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掘金!亚太市场2035年冲刺141亿美元!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世界贸易的活力中心,其乳制品市场,特别是脱水奶(包括奶粉、淡奶和炼乳)领域,一直备受瞩目。这一市场不仅关乎区域内的食品安全与民生需求,也深刻影响着全球乳制品供应链的格局。
近年来,亚太地区脱水奶市场经历了一些波动。数据显示,2024年该地区的脱水奶消费量出现连续第三年下降,总量降至360万吨,市场价值为104亿美元。然而,这并非长期趋势的写照。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在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亚太脱水奶市场有望在未来十年恢复增长。预计到2035年,该地区脱水奶的消费量将增至410万吨,市场价值将达到141亿美元。
深入观察,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是当前主要的脱水奶消费国,而新西兰则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优势,占据了区域内的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奶粉在整个脱水奶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其份额均超过七成,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市场未来展望
随着亚太地区对奶粉、淡奶和炼乳需求的持续增长,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保持稳健的上升趋势。从2024年至2035年,市场消费量预计将以每年1.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扩张,到2035年末,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10万吨。
在价值方面,同期市场预计将以2.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35年末,市场总价值有望达到141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该地区消费者对乳制品品质和多样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市场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积极影响。
消费动态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消费量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总量减少6.3%,降至360万吨。回顾2013年至2024年的数据,总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0%,整体趋势相对稳定,但某些年份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消费量曾在2021年达到430万吨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间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市场收入降至104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8.5%。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含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在评估期内,消费市场价值呈现出相对平缓的趋势。市场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145亿美元的最高水平,但从2023年至2024年,消费价值有所回落。
各国消费格局
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
国家 | 消费量(千吨) | 占总消费量份额(%) |
---|---|---|
中国 | 745 | 21 |
马来西亚 | 468 | 13 |
印度 | 335 | 9 |
其他 | 2052 | 57 |
总计 | 3600 | 100 |
数据来源:海外报告
这三国合计占据了总消费量的43%。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印度在主要消费国中展现出最显著的消费增长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6%,这与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密切相关。相比之下,中国市场同期平均每年下降4.3%,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全球重要消费市场的地位。马来西亚则保持了4.9%的年均增长。
在价值方面,中国以2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领跑,其次是印度(11亿美元),马来西亚位居第三。
从人均消费量来看,2024年新加坡的人均脱水奶消费量最高,达到41公斤/人,远高于马来西亚(14公斤/人)、越南(3公斤/人)和泰国(2.9公斤/人)。全球平均人均消费量约为0.8公斤/人,亚太地区各国差异显著。新加坡作为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其高人均消费量可能与国民的饮食习惯和对高品质乳制品的需求有关。
消费产品类型
奶粉是脱水奶市场中消费量最大的产品,2024年消费量达到260万吨,占据了总量的约71%。其消费量是第二大产品——淡奶和炼乳(110万吨)的两倍多,凸显了奶粉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在价值方面,奶粉同样以8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独占鳌头,淡奶和炼乳以19亿美元位居第二。2013年至2024年间,奶粉的市场价值平均每年下降1.4%。
生产能力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产量约为370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在评估期内,总产量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14年产量增长最为显著,增幅达到6.3%。产量曾在2021年达到380万吨的峰值,但从2022年至2024年,产量保持在略低于峰值的水平。
从价值来看,2024年脱水奶的生产价值略微下降至126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整体而言,生产价值也呈现出相对平缓的趋势。2021年生产价值增长最为明显,增幅达到6.1%。生产价值曾在2014年达到142亿美元的最高水平,但从2015年至2024年,生产价值有所回落。
各国生产格局
2024年,新西兰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脱水奶生产国。
国家 | 产量(千吨) | 占总产量份额(%) |
---|---|---|
新西兰 | 1900 | 50 |
马来西亚 | 369 | 10 |
印度 | 346 | 9 |
其他 | 1100 | 31 |
总计 | 3715 | 100 |
数据来源:海外报告
新西兰的产量达到190万吨,占据了总产量的约50%,其强大的乳业基础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新西兰的产量是第二大生产国马来西亚(36.9万吨)的五倍之多。印度以34.6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占总产量的9.3%,这得益于其本土庞大的奶牛养殖业和日益增长的内需。
在2013年至2024年间,新西兰的生产量年均增长率相对温和。同期,马来西亚和印度的生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6%和5.0%,显示出两国在乳制品生产领域的积极发展态势。
生产产品类型
奶粉在生产结构中同样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产量达到280万吨,占总产量的约74%。其产量是淡奶和炼乳(98万吨)的三倍。
在价值方面,奶粉以93亿美元的生产价值领跑市场,淡奶和炼乳以19亿美元位居第二。在2013年至2024年间,奶粉的生产价值平均每年收缩2.8%。
进口贸易概览
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的海外采购量连续第三年下滑,减少4.8%,降至220万吨。在评估期内,进口量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2021年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9.9%,达到300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至2024年,进口量的增长未能保持原有势头。
在价值方面,2024年脱水奶进口额降至76亿美元。总体而言,进口价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4年进口价值增长最为显著,增幅达到22%,达到116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至2024年,进口价值未能恢复增长。
主要进口国
2024年,中国是亚太地区主要的脱水奶进口国。
国家 | 进口量(千吨) | 占总进口量份额(%) |
---|---|---|
中国 | 657 | 29 |
菲律宾 | 266 | 12 |
印度尼西亚 | 193 | 9 |
马来西亚 | 187 | 8 |
泰国 | 145 | 6 |
越南 | 137 | 6 |
孟加拉国 | 123 | 5 |
其他 | 792 | 25 |
总计 | 2500 | 100 |
数据来源:海外报告
中国进口量为65.7万吨,占据了总进口量的29%。菲律宾(26.6万吨)、印度尼西亚(19.3万吨)、马来西亚(18.7万吨)、泰国(14.5万吨)、越南(13.7万吨)和孟加拉国(12.3万吨)也位列主要进口国之列,这些国家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约47%。新加坡(8.8万吨)、中国香港(8.5万吨)和中国台湾(8.3万吨)则各自占据了总进口量的11%。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脱水奶进口量年均下降2.5%。同期,孟加拉国(+6.5%)、菲律宾(+5.3%)、泰国(+4.0%)、马来西亚(+3.9%)和中国台湾(+3.7%)均表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孟加拉国以6.5%的复合年增长率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进口国。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香港(-4.3%)和新加坡(-5.0%)的进口量则呈现下降趋势。
在价值方面,中国以24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脱水奶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31%。菲律宾(6.07亿美元)和马来西亚(8%份额)紧随其后。
进口产品类型
奶粉是主要的进口产品,进口量约为20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89%。淡奶和炼乳(23.9万吨)则占据了11%的份额。
2013年至2024年,奶粉进口量保持相对平稳。同期,淡奶和炼乳的进口量增长5.9%,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进口产品类型。
在价值方面,奶粉以72亿美元的进口额占据了亚太地区脱水奶进口总额的95%,淡奶和炼乳以3.93亿美元位居第二,占5.2%。
进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的进口价格为每吨3370美元,较上一年下降6.8%。在评估期内,进口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22年价格涨幅最大,达到17%。进口价格曾在2014年达到每吨4815美元的最高水平,但从2015年至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价格差异显著,奶粉价格最高(每吨3576美元),而淡奶和炼乳价格为每吨1643美元。
出口贸易格局
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出口量约为240万吨,较上一年增长3.9%。整体而言,出口量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2021年出口量增长最快,增幅达到5.7%,达到250万吨的峰值。但从2022年至2024年,出口量的增长未能保持原有势头。
在价值方面,2024年脱水奶出口总额为80亿美元。在评估期内,出口价值呈现出小幅缩减的趋势。2017年出口价值增长最显著,增幅达到22%。出口价值曾在2014年达到101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至2024年,出口价值保持在略低于峰值的水平。
主要出口国
新西兰是亚太地区主要的脱水奶出口国。
国家 | 出口量(千吨)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
新西兰 | 1800 | 78 |
澳大利亚 | 258 | 11 |
马来西亚 | 89 | 4 |
新加坡 | 50 | 2 |
其他 | 103 | 5 |
总计 | 2300 | 100 |
数据来源:海外报告
新西兰出口量约为180万吨,占据了总出口量的78%,其在全球乳制品贸易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澳大利亚(25.8万吨)位居第二,贡献了11%的出口份额。马来西亚(8.9万吨)和新加坡(5万吨)的出口量则相对较小。
在2013年至2024年间,新西兰的出口量保持相对平稳。同期,澳大利亚的出口量增长了1.1%,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相比之下,马来西亚(-1.0%)和新加坡(-4.6%)的出口量呈现下降趋势。
在价值方面,新西兰以60亿美元的出口额,继续保持亚太地区最大的脱水奶供应国地位,占总出口额的74%。澳大利亚(9.63亿美元)和马来西亚(2.8%份额)紧随其后。
出口产品类型
奶粉在出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出口量为220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93%。淡奶和炼乳(15.7万吨)则占据了6.6%的份额。
2013年至2024年,奶粉出口量保持相对平稳。同期,淡奶和炼乳的出口量增长了1.9%,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产品类型。
在价值方面,奶粉以78亿美元的出口额,占据了亚太地区脱水奶出口总额的96%,淡奶和炼乳以2.84亿美元位居第二,占3.5%。
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脱水奶的出口价格为每吨3375美元,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在评估期内,出口价格呈现小幅缩减趋势。2017年出口价格涨幅最快,较上一年增长27%。出口价格曾在2014年达到每吨4127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至2024年,出口价格保持在略低于峰值的水平。
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价格差异显著,奶粉价格最高(每吨3485美元),而淡奶和炼乳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1811美元。
结语与展望
亚太地区的脱水奶市场,虽然在短期内经历了一些调整,但其长期增长潜力依然显著。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差异,共同塑造了复杂而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奶粉作为核心产品,其在消费、生产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将继续维持。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亚太乳制品市场的这些动态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把握新兴市场的消费需求,寻找优质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还能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波动和政策变化。关注这些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布局海外市场,推动中国乳制品及相关产业的高质量“走出去”和“引进来”,实现互利共赢。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pac-milk-powder-surge-14.1b-by-2035.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