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后7招绝技:激活“已读不回”客户,大单稳了!

2025-10-28跨境电商

Image

广交会的热闹景象仿佛还在眼前,您是不是也和许多外贸人一样,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期待,加了一长串客户的WhatsApp、LinkedIn,甚至还有微信?回到办公室,您立刻开启了“火力全开”模式:精心准备的报价单发了,产品图册也同步了,公司和产品介绍更是应有尽有……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了,好多客户却像蒸发了一样,消息石沉大海,您发过去的信息,只有那扎眼的“已读不回”。是不是心里堵得慌,特别不得劲?新媒网跨境深知这种焦急又无奈的心情,这几乎是每一个外贸人都会遇到的“家常便饭”。

但请您别急,客户的沉默不代表他们对您完全没兴趣,很多时候,只是您“撩”客户的方式,还不够精准、不够巧妙。今天,我们就手把手地分享七个独门秘籍,教您如何重新点燃那些“已读不回”的客户,不光要让他们动起来,甚至还能顺利套出真实需求,带来样品订单,确认报价,乃至最终的打款成交!这不仅仅是销售技巧,更是一种耐心、智慧和价值传递的艺术,符合我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商业精神。

第一招:唤醒记忆,让您在客户心中“显形”

很多时候,客户并不是对您不感兴趣,而是压根不记得您是谁了,这着实有些尴尬。在展会上,他们每天要接触成百上千家供应商,记忆模糊是人之常情。

您可能习惯这样发: “您好,请查收我们的产品目录,有什么反馈吗?” 这样的消息,客户每天可能收到几十条,没有任何记忆点,很容易就被直接忽略了。

真正有效的方式是: 用具体的场景细节来唤醒客户的记忆,再巧妙地抛出一个“钩子问题”引导对话。

比如说,您可以这样措辞: “您好,我是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广交会9XE32展位和您聊过,我们展位是不是有个特别显眼的PU发泡墙面?不知道当时我们展位的哪款产品最吸引您的目光呢?”

这里面的关键词是什么?
我们没有直接说“请查看”,而是用展位上的“PU发泡墙面”这样的小细节,像一个独特的“暗号”,瞬间把客户拉回当时的场景,让他们想起在您展位上交流的生动画面。接着,我们直接问对方“哪款最吸引您”,这样带有引导性的问题,既给了客户一个回答的切入点,又不会让他们感到有压力,自然就能激发对话的兴趣。这种细致入微、以人为本的沟通方式,正是我们所倡导的。

第二招:展会照片/短视频,是您破冰的“神器”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一张富有故事感的图片或一段生动的短视频,往往比百句寒暄更具感染力,更能迅速拉近您与客户的距离。

具体操作起来有哪些细节呢?

  1. 拍下“专属记忆”: 如果在展会期间,您能征得客户同意,拍下他们站在您展位前的照片,或者干脆是你们的合影,那将是极佳的“回忆杀”。
  2. 精选“展位亮点”: 展会结束后,可以从海量照片中精选3到5张,可以是展位上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可以是产品特写,也可以是某些有故事的细节图。
  3. 首轮跟进时附图发出,配上轻松互动的文字。

您可以这样说: “在整理展会照片时,我无意中发现这张照片——您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哈哈😄,当时您是不是在关注我们最新款的中性硅酮胶产品线呢?” 这种方式带有惊喜和亲切感,让客户感到您在认真对待他们。

或者,换个角度: “我们生产团队看到这张展位照片时,都觉得特别有‘泡沫派对’的活力氛围!好奇问一下,您的团队对750毫升还是500毫升的发泡胶包装更感兴趣呢?”

这里面的实操建议是: 照片千万不要生硬地塞给客户,一定要配上轻松愉快的语气,并且带上一个有选项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客户的互动意愿。这种有温度的沟通,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加稳固的合作桥梁。

第三招:别做报价“狂魔”,要学会先“套”需求

很多业务员在展会后的第一条消息,内容就塞得满满当当: “您好,我们是专业生产某某产品的工厂……我们的PU发泡胶通过了REACH和CE认证……这是我们的产品目录、报价单、公司介绍、TDS、MSDS……” 一股脑地把所有信息抛出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许多国外客户直接就懵了: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些?他们会感到信息过载,甚至有点被强行推销的抗拒。

我们的实操建议是: 与其在一开始就用大量信息轰炸客户,不如先从一个“钩子问题”切入,精准地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

比如,您可以这样问: “我还记得您提到过,您的客户可能需要用于DIY零售的发泡胶产品——您觉得您的客户会更倾向于吸管式还是枪式呢?” 这种问题,体现了您对客户需求的关注和理解。

或者,针对特定产品: “就您目前所处的市场而言,您更倾向于粘接力强劲的密封胶,还是固化速度更快的呢?”

这样的问题有何妙处?
它们非常轻量化,不会给客户带来任何负担,但却能迅速测试出客户的兴趣方向。更重要的是,它能巧妙地引导客户说出他们的核心需求,让您在后续的跟进中,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这种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沟通,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

第四招:别做催回复的“业务”,要做创造“存在感”的业务

“你看了吗?”,“请确认报价”,“麻烦回复一下好吗?”…… 这种带着催促意味的跟进方式,只会让客户压力山大,甚至产生反感。它不仅显得您急躁,更会让客户觉得您只是在“要”一个结果,而不是在“给”价值。

新媒网跨境建议的实操技巧是: 用“连续五天价值触达法”来取代单纯的催促。这五天,每天都像发一条有价值的朋友圈,目的不是立刻得到回复,而是持续在客户的“雷达”里闪烁,刷新您的存在感,同时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 第一天:唤醒+互动。 再次发送展会合照(如果拍过),并抛出一个轻松的钩子问题,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
  • 第二天:市场判断测试。 发送两款不同颜色或包装款式的产品图片,询问客户更倾向哪一种。这不仅能了解客户喜好,还能让他们感觉到您的专业与细心。
  • 第三天:客户案例分享。 巧妙地分享您在同一区域的某个客户,使用您的产品后获得了良好反馈的案例。这能引起客户的对标参考兴趣,让他们看到合作的潜力。
  • 第四天:生产现场图。 拍一段货物打包、产品生产或喷码的短视频,配上一句:“这批订单今天刚刚完成生产,准备发货了!” 这能让客户感受到您工厂的活力和专业度。
  • 第五天:限时激励引导。 比如告知:“我们11月底的船期快满了,如果您有近期出货计划,我可以为您预留一个舱位,避免可能的运费上涨风险。” 这能给客户一个行动的理由,但又不是生硬的推销。

这里的关键点是什么?
每一条内容都要做到“清莲阁”——即清晰、简短、有视觉冲击力,并且最好带有一个互动问题。千万不要每天都重复发送“请查看报价”这种缺乏新意的垃圾内容,那只会让您和客户的关系逐渐冷却。通过提供持续的价值,您不仅能保持存在感,更能提升自己在客户心中的专业形象。

第五招:想方设法,让客户“动”起来

有些客户并不是不想购买,而是缺乏一个“现在就行动”的理由。他们可能正在观望,可能还在内部讨论,您需要做的,就是巧妙地给他们一点点推动力。

我们可以巧妙地设置以下几个“钩子”:

📍钩子一:样品激活
您可以这样说: “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套小样包,里面包含了您之前提及的发泡胶和密封胶。如果能寄给您的团队进行内部测试,会不会对您的决策有所帮助呢?”
请注意: 尽量不要问“您需要样品吗?”——这个问题太宽泛,客户很容易回避。而把提供样品变成“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方式,成功率会更高。

📍钩子二:定制化诱惑
您可以这样说: “我们最近刚为一位土耳其的品牌商设计了一款非常有特色的自有品牌纸箱包装。如果OEM(贴牌生产)也是您计划的一部分,我很乐意分享一些图片给您作为参考和灵感。”
这里的关键词是: 别急着问客户“要不要定制”,而是先通过展示已有的成功案例,去刺激他的好奇心和潜在需求。

📍钩子三:时机把握
您可以这样说: “我们11月的生产排期已经接近饱和了——如果您的项目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出货,我现在就可以为您锁定一个生产档期,这样可以有效规避后续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风险。”
请切忌: 不要直接说“价格要涨了”这种套路话,而是要带点真诚的“焦虑感”,从客户的利益出发,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更容易赢得信任。

第六招:让客户不回您,反倒会觉得“奇怪”

一次成功的成交,绝不是靠一次“神仙报价”就能搞定的,它更依赖于日积月累的信任感。当您能够持续为客户提供价值,并且以一种轻松、专业的方式互动时,客户会觉得与您保持联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具体的实操做法是:

  1. 每一次发送信息,都要带有“互动钩子问题”。 无论您是发送了产品更新、市场分析还是行业新闻,最后都应该附带一个问题,邀请客户参与讨论。
  2. 多用表情符号和轻松的句式,让客户觉得您像一位朋友。 过于正式和生硬的沟通,会让人感到距离感。而恰当的表情符号,能传递出亲切和友好,让客户在阅读时心情更放松。
  3. 避免公式化的结尾。 比如,不要再机械地写“期待您的回复”,可以换成更人性化的表达,例如:“您觉得哪个方案更适合您的团队?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都很乐意提供支持。😊” 或者:“关于内部测试,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助您更快推进的吗?”

总结来说: 您的语气要轻松愉快,但传递的信息密度一定要高,内容要有价值;而形式上,则要像朋友间的聊天一样自然。当您做到这些,客户自然会觉得,不回复您,反而会错过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会觉得有点“奇怪”了。

第七招:做一个有“内容”的业务员,客户才觉得您值得聊

如果您每天发给客户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报价单、产品目录、资质认证和产品图片……那么客户凭什么要天天理您呢?他会觉得您只是一个“推销员”,而不是一个可以提供价值的“合作伙伴”。新媒网跨境认为,要成为客户心中的“值得聊”的对象,您必须跳出单纯的产品推销,成为一个有“内容”的业务员。

您可以尝试以下“选题建议”:

  • 分享行业洞察: 比如,根据您掌握的市场信息,您可以探讨:“最近中东地区的客户,对哪种颜色的发泡胶更感兴趣?这背后有什么市场趋势?”
  • 提供专业知识: 比如,您可以解释:“为什么南美国家普遍不喜欢带刺激性气味的酸性密封胶?这是当地气候还是使用习惯决定的?” 这种专业解读能展现您的深厚功底。
  • 发起趣味投票: 拍几张不同喷嘴的细节图,让客户来选择:“您觉得哪款喷嘴设计更符合当地市场的使用习惯和出口需求呢?”
  • 展示应用场景: 分享一些客户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或创新用法。

通过这些方式,您发送给客户的,就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产品信息,而是一份份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更是在与客户建立一种互动和交流的纽带。您不再仅仅是在销售产品,而是在传递价值,在建立信任,在塑造自己作为行业专家的品牌形象。这正是新时代外贸人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当您发了报价,客户却没有回复时,这并不代表着失败;您没有立刻追到回应,也并不意味着客户就没戏了。

真正能拉开业务员之间差距的,绝不是那份报价单上的数字,而是展会后您能否做到以下几点:

  • 第一,让客户能清晰而深刻地记住您。 您的每一次沟通,都像一次品牌形象的塑造。
  • 第二,在客户还没完全想好要不要采购时,他们却依然愿意和您多聊几句,听听您的见解。 这证明您已经成为他们信任的顾问。
  • 第三,在他们犹豫不决或者内部讨论时,恰好看到了您分享的案例、细节图或同行在使用您的产品并反馈良好,从而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这种“不期而遇”的价值触达,往往是促成合作的关键。
  • 第四,当客户的预算终于批下来了,或者采购需求明确时,他们会第一时间想起您——那个专业、靠谱、并且一直都在的合作伙伴。

所以,外贸的本质,与其说是说服客户成交,不如说是陪伴客户一起做出决策。您所需要做的,就是持续存在,保持您的专业水准,多一份耐心,并不断地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解决方案。这不仅能让您的外贸之路越走越宽广,更能为我们国家的国际贸易贡献一份积极向上的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7-tips-wake-silent-clients-for-sale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广交会后客户“已读不回”?新媒网跨境分享7个独门秘籍,教你唤醒客户记忆,通过展会照片、了解客户需求、价值触达等方式,点燃客户兴趣,促成合作。告别催促,做有“内容”的业务员,建立信任,最终达成成交。
发布于 2025-10-28
查看人数 17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