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叫停800美元免税!跨境卖家成本或涨,贫困地区受冲击?
跨境电商近年来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关税减免政策,一些国际电商平台得以将大量低价值商品免税运入美国市场。今年,美国方面对这一贸易规则进行了调整,或将对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和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产生影响。
外媒报道,美国方面近期调整了对价值低于一定金额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的政策,旨在规范国际贸易秩序。此前,根据“最低限度条款(de minimis exemption)”,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商品可以免税进入美国。一些电商平台,特别是来自中国的电商平台,通过拆分订单等方式,利用这一条款向美国消费者运送了大量免税商品。
调整后,企业需要向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申报所有包裹的原产地,并缴纳相应的进口税。这一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尤其是那些经常从中国电商平台购物的低收入家庭。
数据显示,美国去年通过“最低限度条款”接收了13.6亿个包裹,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平均每天处理近400万个免税包裹。新规实施后,大多数国际运输的商品将根据其原产国被征收关税,这可能会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成本。
一些电商平台已经开始调整其物流策略,例如在美国仓库囤积商品,以减少运输延误。然而,这些公司可能会将部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美国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这些地区接收了48%的“最低限度条款”包裹,而最富裕的地区仅占22%。
此次调整是美国贸易战略的一部分,外媒报道,美国联邦贸易法院近期也支持取消对来自中国商品的“最低限度条款”豁免。随着新关税生效,消费者和零售商都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
为更清晰地了解相关数据,以下表格展示了“最低限度条款”包裹在美国不同收入地区的占比情况:
收入水平 | 包裹占比 |
---|---|
贫困地区 | 48% |
富裕地区 | 22% |
此外,其他相关数据也值得关注:
- 去年美国通过“最低限度条款”接收包裹总数:13.6亿个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每日处理免税包裹数量:近400万个
面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应对可能带来的挑战。例如,可以考虑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商品质量,拓展多元化市场,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也可以加强与海外仓储物流企业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此外,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提供更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