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5分钟快充杀入巴西,长城工厂8月投产引爆南美市场

在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的长城汽车新工厂里,工人们正接受系统培训。这座距离圣保罗市区两小时车程的现代化厂房,即将成为南美洲新能源汽车版图上的重要坐标。穿过连绵的甘蔗田,这座由梅赛德斯-奔驰旧厂改造的基地,如今正见证着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变迁。
新媒网跨境获悉,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代表企业,正将先进的电池动力技术引入巴西市场。这不仅将改变当地消费者的出行方式,也为拉美地区的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新选项。从亚洲到欧洲,中国车企的全球化布局正稳步推进。
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技术突破成为关键驱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实现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的国际领先水平,更在快充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以比亚迪为例,其研发的充电技术可实现五分钟快速补能,大幅提升使用便捷性。这些技术创新正通过全球化生产网络惠及更多市场。
巴西作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正积极拥抱产业转型机遇。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巴西政府通过调整关税政策,鼓励国际车企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财政顾问拉斐尔·杜贝克斯在首都巴西利亚表示:"我们期待在新能源汽车价值链中占据应有位置,而非单纯作为技术进口国。"目前已有长城、比亚迪、奇瑞三家中国车企在巴西设立组装厂。
本土化进程中,技术融合展现创新活力。长城汽车巴西研发总监马西奥·雷纳托·阿方索指出:"兼顾高科技与可负担价格,是赢得市场的关键。"针对巴西特殊的能源结构,中国车企正积极适配乙醇燃料技术。巴西法律规定汽油中需添加25%以上乙醇,这种由甘蔗提炼的生物燃料,促使企业开发更符合当地需求的混合动力车型。
产业转型也带来就业格局的变化。在卡马萨里市,曾经的福特工厂正焕发新生。当地工会主席胡里奥·邦芬坦言:"工厂关闭曾让工人家庭面临挑战,如今新投资带来了转机。"尽管在劳资协调过程中曾出现磨合,但比亚迪巴西负责人亚力山大·巴尔德已明确表示将严格遵守当地劳动法规,目前工厂建设正稳步推进。
产业链建设仍存提升空间。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会长马西奥·利马·莱特提出:"本土化生产不应仅限于组装环节,更需要培育核心零部件产能。"特别是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巴西正寻求建立更完整的产业生态。
新媒网跨境认为,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的全面投产具有标志性意义。这座计划于八月启动生产的基地,将率先推出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巴西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技术合作带来的不单是产品更迭,更是产业升级的契机。当不同国家的制造智慧在生产线交汇,创新的火花必将照亮更广阔的绿色出行图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