了8.2%,至5.4万台。整体而言,出口量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17年出口增长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了183%。出口峰值出现在2014年,达到13.5万台;然而,从2015年至2024年,出口未能恢复到之前的势头。
在出口价值方面,2024年电力计量设备出口额显著下降至570万美元。在此期间,出口额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2014年出口额增长最快,增幅达到130%,使出口额达到1900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5年至2024年,出口增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以下是2024年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及相关数据:
| 目的地 | 出口量(千台) | 份额(%) | 出口额(百万美元) | 份额(%) |
|---|---|---|---|---|
| 新西兰 | 46 | 85.19 | 4.4 | 77.19 |
| 新加坡 | 2.3 | 4.26 | 0.14 | 2.46 |
| 美国 | 1.6 | 2.96 | 0.6 | 10.53 |
| 其他 | 4.1 | 7.59 | 0.56 | 9.82 |
| 总计 | 54 | 100 | 5.7 | 100 |
注:表格数据为估算值,可能存在四舍五入误差。
新西兰是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占据了总出口量的86%。对新西兰的出口量,更是新加坡(第二大目的地)的十倍以上。美国则位居第三,占比2.9%。从2013年至2024年,对新西兰的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4.6%。对新加坡和美国的出口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3%和36.1%。
在出口价值方面,新西兰以440万美元的出口额,占据了77%的市场份额,依然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美国和新加坡分别以11%和2.5%的份额紧随其后。从2013年至2024年,对新西兰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相对平稳。而对美国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9.1%,对新加坡的增长率为8.2%。
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台106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27.1%。在考察期内,出口价格持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2016年价格增长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了117%。出口价格峰值出现在2020年,达到每台271美元;然而,从2021年至2024年,出口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出口市场的平均价格差异也较大。
| 目的地 | 平均出口价格(美元/台) |
|---|---|
| 美国 | 385 |
| 马来西亚 | 44 |
| 其他主要目的地 | 106 (平均值) |
注:表格数据为估算值,可能存在四舍五入误差。
2024年,在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出口到美国的平均价格最高,达到每台385美元,而出口到马来西亚的平均价格最低,为每台44美元。从2013年至2024年,出口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4.6%,而对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则有所下降。这种价格差异可能与出口产品的类型、功能、技术含量以及与贸易伙伴的协议有关。
中国跨境从业者的机遇与展望
澳大利亚电力计量设备市场的深度分析,为我们中国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市场参考。鉴于澳大利亚本土生产的持续萎缩以及对进口产品的高度依赖,中国制造企业在电力计量设备领域拥有巨大的出口潜力。
我们的优势在于:
- 成熟的产业链: 中国拥有完善的电力计量设备制造产业链,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生产,效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
- 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智能电表、物联网集成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能够满足澳大利亚市场对先进设备的需求。
- 规模化生产: 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中国企业可以提供规模化、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然而,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也需要我们注意:
- 产品认证与标准: 严格遵循澳大利亚的电力行业标准和产品认证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当地法规。
- 本地化服务: 建立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
- 品牌建设: 在价格竞争的同时,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树立可靠的中国制造形象。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电力供应与生产计量设备市场前景广阔,对于寻求国际化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这里蕴藏着不容忽视的商业机遇。我们应持续关注该市场的动态变化,积极调整策略,以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深度参与到澳大利亚的能源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互利共赢。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u-meters-imports-150m-china-tops-548k.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