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超3500亿刀!中国出口“狂赚”?
欧盟与中国于2025年第二季度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峰会,旨在纪念双方建交50周年。然而,此次峰会并未能有效弥合双方在贸易、稀土和乌克兰问题上的深刻分歧,反而凸显了中欧关系面临的复杂挑战。
贸易摩擦:焦点与争议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其他高级官员代表欧盟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峰会,与中方就一系列贸易问题展开磋商。欧盟方面表达了对中国大量出口产品的担忧,认为这些出口产品受益于政府补贴,存在不公平竞争。中国则坚决否认相关指控,并呼吁欧盟取消关税,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据外媒报道,欧盟领导人明确表示,希望解决对中国近期政策的诸多严重关切,尤其是不满于中国国有银行向本国制造商提供低息贷款,认为这导致了廉价商品涌入市场,造成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超过3500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额超过进口额两倍以上。
中方则认为,如果欧洲同意向中国出售最新的半导体制造设备,贸易失衡问题本可得到缓解。中共旗下民族主义媒体《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欧洲“一边抱怨中国买的少,一边又捂着、拦着不让卖,岂不自相矛盾?”。但欧盟官员表示,最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具有军事用途,而且,尽管对少部分高端产品实施了限制,但大多数半导体制造设备对中国的出口仍在激增。
电动汽车关税与太阳能产业的教训
中国官员对欧盟近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表示强烈不满,并提议参考2013年双方在太阳能电池板问题上的解决方案。当时,欧盟险些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额关税,但最终接受了一项协议,要求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收取与欧洲厂商相同的高价。这一方案使中国企业得以保留巨额利润并进行再投资,导致欧洲太阳能产业几乎全面崩溃。目前,全球几乎所有的太阳能电池板都由中国企业生产。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尽管欧盟于2025年7月4日就白兰地问题与中国达成类似妥协,但欧洲其他地区的汽车制造商和政府仍然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拒绝中国的提议可能会招致中国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报复,因为这些企业严重依赖中国汽车市场。
乌克兰问题: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中国与欧盟进行贸易谈判的同时,美国也面临着与中欧贸易谈判的最后期限,若未能达成协议,或将面临更高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最早于8月1日对欧洲进口商品征收30%的关税,并扬言在8月12日后进一步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于本周表示,他将于周一和周二在斯德哥尔摩与中方举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
新媒网跨境获悉,中国领导人一直试图拉拢欧盟,但在乌克兰战争中,中国明显偏向俄罗斯的立场始终是阻碍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三分之二。中国通过扩大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并提供大量卡车、无人机等装备,支持着俄罗斯经济。
欧盟新任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在与中国的会谈中高度关注乌克兰问题。卡拉斯曾担任爱沙尼亚总理,该国担心,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得手,接下来可能会企图吞并波罗的海小国。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表示,“只要中国继续为俄罗斯的乌克兰战争提供关键物资和外交支持,欧洲领导人就会抵制与北京关系的任何重大改善。”
稀土:地缘政治的工具
2025年春季,中国通过暂停大部分稀土金属出口,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前。外媒指出,欧洲国家最初希望能免受于中国的稀土限制,但最终发现北京正利用其对全球大部分稀土供应的控制,要求欧洲在电动汽车等问题上做出让步。
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第二季度已允许部分稀土出货。但欧盟官员对此表示不满,认为批准的出货量仅够欧洲工厂维持运转,不足以让他们建立库存,以应对未来的断供风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个月警告称,“我们都目睹了中国通过出口限制进行胁迫的代价和后果。”
总而言之,2025年第二季度的中欧峰会虽然旨在庆祝双方外交关系,但未能有效解决双方在贸易、乌克兰和稀土等问题上的根本分歧。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中欧之间在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上的差异,也预示着未来中欧关系将面临持续的挑战。
新媒网跨境认为,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双方需要通过对话和合作,寻找共同利益,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