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扫号潮"!千万资金冻结,大卖巨亏15亿,它却逆袭上市!

2025-09-01Amazon

Image

刚过完火热的Prime Day大促,不少跨境卖家朋友们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就又被一波又一波的“扫号潮”弄得心力交瘁。最近这段时间,整个亚马逊卖家圈可以说是“哀声一片”,大家都在为店铺安危提心吊胆。

新媒网跨境获悉,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亚马逊卖家在社交媒体上纷纷表示,自己的店铺突然收到通知,被暂停了销售权限。理由往往是涉嫌违反了《亚马逊服务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的第三条规定。平台要求卖家通过视频面试来验证账户信息和库存的真实性。如果未能成功通过亚马逊的虚拟身份验证,那么根据“资金提现资格政策”,店铺资金将被冻结,账户也会被停用。这突如其来的“大考”,让不少卖家措手不及。

亚马逊“大考”来袭:大规模视频验证成焦点

这一轮封号风波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卖家们正被亚马逊的“视频验证”追着跑。许多卖家收到的邮件措辞都大同小异:“诚邀您参加虚拟身份验证。我们会与您一起验证您的身份,在此期间,根据资金提现资格政策,资金不会转给您,但会留在您的账户中。如果您未能成功完成身份验证,亚马逊将停用您的销售账户。”

这封邮件让很多卖家一头雾水,大家反复思量,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实际上,亚马逊平台之所以启动大规模视频验证,是出于对账户潜在欺诈或违规行为的怀疑。比如,常见的刷单刷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者注册信息频繁变更等行为,都可能触发平台的风险预警。然而,让人感到无奈的是,确实有不少合规经营的卖家也无辜“躺枪”。甚至有人前一天还在忙着爆单,结果第二天店铺就“人间蒸发”,连一封预警邮件都没有收到,让人欲哭无泪。

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既然无法躲避,那就只能积极应对。一些经历过多次申诉和验证的卖家,也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首先,提交的证据资料必须真实可靠。特别是涉及发票和供应商信息时,千万不要弄虚作假。亚马逊在进行第三条验证时,很可能会联系你的供应商去核实发票或订单的真实性。一旦被发现造假,你的账户基本上就“凉凉”了,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其次,撰写申诉计划时要尽可能详细。这份计划应该像一份检讨书,清晰地阐述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短期的解决方案和长期的改进计划,最后要明确表达对亚马逊平台规则的遵守承诺。让审核员看到你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决心。

而在这场“大考”中,最关键、也最让人紧张的环节就是视频验证本身。这更像是一场突击考试:亚马逊的审核员会通过视频连线,详细询问法人身份信息、店铺的日均订单量、供应商的详细资料等。整个验证过程,卖家必须全程盯着镜头,不能看任何笔记,甚至房间里有其他人员在场,都可能被审核员怀疑,从而影响验证结果。这种高压的临场发挥,对卖家的心理素质和材料熟悉程度都是极大的考验。

此外,业界还流传着一个消息,称亚马逊将在今年9月启用“二次验证熔断机制”。这意味着任何账号,如果连续两次视频验证都未能通过,将直接进入冻结状态,无法再次申请验证。这样的机制无疑让每一次验证机会都变得异常珍贵,容不得半点失误。

在这次大规模的“扫号潮”中,不同站点的卖家感受确实大相径庭。其中,欧洲站的卖家似乎成了“重灾区”。他们不仅要面对常规的视频验证,还面临一种名为“mufus关联扫号”的新规则。所谓的“mufus关联”,主要指的是地址关联。一旦亚马逊检测到卖家的多个账号共用过海外仓地址、退货地址,或者曾经修改过营业执照信息、运营地址,甚至注册信息与实际经营地址不符,以及VAT税务地址出现问题等,都可能被判定为“违规关联”,从而导致账号被封。

总而言之,亚马逊平台的规则之轮正在越转越紧,对合规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各位卖家朋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果你的店铺不幸触及了验证审核,那么务必确保所提交的所有资料都真实可靠,并且信息保持高度一致。这是通过审核,避免更大损失的基础。

账号关停风波:卖家血的教训与转型启示

实际上,亚马逊的这次大规模扫号并非突然降临。从今年5月份开始,类似的“扫号”行动已经持续了六波之多。这让很多卖家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些卖家刚通过一次验证没多久,转头又收到了新的审核通知。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些卖家被封号长达数年,问题依旧未能解决,损失已然超过百万美元。

一位名叫ZGh的卖家最近就在网上控诉,他的亚马逊账号已经被平台“错误关停”超过五年之久,尽管他用尽了各种手段,但问题依然悬而未决。ZGh在帖子中声称,五年前,他的账户被亚马逊以“欺诈或错误的方式”关停。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亚马逊平台自身也想销售他所代理的那个品牌,因此不希望其他卖家在平台上继续销售同一品牌。在过去的五年里,ZGh先后进行了26次申诉,甚至拿到了品牌方出具的“在美国销售无需授权”的证明文件,但亚马逊方面始终没有松口。

不过,考虑到店铺被封至今已经带来了高达1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00万元)的巨大损失,并且还有大批库存积压在亚马逊的仓库里“积灰”,ZGh并不想轻易放弃。他计划下一步将采取法律诉讼、向美国商业改进局(BBB)举报、通过媒体曝光等多种方式,尽可能挽回自己的损失。

这样的账号关停案例绝非个例。亚马逊对违规行为的整治向来严格,一旦卖家触碰了平台的底线,就可能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2021年那场让无数卖家“闻风丧胆”的封号潮,就是最好的例子。

以昔日被誉为“铺货大卖”的泽宝技术为例,在2021年的那场风波中,其被亚马逊暂停销售的店铺多达367个,旗下三大主力店铺也相继被停用。与此同时,被冻结的店铺资金更是超过了3200万元人民币。失去了亚马逊这个主要的收入来源,泽宝技术在2021年下半年直接亏损了惊人的15亿元。直到现在,泽宝技术不仅持续亏损,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也纷争不断,与母公司的纠纷更是剪不断理还乱。从曾经的“出海龙头”,泽宝技术一度沦为了母公司的“累赘”,令人唏嘘。

然而,同样是面对封号潮的重创,另一家与泽宝技术同为“华南城四少”的傲基科技,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应对能力。傲基科技当年也有276家店铺被封,2.36亿元资金被冻结,亚马逊渠道的商品交易总额(GMV)也从87.9亿元骤降至49.1亿元,降幅超过44%。但在危机面前,傲基科技的反应非常迅速:他们一方面果断砍掉了大量亚马逊店铺,开始减少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另一方面,他们积极转型,从过去的“铺量”模式转向了“精品”策略,不再单纯依靠数量取胜,而是深耕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正是凭借这两步关键的战略调整,傲基科技自2022年起实现了连续三年的盈利,并在2024年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完成了漂亮的“逆袭”。

新媒网跨境认为,同样是被封号,最终的结局却天差地别,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面对危机的应对方式和战略选择。对于现在的跨境电商卖家来说,账号被关停或许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但如何应对,最终是走向“绝境”还是迎来“转机”,完全取决于能否及时调整方向,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当前的跨境电商环境,合规门槛越来越高,运营成本也随之增加,这无疑正在慢慢“劝退”一部分中小卖家。但是,对于真正想在这个行业深耕的卖家来说,与其每天纠结“会不会被扫到”,不如提前把合规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合规是底线,准备是底气。只有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在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的规则里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希望每一位跨境电商的卖家朋友,都能少踩坑,顺利熬过这波又一波的考验,最终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315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近期亚马逊卖家遭遇大规模“扫号潮”,账号因涉嫌违反平台协议被要求进行视频验证,未通过者资金可能被冻结,账号停用。此次风波或与平台对欺诈或违规行为的怀疑有关。卖家应确保提交资料真实可靠,申诉计划详细,积极应对视频验证。合规性要求提高,卖家需重视合规运营,避免账号关停风险。
发布于 2025-09-01
查看人数 10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