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广告停、黑五费涨!绿标竟让销量狂涨10倍!

2025-08-31Amazon

Image

进入2025年下半年,跨境电商的江湖风云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于广大的亚马逊卖家来说,最近的市场动态无疑让人心头一紧。流量的波动、成本的攀升,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大家的韧性与智慧。

新媒网跨境获悉,今年7月底,亚马逊平台突然调整了策略,停止了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核心市场的谷歌购物广告投放。这一举动,对许多高度依赖外部流量的卖家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不少卖家在社交媒体上大吐苦水,他们原本日均能够出数百单的爆款链接,流量仿佛遭遇了“断崖式”下跌,甚至直接骤降到个位数。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大家措手不及,仿佛一脚踩空。

更让人揪心的是,紧接着在8月15日,又传来了亚马逊黑五网一“Prime专享折扣”报名费飙升的消息。从年初的50美元,到7月份悄然涨到100美元,如今更是直接翻倍,高达245美元。按照当下汇率,这笔费用接近人民币1759元。亚马逊这种“三级跳”式的涨价策略,让不少中小卖家感到巨大的压力,原有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面对外部流量的骤减和运营成本的激增,卖家们苦思冥想,究竟该如何才能挽救岌岌可危的投资回报率?当外部广告的入口逐渐收窄,平台内部的生态流量倾斜,正悄然成为新的趋势。而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那些带有“绿标”的产品,正逐渐展露出其锋芒,成为卖家们“破局”的关键武器。

亚马逊7月底暂停谷歌购物广告,其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卖家们广告投入成本与销售数据之间,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很多卖家反映,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并且持续热卖近两周的主推商品链接,流量竟然毫无征兆地大幅缩减,日均出单量从过去的数十单甚至上百单,直接跌落到屈指可数的个位数,这种“断崖式”的下滑,让大家措手不及。

更让人心痛的是,一些卖家为了推广新品,咬牙投入了大量的广告预算,前期效果看似不错,但最近广告成本(ACOS)却突然飙升,而实际的转化效果几乎归零。这意味着之前投入的资金,就像打水漂一样,收不回成本。对于一些头部大卖家而言,他们或许还能凭借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内部运营能力,通过亚马逊平台内部的其他渠道分流,从而减轻冲击。

然而,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卖家来说,他们对外部广告的依赖程度极高,很大一部分销售额都来自于外部广告配合站内自然流量。如今,外部广告这条“腿”被砍断,无疑让他们的生存压力倍增。这种局面下,如何寻找新的流量突破口,是摆在所有卖家面前的燃眉之急。

当外部的流量补给大幅减少,卖家们不得不将更多的广告预算倾斜到亚马逊站内广告。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站内广告的投资回报率(ROI)也水涨船高,甚至出现效益递减的趋势。不少店铺因此再次陷入高投入、低转化的恶性循环之中,经营状况堪忧。

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今年黑五网一的Prime专享折扣报名费用,竟然直接翻倍上涨到了245美元。这还只是其中一项。包括Z划算、秒杀、优惠券等亚马逊站内活动的费用,也在全面上调。例如,Z划算活动的固定费用是1000美元每场,秒杀活动是500美元每场,而优惠券则是按照销售额的2.5%收取变动费用。这意味着,只要卖家想要通过参加平台活动来提升销量,就必然会面临更高的成本支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卖家们急需另辟蹊径,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对冲这些新增活动成本的方法,确保投入产出比能够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平。

那么,当亚马逊选择退出谷歌购物广告之后,卖家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外部流量的入口收缩,平台必然会将更多的资源和流量,向其自有生态系统内的优质商品进行倾斜。这是一个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亚马逊平台对于带有“绿标”的产品,究竟有多么重视呢?

根据亚马逊近期发布的一份研究文献显示,那些在过去12周内加入了“气候友好承诺”(CPF)计划的“绿标”产品,在三个主要类别中,约有45,000件商品实现了成交总额13.3%的增长,销量增加了12.5%,发货量也提升了4.4%。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原本流量较低的产品,加入“绿标”计划后,其效果显得尤为显著,增长幅度更大。

不仅如此,亚马逊近期还新增了五大针对“绿标”产品的免费流量入口,这无疑是在持续为“绿标”产品加码,提供更多的曝光机会。在亚马逊平台上,“绿标”产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强势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流量洼地。除了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品牌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之外,对于卖家而言,更实际的价值在于亚马逊为“绿标”产品提供的多达22个专属免费黄金展位。这些展位涵盖了搜索推荐、专题区域展示、相似产品广告位等多种形式,能够有力地帮助“绿标”产品实现“低成本推首页”的目标,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投资回报率。

在这22个“黄金展位”中,最为关键且最具价值的,便是“相似产品广告位”,也就是当消费者浏览某个竞品详情页面时,页面下方出现的“考虑类似商品”(Consider a similar item)区域。这个位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通常被其他竞品或者第三方广告所占据。然而,如今这一黄金位置却开始大幅度向“绿标”产品倾斜。这意味着,当消费者在查看某个商品时,系统会优先推荐与其相关的“绿标”产品,从而直接精准拦截潜在的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卖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高效地占据消费者视线中的首页位置,从而彻底提升投入产出比,实现流量和销量的双重突破。

根据专业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在亚马逊Top 100的“相似广告位”中,已经有超过50%的位置被“绿标”产品所占据。我们以园艺用品类目为例,尽管“绿标”产品在这一类目中的ASIN总数量仅占0.12%,但它们在“相似广告位”中的占比却高达60%。这意味着,“绿标”产品能够以“免费挤占”的方式,获得竞品原本潜在客户的关注。当消费者查看A品牌的商品时,“绿标”产品会因为平台的推荐机制而出现在“相似广告位”,从而触达到原本不会主动搜索该品牌的人群,实现了精准的客户导流。

此前,针对合规要求更为严格的德国站,也有专业的团队进行过深入的“绿标”分析。基于这些详尽的数据分析,他们帮助客户根据竞争对手的“绿标”方案、所在类目的“绿标”占有率以及BSR(Best Seller Rank)“绿标”占用率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匹配了合适的“绿标”认证方案。令人惊喜的是,在产品成功打上“绿标”之后,该产品单月流量提升了40%,直接从BSR排名200多位,一举冲进了前50名,效果显著。

在前段时间的亚马逊会员日大促中,“绿标”商品也充分展现了它们在流量获取、转化率提升以及销量增长方面的强大优势。有卖家反馈,他们旗下的“绿标”产品在会员日期间的销量增长达到了惊人的10倍!与非“绿标”商品相比,其平均的每次点击成本(CPC)竟然降低了56%!这些数据都强有力地证明了,“绿标”商品正在亚马逊平台上强势崛起,其价值已不仅仅是头部玩家的“锦上添花”,更逐渐成为中小卖家突出重围、实现逆袭的关键利器。

以下几个案例,能够更直观地展现“绿标”的实际效果:

1. 高客单价卖家销量暴增

某高客单价护肤品卖家的案例颇具代表性。他们的一款明星面霜产品,在去年8月成功通过“绿标”认证后,今年会员日期间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竟然暴涨了1万多单,成绩斐然。该店铺的运营负责人透露,即便是一些原本日均独立访客(UV)不足50的冷门产品,也因为打上了“绿标”,获得了19%的流量提升。这表明“绿标”带来的流量赋能,不仅仅局限于热销品,对冷门产品同样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2. 小卖家实现完美逆袭

这种流量赋能的魔力,在小体量卖家身上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一位小卖家,此前曾因流量瓶颈,在多个大促活动中屡屡受挫。然而,在去年年底通过专业服务获得了“绿标”认证后,今年会员日的销量从去年的3000多单,大幅跃升至今年的5000多单。这使得他们从之前仅仅挣扎求生的阶段,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显著的进步。这充分证明,“绿标”为中小卖家提供了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机会。

3. 头部大卖更上一层楼

另一个典型案例,来自某个BSR排名前100的蓝牙音箱品牌。该品牌曾经因为广告账户受限,一度陷入流量的“寒冬”,产品在小类目中的排名长期徘徊在第25位,在大类目中的排名更是跌落到454位。然而,在获取“绿标”认证后的仅仅两个月内,该产品的小类排名便强势跃升至第2位,大类排名也成功挺进121位,整体流量提升了22%,月销量更是暴增4倍。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们还成功抢占了竞品“相似产品广告位”,实现了“精准流量-高转化”的良性循环。

更关键的是,该品牌通过专业的“多品牌矩阵方案”,仅用一组认证费用,就覆盖了20多条ASIN(亚马逊标准识别号),这种流量共享的性价比,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极大地优化了成本结构。

近日,亚马逊的“气候友好承诺”(CPF)团队还专程到访了国内相关的服务机构,带来了不少对卖家有利的好消息。他们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绿标”产品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推动“绿标”服务商的合规发展,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卖家能够加入到气候友好“绿标”的行列中来,共同推动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媒网跨境认为,对于广大卖家而言,过度依赖单一广告渠道的风险,已经通过亚马逊停止谷歌广告投放的事件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面对未来的市场变化,卖家们迫切需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流量优势。而“绿标”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流量解决方案。在亚马逊认可的50多种“绿标”认证中,卖家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认证,就能立即获得平台方的流量倾斜和扶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流量战争中,谁能够更快、更精准地抓住“绿标”带来的红利,谁就能在亚马逊的生态系统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赢得市场先机。

然而,“绿标”带来的红利虽然诱人,但其认证门槛较高,整个流程也相对复杂。许多卖家往往会在“如何选择合适的认证类型”以及“如何确保认证合规”等环节上卡壳,感到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家“官方认可、经验丰富、售后无忧”的专业服务机构,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些专业机构通常拥有深厚的行业积累和广泛的客户基础,能够为卖家提供从咨询到认证的全流程支持。

一家优秀的专业服务机构,其底气通常来自以下几个核心优势:

第一,官方实力认可。 比如说,作为亚马逊SPN(服务提供商网络)首批“气候友好承诺”(CPF)的服务商,他们能够确保整个服务流程完全符合亚马逊的官方规定和标准,让卖家省心省力,无后顾之忧。

第二,众多头部企业选择。 能够服务大量亚马逊Top100的头部企业,例如国内知名的安克、大疆、追觅、Aiper等品牌,这本身就是对其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有力证明。这些头部企业对服务商的选择极为严苛,他们的信任,无疑是对服务机构实力的最好背书。

第三,定制化与全周期服务。 针对不同类目、不同需求的卖家,专业的服务机构能够提供免费的定制认证方案,确保方案与卖家的实际情况高度匹配。更重要的是,在完成认证之后,通常还会有专人持续跟进维护“绿标”的有效性,确保卖家能够长期享受“绿标”带来的流量和转化红利,真正做到全生命周期的贴心服务。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79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下半年跨境电商风云变幻,亚马逊卖家面临流量波动和成本攀升的挑战。亚马逊停止谷歌购物广告投放,Prime专享折扣报名费飙升,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倍增。拥有“绿标”的产品正成为新的流量洼地,亚马逊提供专属展位,助力卖家提升销量。
发布于 2025-08-31
查看人数 28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