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滤清器狂飙!2035年45亿市场,中国出口占84%!
当前,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工业化进程与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共同推动着区域内对各类工业零部件的需求持续旺盛。其中,内燃机进气滤清器作为保障发动机高效运转、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部件,其市场动态不仅反映了区域汽车保有量和工业制造水平,更折射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与未来发展潜力。对于深耕跨境领域的中国企业而言,深入理解这一市场的最新格局与趋势,无疑是把握商机、优化布局的重要前提。
最新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的内燃机进气滤清器市场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海外报告指出,预计到2035年,该市场的销量有望达到7.28亿件,市场价值也将攀升至45亿美元。这组数据清晰描绘了未来十年该行业的发展蓝图。回顾2024年,市场消费量略有下降,为5.31亿件,总价值约33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当年消费量达到2.43亿件,而日本则以9.46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位居榜首。在生产方面,亚太地区在2024年制造了8.42亿件进气滤清器,其中中国以5.46亿件的产量贡献了大部分。整个亚太地区作为净出口方,当年共出口3.62亿件,主要出口国同样是中国(3.05亿件)。与此同时,该区域的进口量降至0.51亿件,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是主要的进口国。2024年的出口单价为2.8美元,价格有所回落。
未来十年,在持续增长的需求驱动下,亚太内燃机进气滤清器市场预计将保持上升势头。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将以2.9%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加速扩张,到2035年末达到7.28亿件。同期,市场价值预计将以2.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达到45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
消费市场洞察
亚太地区内燃机进气滤清器的消费量在2024年略有下降,至5.31亿件。这是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增长后,连续第二年出现的小幅回调。尽管如此,从长周期来看,整体消费趋势保持相对平稳。回顾过去,2016年曾出现4%的显著增长,是观察期内增速最快的一年。在2022年,消费量曾达到5.49亿件的峰值;然而,2023年至2024年间,消费量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亚太地区进气滤清器市场总值降至33亿美元,较上一年减少了6.6%。这一数据反映的是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从201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整体趋势稳定,波动较小。市场价值增长最显著的年份是2019年,增幅达到5.9%。同样,市场价值在2022年达到36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间有所下降。
主要国家消费格局
2024年,中国以2.43亿件的消费量位居亚太地区内燃机进气滤清器消费榜首,占据了总量的46%。中国的消费规模是第二大消费国印度(1亿件)的两倍多。日本以4700万件的消费量位列第三,占比8.8%。
若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市场价值,亚太地区最大的几个进气滤清器市场分别是日本(9.46亿美元)、印度(7.89亿美元)和中国(5.52亿美元),三者合计贡献了总市场价值的68%。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从市场规模来看,日本实现了3.5%的复合年增长率,是主要消费国中增长较快的。而其他主要消费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表1: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进气滤清器消费量与市场价值
国家 | 消费量(百万件) | 市场份额(%) | 市场价值(百万美元) | 市场份额(%) |
---|---|---|---|---|
中国 | 243 | 46 | 552 | 17 |
印度 | 100 | 19 | 789 | 24 |
日本 | 47 | 8.8 | 946 | 29 |
其他 | 141 | 26.2 | 1213 | 30 |
在人均消费量方面,2024年表现突出的国家有韩国(每千人383件)、日本(每千人378件)和中国(每千人170件)。从2013年到2024年的人均消费量增长率来看,中国以0.8%的复合年增长率位列主要消费国之首,而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稳。
这些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对进气滤清器等关键零部件的需求也在稳步增加。日本和韩国的高人均消费量,可能与其成熟的汽车工业、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较高的车辆维护意识相关。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在亚太市场拓展业务时,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消费习惯以及法规要求,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区域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生产格局分析
在内燃机进气滤清器的生产领域,亚太地区展现出强大的制造能力。2024年,该地区的产量连续第四年实现增长,达到8.42亿件,较上一年增长了6.2%。从2013年到2024年的数据来看,总产量以3.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步上升,虽然期间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整体趋势向上。其中,2021年的增长最为显著,产量同比增长12%。2024年的产量达到了观察期内的峰值,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从价值层面来看,2024年进气滤清器的生产总值(按出口价格估算)降至39亿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总产值以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整体趋势相对稳定,波动幅度不大。2022年曾出现7.8%的显著增长,使得产值达到42亿美元的峰值。然而,2023年至2024年间,产值有所回落。
主要生产国
中国在全球进气滤清器生产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产量高达5.46亿件,贡献了亚太地区总产量的65%。这一数字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1.15亿件)的五倍之多。日本以4400万件的产量位列第三,占总产量的5.2%。
表2: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进气滤清器生产量与市场份额
国家 | 生产量(百万件) | 市场份额(%) |
---|---|---|
中国 | 546 | 65 |
印度 | 115 | 14 |
日本 | 44 | 5.2 |
其他 | 137 | 15.8 |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进气滤清器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0%,显示出其强大的制造动能和产业扩张能力。同期,印度和日本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和-1.6%。日本产量的下降可能与产业结构调整或向高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有关,同时也可能面临来自其他新兴制造国家的竞争压力。
中国在进气滤清器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仅巩固了其作为“世界工厂”的声誉,也为中国跨境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基础和成本优势。然而,如何在保持产量优势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这需要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大研发投入,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技术要求。
贸易动态解读
进口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内燃机进气滤清器的进口量连续第二年下降,至0.51亿件,较上一年减少了10.3%。尽管近期有所回调,但在较长时期内,该地区的进口量呈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2018年,进口量曾出现27%的显著增长。进口量在2022年达到6100万件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间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从价值来看,2024年进气滤清器进口总额降至5.85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总额呈现显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尽管期间存在一些波动。相较于2022年的数据,2024年的进口额下降了21.3%。2018年的增长最为迅速,增幅达到21%。进口总额在2022年达到7.42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间有所回落。
主要进口国
2024年,澳大利亚(950万件)和马来西亚(920万件)是亚太地区主要的进气滤清器进口国,两者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36%。紧随其后的是泰国(400万件)、印度(398万件)、日本(377万件)、菲律宾(332万件)、印度尼西亚(301万件)和韩国(240万件)。此外,孟加拉国(210万件)和新加坡(200万件)也各自贡献了约7.9%的进口份额。
表3: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进气滤清器进口量与进口价值
国家 | 进口量(百万件) | 进口量份额(%) | 进口价值(百万美元) | 进口价值份额(%) |
---|---|---|---|---|
澳大利亚 | 9.5 | 19 | 130 | 22 |
马来西亚 | 9.2 | 18 | 56 | 9.6 |
泰国 | 4 | 7.9 | 不可获取 | 不可获取 |
印度 | 3.98 | 7.8 | 不可获取 | 不可获取 |
日本 | 3.77 | 7.4 | 不可获取 | 不可获取 |
菲律宾 | 3.32 | 6.5 | 不可获取 | 不可获取 |
印度尼西亚 | 3.01 | 5.9 | 50 | 8.6 |
韩国 | 2.4 | 4.7 | 不可获取 | 不可获取 |
孟加拉国 | 2.1 | 4.1 | 20 | 3.4 |
新加坡 | 2 | 3.9 | 45 | 7.7 |
其他 | 7.72 | 14.6 | 184 | 31.7 |
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在进口量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8%。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在进口价值方面,澳大利亚以1.3亿美元的进口额,占据了亚太地区进气滤清器进口市场的22%,位居榜首。马来西亚以56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9.6%。印度尼西亚则以8.6%的份额紧随其后。从2013年到2024年,澳大利亚的进口价值年均增长率为5.5%,马来西亚为12.2%,印度尼西亚为0.5%。
进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进口单价约为11美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整体而言,进口价格曾出现小幅回落。在2021年,进口价格曾有16%的显著增长。进口价格曾在2015年达到每件14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6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到更高水平。
不同进口国之间的价格差异较为明显。在主要进口国中,新加坡的进口单价最高,达到每件22美元;而孟加拉国则相对较低,为每件4.4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新加坡的进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12.7%。
亚太地区的进口数据反映出区域内部分国家对外部供应的依赖,尤其是在特定类型或高端产品方面。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市场竞争的体现,也意味着可以通过技术升级、品牌建设,在特定细分市场寻求突破,满足不同国家对价格和品质的需求,从而在全球市场中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出口表现
2024年,亚太地区内燃机进气滤清器的海外出货量连续第四年实现增长,达到3.62亿件,增长了15%。整体而言,出口量持续保持显著增长。2021年的增速最快,增长幅度达到33%。2024年的出口量达到了观察期内的峰值,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
从价值来看,2024年进气滤清器的出口额缩减至10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总额呈现显著扩张,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但期间也伴随着一些波动。相较于2022年的数据,2024年的出口额下降了11.6%。2021年出口增长最快,增长了31%。出口总额在2022年达到11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间有所回落。
主要出口国
中国在出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出口量达到3.05亿件,占亚太地区总出口量的近84%。印度以1900万件的出口量位居第二,占总量的5.2%。马来西亚(1600万件)和韩国(800万件)合计贡献了总出口量的6.6%。
表4: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进气滤清器出口量与出口价值
国家 | 出口量(百万件) | 出口量份额(%) | 出口价值(百万美元) | 出口价值份额(%) |
---|---|---|---|---|
中国 | 305 | 84 | 689 | 68 |
印度 | 19 | 5.2 | 43 | 4.3 |
马来西亚 | 16 | 4.4 | 29 | 2.9 |
韩国 | 8 | 2.2 | 79 | 7.8 |
其他 | 14 | 4.2 | 160 | 17 |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进气滤清器出口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3.3%,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马来西亚(23.5%)和印度(12.6%)也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增速较快的出口国。相比之下,韩国在同期则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5.5%。从总出口份额来看,中国(+17个百分点)和马来西亚(+3.1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而韩国(-10.7个百分点)则出现负增长。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保持相对稳定。
在出口价值方面,中国依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进气滤清器供应商,2024年出口额为6.89亿美元,占总出口的68%。韩国以79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份额的7.8%。印度以4.3%的份额紧随其后。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出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2%,韩国为-6.2%,印度为11.9%。
出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出口单价为2.8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21.4%。整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显著下降。2022年,出口价格曾出现8.8%的增长。出口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件5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供应商中,韩国的单价最高,达到每件9.8美元;而马来西亚则相对较低,为每件1.8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的价格变化较为平稳,年均下降率为-0.6%,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价格均有所下降。
中国在亚太进气滤清器出口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作用。尽管出口价格有所下降,可能反映了市场竞争加剧或产品结构的变化,但巨大的出口量和持续增长的势头,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机遇。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技术水平和优化成本结构,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展望与建议
综上所述,亚太地区的内燃机进气滤清器市场在未来十年将迎来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印度等主要消费和生产大国的带动下,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中国不仅是该区域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更是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和主要出口国,其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
面对亚太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和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国的跨境从业者应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调整策略:
- 深耕本土优势: 充分利用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在成本控制和产品交付上保持竞争力,为全球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
- 拓展新兴市场: 关注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通过定制化产品和本土化营销,抓住新的增长点,满足其快速发展带来的多样化需求。
- 提升产品附加值: 针对日本、韩国等对产品性能和品牌有更高要求的成熟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含量,向高端市场迈进,摆脱低价竞争,塑造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 优化贸易结构: 密切关注进口国对品质、环保等方面的最新标准,灵活调整出口策略,例如,通过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来应对不同国家的价格敏感度,实现贸易效益最大化。
- 关注区域协同: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利用RCEP等贸易协定带来的便利,降低贸易壁垒,提升区域供应链的效率和韧性,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通过这些务实举措,中国的跨境企业不仅能巩固在亚太市场的现有地位,更有望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获得先发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区域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p-filter-booms-4-5b-by-2035-china-84-lead.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